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炳炎
心如水中月,動靜皆分明。王維的詩句,則將“動”與“靜”演繹至絕佳境界。千百年來,人們陶醉在王維的“動靜”世界里,靜享靈性之美。
動靜相輔相成,洋溢詩情畫意。傳誦千古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開句就描繪恬靜的氛圍。桂花飄落的動態(tài),只有心靜方能感覺出來。繼而寫春夜寧靜,山中格外空。忽然詩人陡然轉筆,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灑在山間,使已經宿巢的鳥雀受到驚擾,傳來清脆的鳴叫,喚出春天的氣息。同樣《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用動詞“照”,把明月與山松相映襯,用動詞“流”,把清泉與山石相對應,進一步烘托了動感,渲染了靜感?!霸娭杏挟嫞嬛杏性姟?,寥寥數語,在詩人的巧妙構思中我們獲得美的享受。
動靜和諧統(tǒng)一,營造內心靜境。王維年少時就考取進士,曾官至高位,但因官場爭斗,多次受貶被逐,又多次被提拔重用。隨俗浮沉,長期的半官半隱,王維的內心渴望擁有安靜祥和的生活?!堵共瘛贰翱丈讲灰娙耍勅苏Z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詩人落筆的環(huán)境:“空山”絕無人跡,接著以“但聞”筆鋒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最后的“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愈發(fā)讓人有清幽寂靜的感覺。《青溪》“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溪水流過亂石,發(fā)出歡快的聲音,如同人在喧嘩;青溪流過松林,平靜下來,就連它的外形也增添了幾絲深邃。“靜”、“深”二字連用,意在突出環(huán)境與境界?!肚嘞芬造`活多變的手法交織描繪,刻畫出作者對官場的厭惡,追求清靜無為,通篇有一種清雅淡泊的韻味。
動靜相得益彰,展示意象空靈。王維人稱“詩佛”,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禪宗思想自然而然浸潤到詩歌中?!肚镆躬氉贰坝曛猩焦?,燈下草蟲鳴”,草木、昆蟲同人一樣,都在無情的時光、歲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鳴,通過對景物細節(jié)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沉思而傷感的神情,頗有一種虛空感。《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首句就點出自己是在“獨坐”,“彈琴復長嘯”通過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展現出詩人自得其樂的情態(tài);“人不知”更突出了環(huán)境的靜謐。末尾的“明月來相照”,詩人巧妙地把明月人格化,讓明月成為知音。全詩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者閑適的生活情趣。
徜徉王維的“動靜”世界,靈性的語言,生花的妙筆,我伴著茶香四溢,任由思緒游走,漸行漸 遠……
老年世界2013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