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慧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深圳 518055)
21世紀的今天,在中國發(fā)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柔力球是開展得最廣泛、最紅火的一項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柔力球它是發(fā)源于黃河中下游的山西省晉中地區(qū),從其起源到現今只不過20多年的時間,但它卻顯示強大的生命力。國家教委對柔力球這運動項目充分肯定,認為柔力球運動是一項有別于其它傳統打擊球的運動方式,是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新興體育項目,體現出現代競技體育運動特征和具有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方式,具有民族性、健身性、娛樂性、經濟性和適應性,而且運動方式多種多樣,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前途[1],柔力球運動需要的器材設備比較簡單,動作易學、易練便于較好的普及和推廣。近年來倍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好評和推薦。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中國柔力球已傳播到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練習者也達到了數萬人之多,可以說柔力球發(fā)源于中國屬于世界。目前,當務之急是如何將中國柔力球國際化。韓國跆拳道在中國的推廣,印度的瑜伽在美國的風行,都做得很成功,形成了市場,而我國的柔力球和這兩個相比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柔力球國際化進程,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做出更多貢獻。
本文以中國柔力球國際化發(fā)展途徑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閱讀與課題相關的各種書籍和期刊,并在中國知網和萬維網上搜索課題的背景資料,對柔力球發(fā)展方面的研究現狀進行全面了解和認識,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數理統計法:對回收的問卷進行了數據統計,以保證資料統計的準確性。
(3)邏輯分析法: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等邏輯分析方法,對各種問題進行分析。
2.1.1 經濟因素
中國柔力球運動要作為一種國際化文化交流和傳播,就必須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支撐,由于受我國體育經費限制,國家提供柔力球發(fā)展經費還遠遠不能滿足柔力球在國際交流和傳播的需要。目前,我國柔力球對外輸出教練經費和在外培訓費幾乎都沒有。而據有關資料表明,韓國的跆拳道和日本空手道,他們向世界推廣傳播都采用免費派遣教練和向外提供物資援助的方式。而對比我國柔力球對外傳播力度和經濟投入力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然而良好的傳播環(huán)境是需要通過先進的傳媒手段、良好的設施和設備建立起來的,這些都需要得到經濟上大力支持。然而在我國柔力球運動傳播的過程中,由于經費來源的渠道單一,資金的不足導至柔力球的傳播效率不高,經費的短缺是目前制約我國柔力球更好發(fā)展及向國際推廣傳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2.1.2 組織力量因素
目前,我國柔力球對外是以個人傳播為主,以個人的力量對外推廣傳播柔力球所造成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必須動用社會,發(fā)揮組織機構作用,建立完善的柔力球組織,通過柔力球組織機構傳播,營造良好的組織環(huán)境,促進柔力球更高效、健康發(fā)展。目前,我國柔力球在國際交流與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柔力球組織機構還沒有被所在的國家體育管理部門認可,地位較低,有些組織機構不夠完善,缺乏充足的經費保障,各柔力球組織機構之間缺乏聯系,組織松散,沒有統一的組織規(guī)劃和協調,這些因素阻礙了柔力球在國際上更好交流和傳播?,F在,我國已經開始嘗試將柔力球專業(yè)表演團隊帶到國外,但是只是一些國際間的交流和短暫的表演,培訓和教學團隊幾乎沒有。
2.1.3 心理認同因素
柔力球在國際交流與傳播過程中,信息在傳播和交流過程中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心理認同基礎上,我國柔力球具有強身健體、修身、娛樂等功能,可以滿足人類共同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在外國人形成心理認同,這是我國柔力球在國際交流與傳播中有利的內在因素。但柔力球在國際化傳播中,傳授雙方之間還需要傳播者運用交往藝術,增強與外國民眾的情感溝通,使雙方在傳授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緒、技術上的認可,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總之,我國柔力球在國際化交流與傳播是一種社會活動,是處于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經濟、組織力量、心理認同等因素綜合形成了制約我國柔力球傳播的社會環(huán)境,是影響我國柔力球在國際交流傳播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關部門應積極關注國際社會大環(huán)境,消除或弱化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不利因素,為我國柔力球在國際化交流與傳播中提供良好的外部力量支持。
2.2.1 傳播者因素
第一,對外輸出傳播者人數較少。目前柔力球在國際傳播者隊伍主要是由國內的柔力球教練員和海外華人華僑中的練習者。他們憑借自己的柔力球技能和理論知識從事國際間的傳播工作,采用不同的形式傳播柔力球。但在數量上與其他一些國家的體育輸出數量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第二,傳播者的綜合理論知識與專業(yè)技能不高。在國際柔力球傳播過程中要求傳播者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但由于國內具有系統全面的柔力球專業(yè)理論知識、又熟悉國際法、精通外語的人才極少,這嚴重制約了柔力球的對外教學與傳播。因此,必須建立起國際傳播人才培養(yǎng)體系,加快國際人才的培養(yǎng)。
2.2.2 傳播內容因素
