項俊
(貴州省正安縣林業(yè)局,貴州 正安563400)
正安縣位于遵義東北部,地處長江上中游烏江干流芙蓉江支流中上段,位于云貴高原北部婁山山脈東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斜坡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28°09′~28°51′,東經(jīng)107°04′~107°42′,北接重慶南川區(qū),東北毗鄰道真縣和務川縣,東南與鳳崗縣和湄潭縣交界,南靠綏陽縣,西北與桐梓縣接壤。土地面積2595km2,有林地面積19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6.28%,是典型的山區(qū)農業(yè)縣、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縣、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和勞務輸出大縣。正是因為正安縣獨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很適合發(fā)展野木瓜、茶葉和方竹產(chǎn)業(yè),但是隨之而來的病蟲害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害蟲種類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野木瓜病毒主要有葉枯病、立枯病等。
野木瓜蟲害主要有桃蠢螟、星天牛、蚜蟲、食心蟲、菜青蟲等。
茶葉病害主要有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紋葉枯病等。
茶葉蟲害主要有尺蠖、毛蟲、假眼小綠葉蟬、茶蚜、茶橙癭螨等。
方竹病害主要有竹叢枝病、竹煤病、竹赤團子病、竹黑痣病、竹黑粉病、竹稈銹病等。
方竹蟲害中危害竹苗害蟲有蠐螬、地老虎、蛞蝓、螻蛄、蟋蟀等。危害竹苗嫩葉的害蟲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竹螟等。
野木瓜病害初發(fā)時用多菌靈、葉枯靈、百菌清、波爾多液等藥劑防治。其中葉枯病7~9月危害嚴重,危害葉片。防治方法:冬季清潔田園;發(fā)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噴霧。蟲害發(fā)生后可噴“菊乳油”、“功夫乳油”等殺蟲劑予以防治。其中桃蠢螟以幼蟲蛀食果實。防治方法:冬季清潔田園;幼蟲初孵期用2.5%敵殺死3000倍液噴霧。發(fā)現(xiàn)星天牛,成蟲可人工捕捉,幼蟲可用藥棉蘸氧化樂果原液塞入蛀孔內,用黃泥封實洞口毒殺幼蟲。結果期,要采用生物措施和人工措施消滅害蟲。
茶園病蟲害防治是以農業(yè)防治為主,輔之適當生物、物理防治技術等,從而保證茶樹的正常生長。
農業(yè)防治:修復生態(tài),創(chuàng)造不利于害蟲和雜草孽生,有利于各種天敵繁衍的環(huán)境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中耕鋤草,消滅有些害蟲蛹和幼蟲;冬季清園,剪走枯枝、病蟲枝和細弱枝;摘除茶毛蟲卵塊蓑蛾護囊等。
生物防治:構造復合型人工生態(tài)保護天敵;人為釋放天敵,增加天敵數(shù)量。
物理防治:利用某些害蟲的趨光性,用燈光誘殺害蟲成蟲,用性信息素防治茶毛蟲。
化學防治:必須做到合理用藥,把化學農藥用量壓到最低限度,以保證白茶產(chǎn)品中的農藥殘留量不超過國家和國際上規(guī)定的農藥殘留極限,切實保證消費者食用安全。
竹叢枝病又名“掃帚絲病”,防治方法:在竹枝上噴灑波爾多液,以預防病菌感染。竹煤病的防治方法:以消滅蚜蟲為主,如用樂果等可防治蚜蟲的若蟲。竹赤團子病的防治方法:噴石硫合劑。竹黑痣病的防治方法:歷年發(fā)病重的竹林可試噴1%波爾多液。竹黑粉病的防治方法:如竹林內出現(xiàn)少數(shù)竹株發(fā)病時,應及時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飛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燒毀,以免蔓延。竹稈銹病的防治方法:發(fā)病輕的竹林,應及早砍除病竹,燒除病部;發(fā)病重的竹林噴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3次,效果較好。
方竹蟲害防治:一是進行土壤害蟲調查。如蟲口密度大,可用敵百蟲粉劑散于地表,再翻入土中,半月后播種和栽苗。同時結合整地捕殺。二是苗后發(fā)現(xiàn)地下害蟲危害苗根,用敵百蟲500倍液或馬拉松800倍液在苗行開溝澆灌毒殺。對地老虎、蛞蝓等可采用鮮草在苗床誘集捕殺。三是對一些吸食葉汁的蚜蟲、介殼蟲等,用樂果3000倍液、敵百蟲或馬拉松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
竹筍害蟲防治:竹子筍期害蟲有竹筍夜蛾和竹象鼻蟲。防治方法:出筍前用敵百蟲50%可濕性粉劑或馬拉松稀釋成800倍液,噴灑林地。出筍后用上述農藥隔一周噴灑一次,亦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成竹害蟲防治:常見的成竹害蟲有竹螟、竹蛾、竹蝗、竹蚜蟲、竹青蟲、竹螨等。防治方法:局部發(fā)生食葉害蟲,可用敵百蟲或馬拉松1000倍液噴殺。大面積發(fā)生時則用90%敵百蟲50倍液噴殺。對于吸食汁液的蚜蟲、竹螨可在其活動期用50%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噴殺。每10d噴1次,連續(xù)2~3次即可見效。
正安縣森林病蟲害防治在省、市、縣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防治技術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斷提高,整體抗災減災能力大大增強。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制約,目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一是森林病蟲害發(fā)生面積增大,防治難度較大。二是病蟲種類增多,危害嚴重。三是危險性病蟲害潛在威脅增大。
一是森林病蟲害監(jiān)測預報工作基礎薄弱,不能及時、準確地發(fā)布預報。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三是防治經(jīng)費短缺,具體表現(xiàn)是基礎設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測報、防治、檢疫儀器設備和交通通訊工具等。四是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森林病蟲害直接影響著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二是加強森林病蟲害預報工作。三是加大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科技含量,改進防治手段。四是加大資金投入。
正安縣在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加大了“四個轉變”的新進程,即防治思想由重除治向重預防轉變,防治策略由以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轉變,防治模式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轉變,防治效果由化學防治向生物防治轉變。全縣林業(yè)有害生物“預防性防治”新理念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而以“監(jiān)測+預防性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要內容的低成本可持續(xù)控災新防治模式正在推行,從而使正安縣真正發(fā)展成為生產(chǎn)綠色、有機、無公害的特色產(chǎn)業(yè)大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國家林業(yè)局植樹造林司,國家林業(yè)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森林病蟲害防治知識問答[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9:47~49.
[2]李 淼,馬義華,余國權.金佛山方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J].世界竹藤通訊,2007(3).
[3]郭桂義,胡孔峰,孫慕芳,等.無公害茶葉及其病蟲害防治技術[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6(3).
[4]胡小國.野木瓜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
[5]郝錦瑩.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