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小學(xué)時的語文老師。
初相識,我們叫她“張老師”,一段時間后我們叫她“張董”,因為她講課時上天入地,談古論今,像無所不懂。她知道后,笑瞇瞇地說:“別叫我張‘董,叫我張‘總——我的目標(biāo)是:凡不好好學(xué)習(xí)的,手打腫,腿打腫,屁股也打腫?!彼目谔枺簺]有懲戒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
剁、揪、拍,這是她的三種“獨門酷刑”。
剁,是用木梳脊敲你的腦袋,響聲脆且微疼,美其名曰“聲音慢、快反思”;揪,是揪腰部,又麻又酸癢,她說這叫“被青春撞了腰”;拍,就是讓你撅起臀部,她用教鞭輕打一下,她稱其為“教育復(fù)古之美”。
可惜,從師三年,我們沒誰被她打腫過,所以她是一位名不副實的“張總”。
一天,她在黑板一角寫通知,明天檢查背書,過關(guān)者有神秘小禮物。又說:數(shù)量有限,僅6份。
第二天一上語文課,我的老天呀,森林般的手舉起,踴躍的場面前所未有。她說:“我太感動了,你們對語文如此熱情?!比缓螅_始點人背書了,點的大多是平日背書的“困難戶”。
背完了,她從口袋里掏出獎品:“這是親戚從比利時帶回來的巧克力,我減肥,放在家里對我來說是誘惑也是折磨,你們代替我吃吧。”
她把巧克力遞給那6個過關(guān)者。“張總,我不怕胖!”“張總,我愿意效勞!”“張總,把長胖的機會留給我嘛!”班內(nèi)一片歡呼聲。
于是,那段時間大家背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可是,她卻不再提檢查背書的事,許是忘了。我們旁敲側(cè)擊地提醒:“張總,是不是該檢查背書了?”她忙說:“對對對,最近太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然后不了了之。我們猜想,她要么是逗我們玩的,隨口那么一說,要么就是巧克力已送人了,于是大家就淡忘了這事。
突然有一天上課,她宣布檢查背書。有的人從容不迫地過關(guān)了,有的人磕磕巴巴如同碟機卡碟,有的人面紅耳赤地站起來開不了口……抽查完了,全班17人過關(guān)。
“語文科代表,去我辦公室把桌上的兩盒巧克力拿來?!彼愿赖?。
“啊——”同學(xué)們異口同聲地發(fā)出這個簡單的音節(jié),其中有驚喜、有慶幸、有后悔,也有懊惱。巧克力拿來了,她邊拆包邊平靜地說:“過關(guān)的每人兩塊巧克力。生活告訴我們,勤奮踏實的人永遠不會吃虧?!?/p>
班里很靜,靜得似乎連空氣都在思索她的話。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畢業(yè)的時候到了,那天我們明明看見眼淚在她眼中打著滾兒,我們也都哭了,可她卻說:“哭什么,沒有離別哪有下一次的相聚?!?/p>
第二天,她送考,穿著喜慶的大紅連衣裙,燦爛地笑著揮著手,對我們每個人說:“運氣年年有,今年特別旺?!蔽覀儠牡匦α恕@是每年我們班語文考試年級第一的“秘訣”,也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法寶。
“張總”,是我遇見的第一個用快樂來溝通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