第一,柔力球技術內容過于深奧復雜?,F在的柔力球分了套路和競技兩大部分技術,每類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豐富全面的技術內容使柔力球向世界傳播有了更大適應面,可以使不同興趣愛好的人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習練。但柔力球在理論和技術上還缺乏科學、系統、規(guī)范的統一傳播,給外國學習的人選擇學習內容帶來一定困難,這不利于柔力球走向世界。因此,必須要重視柔力球內容的整理,技術上進行篩選、提煉,使柔力球技術內容更系統、規(guī)范、統一,有利于外國練習者學習和記憶,這才能使柔力球更快、更好地在國際中廣泛推廣和傳播。
第二,柔力球推廣的內容無法滿足國外練習者的需要,由于柔力球在國際的傳播過程中缺乏統一的規(guī)劃,其傳播的形式還停留在以民間交流為主,這種傳播形式延緩了柔力球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要求柔力球在交流與傳播的過程中要重視對柔力球技術內容進行整合,認識到如果外國練習者缺乏對柔力球文化內涵的理解和領悟,就難以正確掌握柔力球技術動作的神韻,就會造成柔力球在傳播的過程中信息失真和扭曲,阻礙柔力球文化認同的形成,最終降低國際化交流與傳播的效果。
2.2.3 傳播媒介因素
傳播媒介是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傳播者只有通過傳播媒介才有可能將傳播內容傳遞給受傳者,就柔力球傳播而言,與媒介溝通合作利用程度和傳播效率都不夠理想,這制約了柔力球在國際上廣泛傳播。
第一,國內傳播媒體對柔力球的傳播力度不夠。隨著國內柔力球書刊雜志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及網絡的增多,這標志著柔力球已開始與大眾傳媒結合起來,柔力球運動進入了一個大眾傳播的時代。但由于柔力球真正走向世界時間不長,目前國外市場有待進一步培育,柔力球對外的商業(yè)利潤預期不穩(wěn)定,而且柔力球的圖書和音像等在翻譯、制作、出版、發(fā)行、銷售上還存在許多復雜的環(huán)節(jié),加上目前翻譯人才也極為。因此,柔力球在傳播信息量、傳播范圍和傳播效率上都不令人滿意。
第二,對柔力球的信息國外傳播媒體傳播得較少。傳播媒體是信息運載的工具,知識信息被公眾所熟知,大眾傳播媒介(如互聯網、雜志、書刊、影視等)對知識信息的傳播功不可沒。目前國外媒體并沒有完全接納柔力球的進入,總體上柔力球依然處于邊緣化的地位。由于我國有關媒體對柔力球的信息輸出不夠,致使外媒對柔力球信息來源匱乏,對柔力球認識膚淺,中國柔力球沒有很好的被認識和接受。
(1)我們應該高度重視中國柔力球國際化交流發(fā)展與發(fā)展傳播的調查和效果評價,加強對柔力球國際化傳播效果的科學評價,形成科學、連續(xù)的傳播鏈,保證柔力球國際化傳播鏈條的暢通,從而及時調整傳播的內容和策略[2]。盡快成立國際柔力球聯合會,有了組織就有了希望,不斷地擴大我國柔力球的影響力,逐步地有條不絮地傳播和發(fā)展我國柔力球運動。
(2)我們應當培養(yǎng)和組織好對柔力球運動相當熟悉并且有技術、有理論的專業(yè)教練來擔當柔力球傳播的責任,培養(yǎng)和建立一支國家專業(yè)柔力球教練隊伍,深入到各個國家進行專業(yè)培訓和展演。這樣就能樹立柔力球運動良好國際形象和影響力,為柔力球在國際傳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3)進一步加強柔力球的文化含量,規(guī)范、簡化技術,提高中國柔力球的國際吸引力。另外,我國柔力球的國際化交流與傳播不僅要重視技術資源的傳播,還要重視文化資源的完善,更要重視柔力球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建議教育部門編寫出循序漸進的規(guī)范教材書籍和教學光盤,系統地說明柔力球的理論基礎等。
(4)利用中國柔力球在養(yǎng)生保健、疾病治療、心理調試等方面的作用,我們可以設立中國柔力球專業(yè)機構,為社會提供無償服務,還可以去一些貧困的國家來建立這種機構。這樣,既可弘揚中國民族文化,又能推動柔力球產業(yè)發(fā)展。
(5)充分利用現在高科技傳播手段,保證柔力球的相關信息能高速、高效、高質量的傳播,為更多國際柔力球愛好者全面了解柔力球技術和理論精華提供空間。建議翻譯多種語言教材和光盤,通過網絡傳播到各個國家。
(6)我們可以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和體育用品業(yè),打造中國柔力球自己的明星和品牌。再利用政府部門將中國柔力球推廣到國際上,這樣也可以推動我國柔力球的國際化發(fā)展。例如:可以根據文化部與俄羅斯建立的“中俄文化年”之際,在中國海選出優(yōu)秀的柔力球選手,結合旅游與文化交流,積極開展柔力球的文化與技術傳播。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帶領中國大學生柔力球隊伍表演,德國總理來我國訪問,溫家寶總理首選柔力球運動交流活動等等,無一體現了國家對民族體育運動的重視和傳播與推廣。
柔力球作為我國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它的傳播和推廣應是每一特定時期人們的特定需要,從現代社會人們的健康出發(fā),人們?yōu)榱司徑猬F代社會的競爭追求及人與自然的平衡,選擇了民族性很強的體育項目中國柔力球。但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及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進一步推進中國柔力球運動的全球化的發(fā)展與傳播。柔力球具有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方式和現代競技體育的運動特征,是一項民族性、健身性、娛樂性、趣味性、優(yōu)美性運動的同時,還具有競技價值,這使得柔力球文化內涵得到更進一步的升華,這充分說明了柔力球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的民族傳統體育發(fā)展規(guī)律[3]。我們相信通過本文從中國柔力球的國際化交流與傳播中探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國際發(fā)展方向,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中國柔力球躋身于世界體育之林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1] 全國高教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公共體育組.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指導小組,太極柔力球評定意見[Z].國家教委,1994.
[2] 黃建軍.柔力球現狀分析及未來發(fā)展的定位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3.
[3] 劉振宇,葛偉.論太極柔力球的文化意蘊——兼論柔力球的理性傳播[J].保定師專學報,2001,7(4).
[4] 鄭勤,李恩荊.太極柔力球的發(fā)源、發(fā)展及現狀[J].湖北體育科技,2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