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勇,胡亞波
(1寧波敏實汽車零部件技術研發(fā)公司,浙江 寧波315800;2湖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
機器人工作空間又稱為可達工作空間或總工作空間,是指機器人輸出機構參考點在空間所能達到的區(qū)域,目前有關串聯機器人工作空間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但對于并聯機器人,由于其本身結構比較復雜,工作空間的求解難度較大[1].并聯機器人的工作空間都是三維空間區(qū)域,其邊界都是空間曲面.對于空間區(qū)域的描述,可以認為是經由許多平行的平面截取而得到一組二維曲線的組合;對于空間曲面,可以用一些離散的點來描述[1-2].并聯機器人工作空間的求解大多都采用數值解法,本文基于一種3PRS-f并聯機器人,擬定一種空間搜索方式,利用位置反解來對工作空間進行描述,并進行仿真.
3PRS-f機器人(圖1)由三角動平臺a1a2a3及其拓展點P、3個支撐桿Li以及由步進電機與絲桿螺母副組成的三個移動裝置(移動副P)組成.點P為機器人的末端執(zhí)行器,它到三角動平臺的垂直距離為f,隨著動平臺一起運動.三角動平臺的端點分別用3個球鉸與3個等長的支撐桿連接(球副S).3個支撐桿的另一端分別通過銷軸和螺母相連(轉動副R),其中銷軸的方向分別垂直于對應的支撐桿.機器人的底座上垂直安裝有3個立柱,3個移動裝置分別固定在這3個立柱上,其絲桿的軸線方向垂直于底板.立柱上3個滑塊位移的起點構成了三角靜平臺.O-XYZ為靜坐標系;c-xyz為動坐標系,固定在動平臺上.
機器人中的f參數,在實際應用中是很有意義的.對于并聯加工機床而言,P為刀具加工點,f即為加工點到動平臺的距離;對于醫(yī)療機器人而言,P可能為激光治療點或是超聲聚焦點,f即為能量聚焦點到到動平臺的距離.
圖1 3PRS-f并聯機器人結構簡圖
3PRS-f機器人中,對工作空間影響比較大的要素表現為滑塊的位移范圍、定長桿的長度、球鉸的轉角和桿間干涉等.而且只有通過求出這些約束條件,才能和機構的位置反解一起求出工作空間.
根據滑塊在軌道上的行程,其位移S必須滿足
這里的Smin與Smax表示滑塊位移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本機構中的Smin取0,Smax為275mm.
本機構中的三個桿均為定長桿,當桿長選定后,則工作空間的大小也就決定了,只能是桿的運動能夠達到的范圍.本機構中的定長桿桿長Li=L=290mm (i=1,2,3).
球鉸連接著動平臺和定長桿,其轉角φ對工作空間的影響非常大.本機器人中,球鉸豎著安裝在動平臺下端,轉角φ=50°.圖2是機構處于初始狀態(tài)時的狀況.
根據本機構的幾何尺寸,可得出初始狀況是定長桿與動平臺的反向法矢的夾角φ0=10.77°;另外定長桿與靜平臺的夾角θ0=79.23°,定長桿與立柱(即絲杠)的夾角γ0=10.77°.設定長桿與動平臺的反向法矢的夾角(即向量li和τ的夾角)為φi(i=1,2,3),則
這里φi的約束條件是0≤φi≤φmax.其中,φmax=的自由度為3,故已知動平臺的位姿中相關的3個參數,即可求出輸入端參數和一些過程參數.由于本文的研究重點在于工作空間,故這里不再贅述.
本文對工作空間的搜索方式如圖3所示,其中P與c分別是超聲聚焦點和動平臺中心點,動平臺的法矢τ(也就是cP方向的方向向量)與Z軸的夾角為α,P3D與X軸的交角為β.于是有
圖3 工作空間求解方法
圖2 球鉸的約束
給定參數Zc、α、β3個參數的值,來求解末端執(zhí)行點P的位置,該位置的集合即為3PRS-f的工作空間.搜索方式從外到內分3層來理解,先給定一個動平臺中心c的縱坐標步距ΔZc,使Zc從Zc,min到Zc,max變化(Zc,min和Zc,max,的值可由3PRS運動反解方程求出)每增加一個步距,并依次用Z=Zc(ΔZc)的水平面切割空間一次;在某一水平面內,β值都將以步距Δβ來一個從0到360°的掃描,如圖4所示(工作空間的各截面的俯視圖),并依次使每一個豎直平面Y=(tanβ)X切割空間一次;某一豎直平面內,給定α一個步距Δα,讓α從0到αmax掃描,同時考查上文的約束條件,從而可以上文的方程得出P點的運動軌跡.
在3PRS-f并聯機器人中,由于轉動副分布的限制,不會出現桿間干涉的情況.
機器人工作空間的求取,實際上就是按照一定方式在空間掃描,求取末端執(zhí)行器所能到達的的集合.本文將3PRS-f機器人的工作空間進行分層次地搜索,并基于機器人的反解方法以及約束條件,求取末端執(zhí)行器所能達到的一些離散點,這些點的集合就是所求的工作空間.文獻[3-5]研究了3PRS并聯機構的運動反解方程的求法,即根據PRS并聯機構
圖4 在步長Δβ下工作空間的切割圖
3PRS-f機器人的工作空間具體的算法框圖如圖5所示.
圖5 工作空間求解算法流程圖
根據上文的算法模型,利用Matlab軟件求出工作空間所有離散的點,這些點的集合就是3PRS并聯平臺機構工作空間.下面給出一組求工作空間的參數:
還給出3PRS-f并聯機器人的其他參數:上下平臺的尺寸r=106mm,R=162mm(圖1);f=270 mm.
為了便于直觀且使計算機更加快捷地計算,在不影響其結果的情況下,只計算出邊框點.圖6~圖9列出了機器人末端執(zhí)行器P點的三維工作空間圖及其在XOY/XOZ/YOZ中的截面圖(用小圓圈表示離散點).
本文以3PRS-f并聯機器人為研究對象,從滑塊位移、定長桿長度、球鉸轉角、桿間干涉等方面分析了影響其工作空間的約束條件.本文得出了末端執(zhí)行點P與動平臺中心c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利用3PRS并聯機構的運動學反解方程,提出了一種空間點的搜索方式,建立了工作空間的求取模型.最后用Matlab軟件的仿真功能,對工作空間進行了仿真,生成了一些工作空間的相關圖形,使工作空間更直觀.
[1]黃 真,孔令富,方躍法.并聯機器人機構學理論及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
[2]李 方,南仁東.一種分析并聯機器人工作空間的解析幾何法[J].機械制造,2003(3):12-14.
[3]莫 賢,陳文家,陳淑艷.一種3-PRS并聯機器人的姿態(tài)空間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2(3):60-64.
[4]劉宏偉,馬質璞.3-PRS并聯機構運動分析及仿真[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2(1):216-218.
[5]李王英,徐尤南,劉治強,等.3-PRS型三足并聯機器人位置逆解分析[J].機械工程師,2008(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