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洲 凌 濤
(1.中鐵二十局集團 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00;2.湖南科技大學,湖南 湘潭 414201)
明月山特長隧道是重慶墊江至四川鄰水交界處高速公路的一座長隧道,是國道主干線上海至成都公路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隧道左線全長6557m、右線全長6555m,為分離式雙車道單向高速公路隧道,是全線控制性工程。該隧道單口掘進距離長,圍巖角度平緩且節(jié)理發(fā)育,隧道穿越明月山煤層采空區(qū)和斷層,地質復雜多變,給整個施工過程帶來了較大的困難[1][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因此,明月山特長隧道項目部的項目經理負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
編制應急預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項目部所有管理人員認識到他們的責任。這種責任主要是確保項目部所有生命財產的安全,在隧道施工過程中發(fā)生任何事故都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處置,從而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保護生命財產安全。項目部制定和建立現場的應急預案,不僅是法律和經濟的要求,也是為項目部全體員工和附近居民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環(huán)境。
2.3.1 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的組織機構
為保證在明月山特長隧道施工整個過程的安全,在危險點一旦出現險情時能夠做到及時、迅速、有效搶險,將險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搶險組織機構,并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突發(fā)性災害應急領導小組的組織機構如圖1所示。
2.3.2 明確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組長:若出現地質災害的緊急情況時,組織有關人員察看現場,討論應急方案,發(fā)布各項搶險應急指令。
4)通訊塔上布設的1套攝像儀,可以旋轉云臺、調焦查看礦區(qū)內各局部的情況,獲取的影像信息用光纖接到塔上的中繼點,再傳輸至辦公樓頂中繼點。雨量計布設在辦公樓頂,監(jiān)測數據直接用光纖接到摟頂中繼點。
副組長:迅速組織有關責任部門和搶險隊,落實、指揮實施應急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并將有關情況迅速上報設計、監(jiān)理單位。
應急救援組:主要由工程管理部、綜合辦公室和項目部有關人員組成,由主管安全工作的副經理負責指揮,主要職責是查明危險源,提出應急和補救措施,將隧道所有被困人員安全救出,除此之外,盡量將隧道各種機械設備搶出,減少損失。
疏散引導組:主要由綜合辦公室、測量隊和項目部等有關人員組成,由辦公室主任負主要責任。事故發(fā)生時維護現場治安,指揮交通,設立警戒線,確?,F場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安全救護組:主要由安全環(huán)保部和項目部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安全環(huán)保部部長。協助醫(yī)務人員將傷員送往醫(yī)院進行救治,同時擔負應急車輛、資金的調配以及救援器材、物資的供應任務。
技術分析組:由安全環(huán)保部、工程管理部、設備物資部等有關人員組成,事故發(fā)生后總工程師負責帶隊收集有關設計、施工方案、工程日志等相關材料,對有關指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各種危險源進行技術分析、檢測和試驗,提報事故報告,同時,針對事故提出合理、有效的處理措施。
善后處理組:由計劃部、財務部等有關部門人員組成,計劃部部長負責指導傷亡人員家屬接待和死亡人員的喪葬工作,核定撫恤、喪葬等費用,與財務部部長一起協調善后處理各項事宜。
2.3.3 確定應急處理程序應急處理程序如圖2所示。
2.3.4 分析可能發(fā)生的事故
斷層是明月山特長隧道主要不良地質之一,在各斷層破碎帶,由于構造裂隙水較發(fā)育,地下水循環(huán)較快,或者在通過斷層泥礫帶、含泥質地層的影響帶時有可能產生涌水或突泥現象。
2.3.5 制定應急預案具體措施[2][3[4]
在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為及時營救人員、疏散撤離現場、減緩事故后果和控制災情,針對明月山不良地質條件可能會引起的各種事故,按照前面的程序分別編寫了以下預案,以保證事故真正發(fā)生的時候能夠將損失減到最小,使施工能夠順利完成。
