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任得余,南建輝
(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部,杭州 310015)
軸承套圈外圓或內(nèi)溝(滾道)磨加工(非貫穿無心磨)中,目前多采用普通浮動支承來承受套圈在磨加工中所受的徑向力,浮動支承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其中,支承座與支承頭通過銷釘連接。該浮動支承結(jié)構(gòu)簡單,但存在以下缺點:
(1)當磨削力過大或套圈原始圓度誤差較大時,磨加工中非常容易發(fā)生套圈變形,套圈原始形變修正能力差。
1—支承座;2—銷釘;3—支承頭
(2)只能使用一個支承頭,與套圈接觸面較小,導致套圈加工精度不高。
為解決現(xiàn)用浮動支承存在的缺點,設計了彈性浮動支承,其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支承結(jié)構(gòu)由支承座、彈性浮動塊銷釘、彈性浮動塊、2個支承頭和2個支承頭銷釘組成。支承座固定在磨床夾具上,支承座與彈性浮動塊通過彈性浮動塊銷釘連接;彈性浮動塊以彈性浮動塊銷釘為中心,相對支承座可以調(diào)整一定的旋轉(zhuǎn)角度。支承頭從上往下放入彈性浮動塊上的支承頭孔,然后通過支承頭銷釘與彈性浮動塊連接;支承頭以支承頭銷釘為中心,相對彈性浮動塊可以調(diào)整一定的旋轉(zhuǎn)角度,支承頭上設有硬質(zhì)合金塊,并采用銅焊接。彈性浮動塊上的2個支承頭增大了與加工套圈的包絡面;彈性浮動塊上對稱設置有2個缺口,缺口為長方形+圓弧組合,當磨削力過大時,彈性浮動塊中的缺口可增加彈性,起一定的緩沖作用,可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1—支承座;2—彈性浮動塊銷釘;3—彈性浮動塊;4—支承頭;5—支承頭銷釘
彈性浮動支承利用磨削過程中浮動支承具有的彈性緩沖作用,減少磨削過程中套圈的彈性變形,避免套圈毛坯圓度誤差較大時引起套圈的磨削變形。套圈磨削時受力[1]情況如圖3所示,所受徑向力(不考慮套圈偏心引起的力)為
圖3 套圈磨削受力示意圖
G=F左cosα+F右cosβ,
(1)
F磨=F左sinα-F右sinβ,
(2)
套圈磨削過程中,假定F磨不變,套圈重力基本保持不變。采用的浮動支承具有2個支承頭,減少了單個支承的磨損,提高了支承的使用壽命;當套圈的圓度誤差較大時,F(xiàn)磨增大,這時,彈性浮動塊安裝支承頭的部位相對于彈性浮動塊彈性缺口或圓弧產(chǎn)生彈性變形(圖4),起到彈性緩沖的作用,套圈在磨削過程中不會產(chǎn)生變形。
圖4 套圈磨削過程彈性浮動支承狀態(tài)
彈性浮動支承的支承面采用與工件外徑曲率相同的硬質(zhì)合金材料,使工件在加工時水平方向的支承由原來的4個面接觸變?yōu)?個面接觸,有效地增加了套圈的接觸面積,并且消除了由于支承引起的工件表面波紋;由于彈性浮動頭可繞軸作一定的回轉(zhuǎn),能保證支承與工件之間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從而獲得了高質(zhì)量的加工表面,也方便操作人員調(diào)整。
除彈性浮動支承塊外,其余部件均與現(xiàn)用支承相同,彈性浮動支承塊材料采用65Mn,并進行調(diào)質(zhì)處理,彈性缺口的深度由加工套圈的大小和磨削力決定。對薄系列產(chǎn)品可采用以大圓弧代替彈性缺口(圖5)。
圖5 大圓弧浮動支承塊
在3MZ2150外圓磨床上磨削N1036外圈外徑面,在支承位置角、偏心量和磨削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各加工5件工件,對比采用傳統(tǒng)浮動支承和彈性浮動支承后工件的圓度,結(jié)果見表1。
表1 采用不同浮動支承后工件圓度對比 μm
由表1可以看出,在同等條件下,彈性浮動支承能有效改善工件圓度,特別是對重系列和薄系列產(chǎn)品效果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