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鳳鳴, 韓愛華, 夏淑鈞, 梁 華
(川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四川綿陽404醫(yī)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目前我國結核病年發(fā)病人數(shù)約為130萬,因結核病死亡人數(shù)每年達13萬,超過其它傳染病死亡人數(shù)的總和。結核病依然是臨床重點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1]。結核病的控制不但依賴于藥物,而且和患者平時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方式也有密切關系[2]。筆者通過對134例結核病患者進行隨訪調查,分析自我管理行為、生活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并根據(jù)調查結果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結核病患者為調查對象,其中男75例(55.97%),女 59例(44.03%),年齡24-58歲,平均34.5±2.8歲。所有患者均為當?shù)鼐用?,居住滿5年,確診為結核病時間大于1年,無溝通障礙,有自理能力,簽署知情同意書。疾病種類:肺結核75例,腸結核24例,骨結核20例,淋巴結結核15例。
1.2 調查內(nèi)容:采用不干預性橫斷面研究方法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nèi)容分為被調查者基本資料、自我管理行為、生活方式以及服藥依從性等四部分。
1.2.1 被調查者基本資料:問卷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婚姻狀況,家庭生活水平等。
1.2.2 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采用美國斯坦福大學Dr.Kate Lorig等[3]人開發(fā)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評估量表對調查者自我管理行為進行評估,問卷包括自我管理行為和自我效能兩部分,其中自我管理行為評估包括身體鍛煉、認知癥狀管理(6個條目)、與醫(yī)生交流(3個條目)共3個方面;自我效能部分包括癥狀管理自我效能(4個條目)、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2個條目)共2個方面。
1.2.3 患者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調查是幫助被調查者回憶調查前1周的吸煙飲酒情況。
1.2.4 患者服藥依從性評判標準:按照服藥原則遵醫(yī)囑規(guī)律用藥,定期復查(痰涂片、肝功能、X線檢查)為服藥依從性良好。
1.3 資料收集:安排經(jīng)過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指導語進行統(tǒng)一培訓,不允許有誘導性指導語。如果調查對象不能寫字,則由護理人員口述問題和選項,并根據(jù)被調查者回答內(nèi)容進行代填。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應用t檢驗,以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良好比例:134例被調查者中服藥依從性良好者47例,構成比為35.07%。
2.2 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服藥依從性良好組患者每周體育鍛煉時間為182.4±72.1min,認知癥狀管理評分為182.4±72.1,與醫(yī)生交流評分為3.32±0.76,癥狀管理評分為7.41±1.13以及疾病共性管理評分為7.42±1.12,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和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依從性差組(62.2±33.4min,1.26±0.73,1.15±0.27,2.08±0.82,2.53±0.62),各項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18,t=17.36,t=24.03,t=31.33,t=32.58,P<0.05)。見表1。
表1 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s)
表1 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s)
注:*與依從性差組比較,P<0.05
項目 依從性良好組 依從性差組自我管理行為每周體育鍛煉時間(min) 182.4±72.1* 62.2±33.4認知癥狀管理(分) 3.48±0.66* 1.26±0.73與醫(yī)生交流(分) 3.32±0.76* 1.15±0.27自我效能癥狀管理(分) 7.41±1.13* 2.08±0.82疾病共性管理(分) 7.42±1.12* 2.53±0.62
2.3 患者生活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服藥依從性組患者每周工作時間為38.3±0.8h,短于依從性差組66.1±1.2h,每周睡眠時間為68.4±3.5h,長于依從性差組37.3±4.5h,吸煙量為0.5±0.2支/d,少于依從性差組4.3±0.8支/d,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2.51,t=41.11,t=31.98,P<0.05)。兩組蔬菜攝入量和飲酒量無明顯差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生活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s)
表2 患者生活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s)
注:*與依從性差組比較,P<0.05
生活方式 依從性良好組 依從性差組每周工作時間(h) 38.3±0.8* 66.1±1.2每周睡眠時間(h) 68.4±3.5* 37.3±4.5蔬菜攝入量(g/d) 289.3±150.4 273.8±175.5飲酒量(g/d) 10.1±2.3 12.1±2.6吸煙量(支/d) 0.5±0.2* 4.3±0.8
2.4 影響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以服藥依從性是否良好為因變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賦值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自我管理能力、每周工作時間、每周睡眠時間以及吸煙量與患者服藥依從性相關(P<0.05)。見表3。
表3 影響服藥依從性的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
3.1 結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方式現(xiàn)狀: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引起,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統(tǒng),最常見的患病部位是肺臟,占各器官結核病總數(shù)的80-90%。也可以累及肝、腎、腦、淋巴結等器官??菇Y核化學藥物治療對控制結核病起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以使病灶消滅,最終達到痊愈。抗結核治療原則為:早期、聯(lián)用、適量、規(guī)律、全程[4]。由此可見,結核病的治療與患者平時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方式也有密切關系。
自我管理是在應對慢性疾病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和心理社會變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變的能力[5]。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服藥依從性良好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和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依從性差組,說明患者利用認知情緒管理方式進行自我身心調整、積極主動參與治療、與醫(yī)生進行溝通,有利于提高服藥依從性。
本調查結果顯示,服藥依從性組患者每周工作時間為38.3±0.8h,短于依從性差組66.1±1.2h,每周睡眠時間為68.4±3.5h,長于依從性差組 37.3±4.5h,吸煙量為0.5±0.2支/d,少于依從性差組4.3±0.8支/d。提示,吸煙、工作勞累和睡眠時間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自我認知管理能力差均可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差,進而影響結核病的治療效果[6],提示針對不同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給予合理的健康教育,干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方式是結核病治療的重要措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3.2 對結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
3.2.1 重視健康教育。對疾病的診療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患者行為的基礎[7]。對患者進行結核病相關知識教育是其他干預措施的基礎。
3.2.2 重視社區(qū)隨訪。定期上門隨訪患者,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方式以及服藥的情況,建立社區(qū)患者檔案,督促患者按照抗結核病用藥原則合理服藥,增強自我管理,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3.2.3 心理干預。結核病患者容易受到社會的排斥,產(chǎn)生治療抵抗情緒。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意義,鼓勵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堅定的信念,消除其不良情緒,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
[1]朱翠云.結核病流行及其耐藥現(xiàn)狀[J].上海醫(yī)藥,2009,30(1):11-13.
[2]蔡云娥,姜慧敏,王東.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6):549-550.
[3]Lorig K,Stewart A,Ritter P,et al.Outcome measur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M].Thousand Osks:Sage Publications,1996.141-441.
[4]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74.
[5]侯娟麗,王小蘭,羅小蘭.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40-41.
[6]張勝男,曾顯聲,蔣惠君,等.不良生活方式對結核發(fā)病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2010,17(7):1443-1444.
[7]楊懷霞,黃穎,陳萍,等.上海市長寧區(qū)中老年人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8):8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