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浪
(廣西桂林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按需健康教育在產后訪視中的應用
趙海浪
(廣西桂林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目的在產后訪視中實施按需健康教育,滿足產婦產后的健康需求,促進母嬰健康。方法選擇2011年7~12月300例產后訪視的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法,觀察組在產婦出院前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產后訪視時按需進行健康教育,觀察兩組產后訪視健康教育效果。結果觀察組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89.67%,產婦掌握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和技能“好”為76.67%,產婦對產后訪視的滿意率為97.33%,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結論按需健康教育能較好地滿足產婦的個體健康需求,提高純母乳喂養(yǎng)率,促進產婦掌握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產后訪視滿意率。
按需健康教育 產后訪視 母嬰保健
產后訪視關系到產婦康復、嬰兒健康和母乳喂養(yǎng)成功[1],產后健康教育是產后訪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產婦產后不再單純滿足于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法,她們迫切希望得到母嬰保健的健康教育,平安、健康地度過產褥期。為滿足產婦產后的健康教育需求,我院保健部社區(qū)中心將按需健康教育方法應用于產后訪視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7~12月在我院產科分娩出院的產婦300例。入選條件:(1)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能進行語言溝通;(2)產后休養(yǎng)地在我院保健部社區(qū)中心訪視范圍;(3)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兩組產婦年齡、文化程度、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法 按照國家衛(wèi)生部印發(fā)的《國家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規(guī)范(2011年版)》要求,產后訪視人員在產婦出院后3~7d內、新生兒滿28d、產后42d,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健康檢查的同時,進行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護理、產褥期保健等健康教育。
1.2.2 觀察組采用按需健康教育方法
1.2.2.1 產婦出院前,發(fā)給《母嬰健康教育需求表》,該表由研究者參照有關教材[2-4],結合產后訪視中產婦咨詢較多的問題、請教產科和新生兒科專家,將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護理、產褥期保健等健康教育內容系統(tǒng)地歸納整理而成。共有20項健康教育內容,每項內容有四個選擇:“非常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工作人員解釋調查目的和填寫方法,產婦根據需求在相應的選項上劃“√”,未列入的其他需求可具體填寫。工作人員將《母嬰健康教育需求表》轉給保健部社區(qū)中心訪視人員。
1.2.2.2 訪視前,訪視人員認真閱讀《母嬰健康教育需求表》,根據產婦的健康教育需求,認真做好知識宣教和技能指導的準備工作,如溫習相關知識、準備相關文字資料或圖片等。訪視時,根據產婦《母嬰健康教育需求表》上選擇的“極需要”、“需要”、“一般”順序逐項講解或示范,口說手教,必要時請產婦或家屬復述或示范,直至產婦或家屬了解或掌握相關知識,產婦簽字確認。
1.3 評價方法 兩組產婦產后42d在醫(yī)院保健部社區(qū)中心隨訪時進行問卷調查,工作人員解釋填寫方法,由產婦自行填寫。問卷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母乳喂養(yǎng)情況、產婦掌握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和技能情況、對產后訪視滿意情況。其中,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和技能為20道選擇題,評分標準:不了解0分、稍有了解1分、比較了解3分、了解5分,總分<60分為“差”,60~79分為“較好”,≥80分為“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1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母乳喂養(yǎng)情況比較 例(%)
表2 兩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比較 例(%)
表3 兩組產婦對產后訪視滿意率比較 例(%)
3.1 產褥期的婦女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母嬰保健知識和技能學習的過程,她們迫切需要取得相關母嬰保健信息。在對照組傳統(tǒng)的產后訪視健康教育活動中,產后訪視人員與產婦的關系是主動-被動模式,產后訪視人員處于主動的主導地位,產婦處于從屬的被動地位,健康教育由產后訪視人員掌握,隨意性大,往往是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觀察組采用按需健康教育方法,產后訪視人員與產婦的關系是指導-合作、共同參與模式,雙方都具有主動性,雙方共同參與健康教育的決策和實施,產后訪視人員以產婦健康教育需求為導向,根據產婦需求,針對性地提供人文化、個體化的健康教育,較大程度地滿足了產婦的健康需求,調動和發(fā)揮了產婦的主動性,提高了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依從性,提高了純母乳喂養(yǎng)率,促進了產婦掌握母嬰保健知識和技能,達到了較好的產后訪視健康教育效果。
3.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改變,產婦及家屬對母嬰健康有了更高的期望,對產后訪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資料顯示[1]:不同地區(qū)產婦對產后訪視的滿意率差異較大,北京產后訪視滿意率為74.3%,上海產后訪視滿意率為85%,福州產后訪視滿意率為33.6%。觀察組在調查產婦需求時,除基本的母嬰保健知識外,增加了產后角色轉變、心理調試、盆底肌功能鍛煉、性保健、新生兒撫觸、新生兒個性行為應對、預防意外傷害等新知識,滿足了新時期不同層次產婦的健康教育需求,產后訪視滿意率達97.33%。
3.3 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是醫(yī)療資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職責、服務理念和模式需適應社會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產婦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在不斷改變,如何發(fā)揮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的優(yōu)勢,不斷改進服務方法,為產婦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更多、更滿意的母嬰保健健康教育,是社區(qū)醫(yī)務工作者不斷探討的課題。
[1]張穎.產后訪視現狀及展望[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6):2327-2328.
[2]施榕.社區(qū)預防與保?。跰].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240-242.
[3]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65-73.
[4]鞏玉秀,鄭修霞,姚嵐.社區(qū)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88-100.
Health education on demand Postpartum visit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趙海浪(1964-),女,廣西,本科,主管護師,從事社區(qū)保健工作
R473.71
B
1002-6975(2013)06-0555-03
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