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濮陽 457000)
急性盆腔炎是婦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由于抗生素的不規(guī)范應用以及由此導致的細菌耐藥性的產生,使其治療往往達不到理想效果,且容易復發(fā)。筆者采用頭孢西丁治療急性盆腔炎,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婦科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門診急性盆腔炎患者120例,均符合200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薦的盆腔炎性疾病診斷標準的最低標準:宮頸舉痛或子宮壓痛或附件區(qū)壓痛;附加標準:體溫超過38.3℃;宮頸或陰道異常黏液膿性分泌物;陰道分泌物0.9%氯化鈉溶液涂片見到大量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應蛋白升高;特異標準:子宮內膜活檢組織學證實子宮內膜炎;引導超生活磁共振價差顯示輸卵管增粗,輸卵管積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積液,輸卵管卵巢腫塊,以及腹腔鏡檢查發(fā)現(xiàn)盆腔炎疾病征象。均因急性下腹疼痛就診,部分伴有發(fā)熱,畏寒、惡心、嘔吐及陰道膿性分泌物和出血。排除近1周接受其他抗菌藥物,妊娠期、哺乳期及對頭孢菌素過敏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治療組予以頭孢西丁鈉(哈爾濱制藥總廠,批號為B201006311)3.0 g,靜脈滴注,每12 h 1次;對照組予以頭孢唑肟鈉(哈爾濱制藥總廠,批號為1009314)3.0 g,靜脈滴注,每12 h 1次,甲硝唑液(河南太龍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為1080411)0.5 g,靜脈滴注,每12 h 1次。療程均為7 d,用藥后復查血象,進行陰道分泌物及婦科檢查。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費用。
治愈:治療1個療程后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體溫正常,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不高于10×109/L;宮頸管分泌物正常;B超盆腔包塊消失;顯效:體征明顯減輕,下腹局部有輕壓痛;體溫正常,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不高于10×109/L,宮頸管分泌物正常;B超盆腔無包塊或明顯減少;無效:癥狀、體征無好轉或加重。以治愈+有效合計為總有效。
應用SPSS軟件,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和表3。治療組共有不良反應4例,其中惡心嘔吐1例、皮疹3例;對照組共有不良反應12例,其中惡心嘔吐8例、皮疹4例。通過對癥處理,癥狀均消失。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5.71%和24.00%,對照組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
表2 兩組療效比較[例(%)]
婦科急性盆腔炎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時徹底治療,可導致不孕、輸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疼痛以及炎癥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殖健康。盆腔炎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輸卵管炎或膿腫、輸卵管卵巢炎或膿腫、盆腔結締組織炎、盆腔膿腫或盆腔腹膜炎,常見的病原體有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菌,脆弱擬桿菌、消化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厭氧菌以及沙眼衣原體、解脲衣原體和病毒等。盆腔炎癥大多數(shù)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故應采用能覆蓋常見需氧和厭氧病原菌的抗菌藥物。
表3 兩組治療費用比較
頭孢西丁為頭霉素類,抗菌譜相當于第2代頭孢菌素,且有抗厭氧菌作用,對酶穩(wěn)定性強,臨床上主要用于耐藥菌引起的院內感染或合并厭氧菌的混合感染[1]。因藥物敏感性試驗檢查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急性盆腔炎治療原則為在獲得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前或無細菌培養(yǎng)條件時,根據(jù)經驗選擇抗生素是合理的[2]。本試驗運用頭孢西丁治療急性盆腔炎的療效與對照組接近,但治療費用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在取得相同療效的情況下,治療成本低、不良反應少的方案為最佳選擇,因此頭孢西丁用于急性盆腔炎療效肯定,且較科學、合理。
[1]張華蕓,王穎琳,張 雷,等.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應用調查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1,33(22):1898.
[2]田永杰.湯春生急慢性盆腔炎的藥物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9):524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