1)報警搶救:由涌水突泥事故的第一發(fā)現者口頭或電話報警通知有關人員(應急小組組長或副組長、現場值班人員),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撲救。同時,項目部指揮小組啟動相應緊急應變措施,現場救援行動組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將受傷人員撤離到安全地方,并迅速向縣城人民醫(yī)院急救中心報警。
2)疏散:疏散引導組場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確保現場被困人員有序疏散,服從上級安全部門及當地救援組織的領導,在醫(yī)院救護車未到前,安排人員在事故現場兩端50米左右維護交通秩序,疏散通道,迎接救護車。由安全救護組組織協助醫(yī)務人員將傷員送達安全地方進行傷員搶救工作。
3)善后處理:善后處理組協助醫(yī)院對受傷人員進行治療,把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序,同時安撫傷員和家屬,并進行妥善安置處理。
4)治理措施:技術處理組搶險救援結束后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結合事故情況進行臨時排水治理,待準確判斷漏水位置、水量大小及涌水、突泥原因后立即做出治理措施,局部涌水、突泥采用壓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涌水、突泥面積較大時則壓水泥、水玻璃或者其他速凝材料,要盡量保證以后不會再出現類似情況,并對本次巖爆事故做出匯報材料,上報指揮中心。
應急預案是行動指南,應急預案演練則是應急救援行動成功的前提和保證。只有通過實際演練,才能夠發(fā)現應急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實踐中加以補充和改進;通過演練,可以使事故涉及到的人員包括應急小組人員、事故當事人等都能了解一旦發(fā)生事故,他們應該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協調各應急部門人員的工作等[5]。
3.1.1 人員培訓
對參與明月山特長隧道的所有人員進行安全風險防范教育,提高對突發(fā)事件的應對和處理能力。在技術交底的基礎上,搶險人員必須提前學習應急預案的方案、措施、處理程序等。熟悉施工過程各類設備的關鍵核心部分的作用、安裝位置。學習相關施工的安全知識,熟練掌握各種自救方法。
3.1.2 應急材料和設備的儲備
平時備好各種搶險物資(見表1),施工場地準備的各種材料應分類堆碼整齊,標志清楚,專料專用。所用材料、構件和設備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文件。施工中發(fā)現損壞和減少應及時更換和補充。物資部負責日常檢查搶險物資及設備的完善情況。
表1 應急救援設備一覽表Tab.1 List of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應急救援訓練與演練是檢測培訓效果、測試設備和保證所制定的應急預案和程序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它們的主要目的在于測試應急管理系統的充分性和保證所有反應要素都能全面應對任何應急情況。因此,應該以多種形式開展有規(guī)則的應急訓練與演習,使應急隊員能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熟悉各類應急操作和整個應急行動的程序,明確自身的職責等。
在明月山特長隧道的施工期間,經過里程K5+379、K5+398等多處不良地質段的時候均發(fā)生了涌水突泥現象,甚至引發(fā)小面積的坍塌情況,雖然整個過程花了較大的代價處理事故帶來的不良后果,也影響了正常的施工進程,但是在面對事故發(fā)生時候項目部全體人員遇亂不驚,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這說明明月山隧道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是成功的,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對其他隧道施工具有借鑒意義[6]。
[1]柯鑫.明月山特長隧道不良地質分析及施工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1):258.
[2]秦仁佩,肖均,蔣鋒.明月山特長隧道涌水突泥綜合處理措施[J].現代隧道技術.2007,44(6):66-69.
[3]劉利華,朱瑞,韓子東.烏魯木齊市城市快速路隧道應急預案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7,(11):170-173.
[4]陳貴紅,劉傳兵,林國進.明月山隧道涌突水處理設計與施工[J].公路.2007,(2) :380-385.
[5]林志,王少飛,劉桂強,盧輝.增從高速公路隧道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編制[J].現代隧道技術(增刊).2012,49:66-71.
[6]王澤學.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分析[J].河南科技.201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