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林 陳開運
【摘 要】本文總結了埃達克巖研究的進展,論述了埃達克巖的提出和原始定義,埃達克巖的分類和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產生的原因,埃達克巖的成因和成因機制以及埃達克巖與金屬礦產成礦作用的關系。最后提出了當前研究未解決的問題,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埃達克巖;地球化學;特征;成因;成礦
Kay在美國阿留申群島中的Adak島發(fā)現了顯生宙的板片熔融事件((Kay,1978))和島弧火山巖組合, 但當時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Defant(Defant等,1990)將這種巖石組合稱為埃達克巖(adakite),埃達克巖的概念提出以后引起了國際上同行的廣泛關注。Defant 等厘定出這種新的火成巖——埃達克巖,最先在美國阿留申群島中的埃達克(Adak)島發(fā)現這種巖石(Kay,1978)。與絕大多數來自于地幔楔(受俯沖大洋板片流體交代過) 的火山弧火成巖不同,Defant等提出的埃達克巖,是指形成于火山弧環(huán)境、由俯沖的年輕(<25M a) 大洋板片熔融所形成的火成巖。在Defant等的原始定義中,埃達克巖具有如下特征:巖石類型為中酸性鈣堿性巖石,缺失基性端員,巖石組合為島弧安山巖、英安巖、鈉質流紋巖及相應的侵入巖;主要礦物組合為斜長石+ 角閃石±黑云母±輝石±不透明礦物;SiO2≥56%,Al2O3≥15%,MgO 通常< 3% (很少> 6% );與正常的島弧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相比,低重稀土元素和Y (如Y≤18×10-6?g/g, Yb ≤1.9×10-6?g/g ),高Sr (大多數> 400×10-6?g/g),高場強元素(HFSEs) 含量相似(王強等,2001)。
近十幾年來,埃達克巖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遠遠超出對埃達克巖本身的研究,與陸殼的生長、演化,地球動力學過程以及成礦作用等基礎地質問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根據埃達克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推斷的巖漿起源條件,結合俯沖帶巖石圈物質結構、熱結構及構造巖漿演化,埃達克巖可能起源于板塊俯沖的初始階段。因此,埃達克巖概念的提出與研究可能具有與蛇綠巖同等重要的意義(羅照華等,2002)。
1. 埃達克巖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1.1埃達克巖的定義
Defant等(Defant等,1990)定義的埃達克巖是與年輕的大洋巖石圈俯沖作用有關的、地球化學特征比較特殊的島弧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以英安巖最常見) 或英云閃長巖和奧長花崗巖, 其化學成分與太古代高-Al奧長花崗巖-英云閃長巖-英安巖(高- AlTTD/TTG)很類似, 突出的特征為較低的Yb (≤1.9?g/g)和Y (≤18L?g/g) 含量和高的Sr/Y 比值(>20-40)。當時這種巖石只在一些新生代島弧火山巖中發(fā)現, 因其首先發(fā)現于阿留申群島的Adak 島上(Kay, 1978) , 故Defant和Drummond (1990) 將這種特殊的新生代島弧高-AlTTD命名為adakite (埃達克巖)。巖石類型為中酸性鈣堿性巖石, 缺失基性端員,巖石組合為島弧安山巖、英安巖、鈉質流紋巖及相應的侵入巖;主要礦物組合為斜長石+ 角閃石±黑云母±輝石±不透明礦物。這樣,埃達克巖從一開始命名就與構造環(huán)境掛上了鉤。Defant等(Defant等,1990)和Drummond等(Drummond等,1996)堅持認為,只有島弧環(huán)境下俯沖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才是埃達克巖。因此,許多人將埃達克巖的定義理解為形成于島弧環(huán)境的高鋁高鍶而貧重稀土的一種特殊類型的中酸性巖漿巖可見埃達克巖不是指的某一種具體的巖石,而是具有特定地球化學性質的一套中酸性火成巖組合的術語(陳斌等,2002;葛小月等,2002;錢青等,2002)。張旗等(張旗等,2003)則認為巖石命名是一種描述性的表述,不應當與其成因及其形成的構造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把巖石定名與構造環(huán)境捆綁在一起的作法是不合適的(張旗等,2003),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一種巖石固定只形成在一種構造環(huán)境。當然,在一種新的巖石剛剛出現的時候,為了解釋其成因,往往把它與某種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例如埃達克巖的例子。其實,早在1978年Kay(Kay,1978) 就發(fā)現了 (Adak)島的火山巖具有獨特的地球化學特征,并認為可能與消減板片的熔融有關,但是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而當12年后Defant(Defant等,1990)重提這個問題,并根據新的地質和地球物理證據給予了恰當而令人信服的解釋之后,才使埃達克巖在短期內風靡全球(張旗等,2003)。在1990年Defant的文章發(fā)表之后,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新的實例不斷補充,人們的認識不斷的深化,對原先的定義進行修正和補充,埃達克巖的概念不斷地被擴展,“擴大化”是必然的,是科學發(fā)展和進步的表現?!盎氐桨__克巖原始定義上去”的提法并不合適,我們不應當局限于早先的認識,連一直堅持埃達克巖只形成在島弧環(huán)境的Defant(Defant等,1990)也不再堅持了(Defant等,2002;Defant,2002), 他認為,埃達克巖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術語,指的是具有埃達克巖地球化學特征的那些巖石,而沒有特定的構造含義。也就是說“埃達克質巖”的含義更廣,包含了所有具有上述地球化學特征但可能形成不同構造背景并有不同成因的巖漿巖,甚至包括了經典的“埃達克巖”(王強等,2008)。因此現在所說的埃達克巖不僅僅是指Defant等(Defant等,1990)提出的產生于那種特殊的構造環(huán)境的巖石,還包括概念擴大化后的具有埃達克巖地球化學特征的那些巖石。
1.2埃達克巖的地球化學特征
1.3 埃達克巖地球化學特征的成因分析
(1)高SiO2高Al2O3??赡芊从沉褫x巖或角閃巖在高壓下的部分熔融(Castillo,2006)。
(2)高HREE底LREE。LREE富集而HREE相對虧損,可能反映其形成的源區(qū)含有石榴石,石榴石優(yōu)先富集HREE,造成埃達克巖的HREE相對虧損(王強等,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