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濤
對于電視攝像來說,畫面思維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其拍攝畫面成敗的關鍵,那些在新聞現(xiàn)場不運用畫面思維的攝像往往無法捕捉到新聞現(xiàn)場的動人細節(jié)。電視攝像的畫面思維能力包括對畫面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兩個方面。
電視記者和文字記者采訪報道的一大區(qū)別是電視記者要有“畫面感”,也就是說,要用形象思維去觀察新聞事件現(xiàn)場發(fā)生的一切,并將這種形象思維貫穿于采訪、攝像、編輯、制作過程的始終。就前期拍攝階段來說,畫面的形象思維要求電視攝像在新聞現(xiàn)場明確自己的拍攝目的,即拍什么、怎么拍。例如,公安部門偵破刑事案件題材的新聞,除了少數(shù)能夠和公安人員一道去同期拍攝破案的全過程以外,大部分的新聞都是在案件破獲以后去拍的。有形象思維的電視攝像一般會拍攝兇器的特寫、贓物的特寫、案發(fā)現(xiàn)場空鏡頭、審訊的鏡頭等。觀眾通過畫外音,結合畫面能比較清楚地了解案件的情況。
畫面邏輯思維是指記者運用邏輯思維對各個鏡頭進行有機的分列組合,使之更好地展現(xiàn)新聞事件全貌,表達主觀情感。這種能力對攝像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一部片子的鏡頭組合是以單個鏡頭為依據(jù)來進行的。攝像所拍攝的每一個鏡頭如果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來處理,就可以保證后期畫面剪接的有序進行。如在拍攝山林被盜伐時,攝像就要形成這樣一種邏輯思維:林場大——人砍樹——林木毀壞情況——造成了哪些危害。然后再根據(jù)這種思維邏輯,拍攝山林的全景、當?shù)剞r(nóng)民亂砍濫伐,接下來拍攝被盜林木現(xiàn)場(樹木被砍后留下的樹樁),最后拍攝水土流失情況和運木頭的汽車。按照這樣一種方式去拍攝畫面,就能比較連貫和完整地表現(xiàn)整個新聞事件。
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綜合就是鏡頭意識,即攝像對畫面構成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鏡頭比人眼更具有主觀性和空間局限性,任何客觀空間一旦轉變?yōu)殓R頭空間,首先必須經(jīng)過人的主觀選擇。這種選擇的過程就是視點的取舍,一些攝像在現(xiàn)場漫無目的的推拉搖移是視點不明或無視點的具體表現(xiàn)。因此,拍攝畫面時應始終將視點落在新聞事件主體及其相關環(huán)境上,任何與主體無關的鏡頭都會引起觀眾誤解而產(chǎn)生岐義。因此,強化電視新聞鏡頭意識的主要方面就是要在鏡頭中突出主體,即所拍的畫面?zhèn)鬟f的信息和表達的情感要為報道、烘托新聞主體服務。此外,對于電視新聞的鏡頭來說,應當避免使用藝術片常用的手法。這是因為觀眾在收看電視新聞時是抱著一種接收信息的心理。簡潔流暢的報道形式有助于觀眾更好地理解新聞事件的畫面進行邏輯思維,因此,攝像應該力求使自己的邏輯思維合乎一般觀眾的思維邏輯。只有這樣,新聞事件才能準確、完整地為觀眾所接受。
另外,每個鏡頭的畫面形象都能表達某種意義。這是因為客觀現(xiàn)實的對象一旦進入畫框之內(nèi),它就具有了某種符號的意義,或者說是象征意義。正如愛森斯坦所說:“畫面將我們引向感情,又從感情引向思想?!庇兄己脴I(yè)務素質的攝像面對新聞事件的現(xiàn)場,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觀察和抓取最富有代表性、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象來傳達這一新聞事件的本質特征和關鍵性的形象。
例如在《話說運河》中,表現(xiàn)紹興的風土人情,攝像就抓住了富有特色的酒壇子。普通人家把酒壇子當床架、桌子腿,船上、巷道里堆著一排排酒壇子;航空拍攝一些酒廠堆得像金字塔一樣的酒壇子?!妒程藐P了,農(nóng)民笑了》是一個反映廉政問題的新聞專題。關掉村級食堂是撫州市金溪縣為了剎住干部下鄉(xiāng)吃喝風,推進村級政務改革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拍攝這個片子時,攝像捕捉了這樣一些鏡頭:已被關掉食堂的外景,久未開火的灶臺,蒙了一層灰的桌椅,屋角堆放的空酒瓶、發(fā)了芽的蒜頭、銹跡斑斑的鍋盆鏟子……這些細節(jié)鏡頭的拍攝,都圍繞著一個“關”字。關食堂是不是落在了實處?通過拍攝生銹的鍋、盆、鏟、鋪了一層灰的桌椅、久未開火的灶臺等特寫,讓觀眾在印象中有了這個食堂很長時間沒有開過火的感覺。而屋角空酒瓶的畫面,很容易使人想象出往日食堂紅火時,干部們推杯換盞、大吃大喝的景象。盡管這些鏡頭拍的只是一些靜止的事物,但它們富含信息量,給人聯(lián)想空間,既交代了食堂關閉情況,又反映出了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
可以說,攝像的畫面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互關聯(lián)、密不可分,如果僅僅強調某一個方面,就會使所攝像的畫面缺乏表現(xiàn)力,不能完整地展示新聞事件的本質和規(guī)律,甚至出現(xiàn)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