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 馬拉太
近年來,我國老年患者的比例呈現(xiàn)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老年癡呆(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癥(Parkinson’s disease, PD)與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目前老年病例中的3大常見病癥,不僅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而且還為社會帶來巨大的壓力。近年來上述3種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引起醫(yī)學界的廣泛關注[1-2]。因此,對AD、PD、CI患者的記憶損害的臨床特征進行分析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本文對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康寧醫(yī)院的120例AD、PD以及CI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與正常對照組進行對比,用最小精神狀態(tài)測驗(MMSE)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分,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08年12月~2011年12 月入住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康寧醫(yī)院的120例AD、PD以及CI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齡為66~86歲,平均年齡為(77.1±5.6)歲;病程為8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3.2±0.9)年;本組患者均接受了MMSE總分量表的評估,以及對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檢查來對患者的智能情況進行定量評估與分析,然后經(jīng)過螺旋CT對患者的頭顱進行觀察分析,旨在對損害的具體部位進行定位。選取120例無該類疾病患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在性別比、年齡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進行MMSE量表評分。主要包括如下10個問題:時間定向、地點定向、短程記憶、注意計算、物體命名、閱讀理解、言語表述、語言復述、語言即可記憶以及圖形描述10項??梢詫⒚總€題目設為2分(預先設定),則將老年癡呆的分界標準值劃分為:文盲≤15分,小學≤18分,初中及以上≤24 分[3]。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運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僅在物體命名這一方面,其MMSE得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項目的得分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 1 。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MMSE量表得分比較(分,±s)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MMSE量表得分比較(分,±s)
檢查項目 研究組(n=120) 對照組(n=120) χ2 P值MMSE總分 11.1±2.1 23.4±3.7 6.256 <0.05時間定向 1.7±0.2 4.6±0.8 7.889 <0.01地點定向 2.2±0.5 5.5±0.7 1.235 <0.05短程記憶 0.3±0.1 1.7±0.4 5.431 <0.01注意計算 1.3±0.4 4.2±0.5 6.556 <0.01物體命名 1.8±0.2 1.7±0.3 0.0062 >0.05閱讀理解 0.4±0.1 1.2±0.3 1.567 <0.05語言復述 0.2±0.3 1.4±0.9 5.559 <0.01言語表述 0.7±0.3 1.9±0.6 3.220 <0.05圖形描述 0.5±0.1 1.2±0.3 2.221 <0.01語言即刻記憶 1.2±0.6 2.8±0.5 4.429 <0.05
目前,我國老齡化現(xiàn)象有了明顯的發(fā)展勢頭,老齡化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步伐,為社會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突出的問題。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比重在近年來也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例如老年癡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帕金森癥(Parkinson’s disease, PD)與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則是目前老年病例中的三大常見的病例,不僅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且還為社會帶來巨大的壓力[4]。
關于腦血管病引起記憶障礙的機制,一般認為與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起嚴重的缺血、缺氧、神經(jīng)遞質(zhì)障礙有關。為探討腦梗死患者記憶損害特點,本研究采用《臨床記憶量表》甲套對腦梗死住院患者和健康體檢者進行對照記憶研究,并對不同梗死部位患者(亞組)的記憶評分進行比較,以提高對于腦梗死患者記憶損害特點的認識,為進一步提出早期評價和診斷要點提供依據(jù)。綜上所述,與正常人相比,老年癡呆(AD)、帕金森?。≒D)以及腦梗死(CI)患者,均在認知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損害,尤其是引起記憶方面的障礙。
[1]程灶火,王力.老年癡呆、帕金森病和腦梗死患者的記憶損害特征[J].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14(7):610-612.
[2]Folstein MF, Folstein SE, Mc Hugh PR. “Mini-mental state”: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J].J Psychiatr Res,1975,12(3):189.
[3]李凱,陳海波,汪凱,等.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前瞻性記憶損害的特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9,42(2):79-81.
[4]范妮,何紅波,肖計劃,等.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16(9):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