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彬 陳小亮
(1.浙江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2.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6)
探討低多層輕型鋼結構住宅的設計要點及實現
劉 彬 陳小亮
(1.浙江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2.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6)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對于住宅的要求也隨之改變,傳統(tǒng)的功能主義住宅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物質和精神的綜合需求。同時,建筑界對于現代主義國際化傾向的批判也已經開始,倡導建筑文化和差異化的思想逐漸開始出現。而對于低多層住宅來說,運用輕型鋼結構進行低多層住宅的設計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也越來越能夠滿足人們對現代主義住宅的需求,因此,輕型鋼結構的在實際中被廣泛的應用到低多層住宅中。本文重點對低多層輕型鋼結構住宅的設計要點進行了分析。
輕型鋼結構住宅;低多層;設計要點
輕型鋼結構住宅主要的構建材料就是鍍鋅輕型鋼龍骨為主要的結構構件,運用此材料最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保證住宅性能的良好,同時還可以保證所構建的住宅具有自重輕、工廠預制化程度高、建造速度快、勞動強度小的優(yōu)點。但是,輕型鋼結構住宅在我國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在對住宅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對輕型鋼結構住宅的設計要點進行深入的研究。
在運用輕型鋼結構對低多層住宅進行設計后,輕型鋼結構住宅體系最主要的優(yōu)點有以下幾種:
這就決定了輕型鋼結構在對低多層住宅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有效的縮短低多層現場施工的施工時間,還可以保證施工的優(yōu)化,對周邊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例如,輕型鋼結構的施工時間短,并且還可以提前使用;輕型鋼結構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選用一些色彩鮮艷的壓型鋼板,保證了使用的同時也對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了美化;因為所選擇用的鋼結構為輕型的,因此可以有效的減少投資;在實際的輕型鋼結構的應用過程中,輕型鋼結構的造價要低于鋼筋混凝土的造價,而當對廠房進行建筑時,其使用優(yōu)勢就會大大的超過其他材料。
通過對鋼結構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知道,輕型鋼結構屬于柔性結構,其自身具有自重輕的特點,當外界環(huán)境中存在有地震、火災等災害發(fā)生時,輕型鋼結構可以有效的應對自然災害的危害,特別是對于地震來說,輕型鋼結構可以有效的進行抵御。因此,我國需要在地震頻發(fā)的地區(qū)大量的使用輕型鋼結構建筑,以減少地震等可能帶來的災害。
對于低多層輕型鋼結構住宅設計要點的實現,最主要的就是保證輕型鋼結構住宅主要構建設計要點的實現,而對于輕型鋼結構住宅來說,其主要的輕型鋼結構的構件有:
在運用輕型鋼結構進行住宅設計時,其對住宅所進行的設計通常都是大開間,在結構中,承受最大作用力的就是框架柱,其所承受的最大的作用力就是來自兩個方向的彎矩,同時,在對輕型鋼結構柱進行設計時,還需要對強柱弱梁的要求進行考慮。目前來說,使用最廣泛的焊接柱通常都為H型或I型,強弱軸慣性矩之比為3:10,這樣就造成了材料的嚴重浪費。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H型輕鋼或I型輕鋼的結構還算比較合理,能夠有效的承受外來作用力,從而限制其結構不會發(fā)生變形。
輕型鋼結構在低多層住宅的應用過程中,對樓蓋結構進行選擇對整個住宅的穩(wěn)定性及結構都具有重要作用,它除了能夠將豎向荷載直接進行分配,同時還能夠對結構的空間及抗力進行有效的保證。其次,從抗震的角度出發(fā),還需要對樓板的自重運用一定的技術進行減輕。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樓蓋結構一般有壓型鋼板一現澆混凝土組合樓板、現澆鋼筋混凝土板以及鋼—混凝土疊合板等,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壓型鋼板一現混凝土組合樓板通常比較常用。
輕型鋼結構住宅支撐體系可以進行分軸交支撐,同時還可以進行偏交支撐。對于分軸交支撐來說,其自身的抗震能力很差,而偏交支撐則具有非常好的抗震作用,同時也為門窗洞等的布置提供了相應的條件,但是,此項技術在我國的應用還比較少。
對于低多層住宅來說,運用輕型鋼結構進行設計之后,需要特別對框架的梁柱等節(jié)點進行重視,需要采用剛性連接的方法進行節(jié)點之間的相互連接,同時,在進行設計時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假定,即翼緣連接承受全部的彎矩,梁腹板只能承受全部剪力。通過對地震災害的研究可以知道,這種設計并不能具有很強的抗震能力,在高烈度區(qū)存在很大的隱患。
綜上所述,低多層輕型鋼結構住宅建筑在我國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并逐漸的發(fā)展成為我國住宅建筑的新形勢。隨著鋼結構住宅建筑產業(yè)化技術導則、相關的技術導則以及輕鋼規(guī)范的陸續(xù)頒布,低多層輕鋼住宅一定還會進一步的發(fā)展。通過對輕型鋼結構進行設計、研究,可以進一步的保證對輕型鋼結構設計的提高,從而可以為我國住宅建設的體系化、產業(yè)化發(fā)展做出貢獻。
[1]劉承宗,周志勇.我國輕鋼建筑及其發(fā)展問題探討[J].工業(yè)建筑,2010(04):34-40.
[2]舒贛平,孟憲德,王培.輕鋼住宅結構體系及其應用(增刊)[J].工業(yè)建筑,2011(08):61-64.
[3]張躍峰.輕鋼結構住宅的結構體系初探[J].結構工程師(增刊),2009(11):454-456.
[4]凌光容.鋼結構住宅體系現狀及對若干技術問題的討論[J].天津建筑科技,2011(03):96-99.
TU392.5
B
1671-3362(2013)07-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