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趙依杰,林航,林強,陳貽釗
(福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350018)
小型無籽西瓜是近年來興起的高檔禮品西瓜新品種,具有大小適中、質優(yōu)、耐貯等優(yōu)點,尤其是其番茄紅素和β-胡蘿卜素含量均高于普通大中果型無籽西瓜,且小型無籽西瓜適應性強,早春大棚栽培可提早上市,經濟效益較高。目前福州地區(qū)無籽西瓜栽培面積667 hm2左右,但以露地栽培的大中果型無籽西瓜為主,小型無籽西瓜的生產正處于起步階段。許多瓜農在小型無籽西瓜栽培方面存在盲目引進、不規(guī)范種植現象,致使上市的小型無籽西瓜出現了產量低、價格高、品質差、商品率差參不齊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小型無籽西瓜的健康發(fā)展。為此,福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引進10個小型無籽西瓜新品種開展早春大棚種植對比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滿足福州地區(qū)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需求。
供試品種有金蘭、小寶、黃玫瑰(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提供),墨童、墨童2號、蜜童、金蜜童、帥童、玉童(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提供),小妃(臺灣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0個品種。
試驗在福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試驗大棚中進行。試驗地屬壤土,pH值6.0,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蔬菜,采用配方基質育苗;2013年3月12日播種,4月17日大棚定植,每個品種設3次重復,每個重復(即1個小區(qū))種植20株,隨機區(qū)組排列。6葉期摘心,三蔓整枝,自然坐瓜,施肥澆水和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同常規(guī)。5月17日開始授粉,6月中旬采收。
采用5級評價標準(1級為弱,2級為較弱,3級為中,4級為較強,5級為強),開展田間生長情況及抗性調查。
采收時測定坐瓜數、小區(qū)產量,每小區(qū)取5個具代表性的成熟果進行室內鑒評[1~4],即測定單瓜質量、果皮厚度、縱徑、橫徑、果形指數;綜合評定果皮顏色、果肉顏色、無籽性、口感、質地等;用數顯測糖儀測定果肉中心和邊際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表1 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物候期調查
①物候期比較 通過對大棚種植的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物候期調查(表1),結果表明,引進的10個小型無籽西瓜均屬于早熟品種,播種到采收共95~98 d。其中,金蜜童、帥童、金蘭、小寶和黃玫瑰的全生育期為95 d,墨童、墨童2號、蜜童、玉童和小妃的全生育期為98 d;金蜜童、帥童、金蘭、小寶和黃玫瑰的果實發(fā)育期為30 d,墨童、墨童2號和蜜童果實發(fā)育期為31 d,玉童和小妃果實發(fā)育期為32 d。
②田間生長情況及抗性比較 引進的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田間均表現為植株長勢旺盛,分枝力強,容易坐果,抗病性較強。表2顯示,除了小妃的發(fā)芽率只有60%之外,其余品種的發(fā)芽率均為90%~95%;成苗率在50%以上的品種有:金蘭、小寶和黃玫瑰為76%,其次是墨童2號、蜜童和帥童,為55%,金蜜童和玉童為50%,成苗率在50%以下的品種有墨童(45%)、小妃(36%);從坐瓜習性來看,墨童 2號、蜜童、金蜜童、金蘭、小寶和黃玫瑰最好,都達到5級標準,其次是墨童、帥童、玉童和小妃都達到4級標準。從生長適應性評價上來看,墨童2號、蜜童、金蘭和小寶完全適合于福州市早春大棚小型無籽西瓜生產種植。
表2 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田間生長及抗性調查
表3 小型無籽西瓜品種果實性狀調查
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實性狀測定結果表明(表3),金蜜童和黃玫瑰果皮底色和果肉顏色為黃色,金蘭為綠皮黃肉,其余品種果皮底色均為綠色、果肉為紅色;各品種果肉質地均脆;小妃的果肉纖維多,其余品種果肉纖維中等;除小妃外,其余品種無籽性都好;果皮厚度在1.0 cm以上的品種有(從厚到薄排列)小妃、黃玫瑰、帥童,1.0 cm及以下的品種有(從厚到薄排列)金蘭、小寶、玉童、墨童、墨童2號、蜜童、金蜜童;單瓜質量都在2 kg以上,其中,單瓜質量3 kg以上的品種有(從高到低排列)金蘭、黃玫瑰、帥童、小寶、小妃、金蜜童,3 kg以下的品種有(從高到低排列)蜜童、玉童、墨童2號、墨童;果肉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以上的品種有(從高到低排列)蜜童、墨童2號、墨童、金蘭、小妃、小寶,11%以下的品種有(從高到低排列)帥童、玉童、金蜜童、黃玫瑰。
對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商品性及產量比較結果表明(表4),10個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商品性都很高,達到了 97%~98%,墨童2號、蜜童、金蘭和小寶的商品果率都達到98%,其余品種為97%;從折合667 m2產量看,金蘭產量最高,達到2 100 kg,其余667 m2產量在2 000 kg以上的品種還有 (從高到低排列):金蜜童、帥童、黃玫瑰、蜜童,667 m2產量在2 000 kg以下的品種有 (從高到低排列):小寶、玉童、小妃、墨童2號、墨童。
福州大棚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篩選試驗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金蘭、小寶、墨童2號和蜜童等品種綜合表現較好,植株生長勢強,抗病性、抗逆性較強,果實商品率高、豐產,剖面好、肉質細,口感風味好,綜合性狀佳,可以進一步試種觀察。下一步計劃將初步篩選出的幾個小型無籽西瓜品種進行多點次、大面積的生產試驗,從中選擇出適合福州地區(qū)大棚種植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
表4 小型無籽西瓜品種商品性及產量比較
[1]楊靜.大棚西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9):129-130.
[2]柳唐鏡,李勁松,任紅.海南省小型無籽西瓜新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長江蔬菜,2010(8):45-48.
[3]柳唐鏡,張棵,李勁松,等.海南小型無籽西瓜品種及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蔬菜,2009(17):50-52.
[4]陳金斌,李建生,王俊.臺灣無籽小西瓜引種試驗初報[J].現代園藝,2012(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