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像一道道圈,從靈長的人類到一些低等動物,往往都會被它環(huán)繞住,而且至死不悔。
一位攝影師愛好探險。一次,他來到日本南端的奄美島,這可是他多次來到并潛入海底觀察的地方,他就愛用鏡頭將海底的奇妙世界捕捉住。
這次在潛入80英尺的海下時,于一處地方他發(fā)現(xiàn)了過去從沒見過的景象:一片沙地上有極為奇異的圖案,與陸地上多次出現(xiàn)被人稱奇的“麥田怪圈”十分相似。
“麥田怪圈”至今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人們一直懷疑它是天外來客的作品。于是人們稱攝影師發(fā)現(xiàn)的圖案為“海底怪圈”,難道這怪圈也是由天外來客所為嗎?
這一發(fā)現(xiàn)在一些人中掀起巨大波瀾,有幾位愛好大自然探索的人組成了一個團隊,并邀請日本NHK電視臺一個攝制組參加,專門研究這些怪圈。通過一次次水下攝影與探索,怪圈的形成讓他們既驚奇又感嘆不已。
原來“海底怪圈”并非外星生命的作品,它是由一種河豚魚所為。然而最初有隊員將這一發(fā)現(xiàn)說出來時,幾乎沒有多少人相信這是事實,因為這種魚是被當?shù)厝朔Q作“袖珍”河豚魚的,它們的身長僅僅幾英寸。當確定海底怪圈就是袖珍河豚魚的杰作時,人們又對河豚魚的動機開始研究。
后來終于明白,河豚魚是為了愛情:有了這些圓圈后,就等同筑出了一個愛巢,由于雄性河豚魚成了“有房一族”,雌性河豚魚也就會欣然而來與之結(jié)為伴侶。由于構(gòu)成圓圈的是一些深深的凹槽,當雌性河豚魚與雄性河豚魚共度“蜜月”后,就會將卵排在這個圓圈的中心。圖案中的凸起脊線與深的凹槽會成為洋流中的一個自然緩沖區(qū),它們愛的結(jié)晶就有了很好庇護之地與成長場所。
這些圓圈直徑約6英尺、深約0.5英尺,可河豚魚并沒有腳,它們又是用什么“挖”出來的呢?原來它們的“工具”就是它們的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個圓圈的形成往往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而且小小的河豚魚每天都要夜以繼日不知疲倦用它們的鰭重復(fù)一個動作——繞圈游動著在沙地上劃凹槽。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愛總能讓人魂牽夢繞,生死相許,但愛從來都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宇宙間因為有了愛,就有了許多震撼人心的愛的奇跡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
薇拉拉摘自: 《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