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英
職業(yè)院校肩負培養(yǎng)有關電工電子專也人才的重任。而學生能否很好的掌握電子電工專業(yè)的基本技能,能否為今后走上社會從事電子電工行業(yè)也起著鋪墊的作用。是職業(yè)院校教師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技能是否學的熟練,實訓的質量是否高質量,指導教師都是起著關鍵作用。所以,構建一支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技能訓練的“一體化”新型師資就顯得尤為迫切。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我們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要非常的熟練。如此才能夠在實訓工作當中······
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職教育最重要和最顯著的特征。加強對中職教育實踐教學的研究,有助于中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既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ffdd那么,要想在實訓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熟悉器材的操作,規(guī)范工藝為基本
電子電工的學生,是以工科為基本的學生,所以,這要求學生在參加工作后能夠熟練的操作有關方面的各種儀器。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校學到的能發(fā)揮到工作當中來。所以,作為一名對學生負責的教師,應該讓學生學到該學的知識。所以,實訓的時候,就要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設備和儀器,特別是被廣泛應用的儀器更應作為主要的培訓。當然,學校也應該在這方面提供一些相同作用、不同結構類型的儀器,便于學生認識,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器材的種類和作用
二、基本技能訓練
基本技能訓練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掌握勝任職業(yè)崗位(群)的基本能力所必需的基本經(jīng)驗技術和動作技能的一種實訓教學形式?;炯寄苁菍W生完成綜合技能訓練如項目設計和從事專業(yè)工作所必需的基礎性技能。如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電工、電子元器件測試與焊接、模電、數(shù)電、單片機應用、電子電路設計等。一般而言,以一定理論技術為基礎的幾項整合的基本技能就構成專業(yè)技能。基本技能訓練的具體內容因專業(yè)不同而有所差別。
而項目設計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一門(或幾門)課程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具有一定綜合性問題的實踐教學形式,每一項目的完成要求至少有一項成果輸出(可以是一項制作、一個設計、一件作品或產品、一項服務或一個策劃等)。項目設計一般安排在相關專業(yè)課程教學結束后(或即將結束時)。項目設計的具體任務因課程的需求而異,一般包括四部分:①進行設計或計算;②繪圖和編制工藝文件;③編寫說明書——說明設計思想、依據(jù),分析給定條件,評比不同的方案和作技術——經(jīng)濟效果論證;④輸出成果
三、 實訓教學應注意的方法
教師在實訓培訓的時候,也應該更加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學起來更加的事半功倍,學生記得也深刻,學起來輕松。有些教師沒把握好方法,學生學起來吃力,事倍功半,學起來非常乏味,枯燥。所以教師在課題講解和示范的基礎上,實操訓練正常開展的情況下,其教學指導方法可參考以下方法:
1、集體指導法:教師對全班或全組的學生,通過針對實訓,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研究進行指導。解決實訓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因為一般出現(xiàn)的問題都是學生薄弱的地方,只有通過這種針對性的解決,學生才會更加的有印象。集體指導過程中,要采用鼓勵和引導為主,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肯定和表揚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
2、個體指導法:是指在實訓過程中教師針對每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技巧過程中出現(xiàn)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平常的實踐和學習當中,能夠敏銳的發(fā)現(xiàn)各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jù)實際情況指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督促學生學習和改進。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在薄弱的方面突破,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和表揚為主,讓他們學習起來更加充滿自信
3、直觀演示法。學生剛來到電工實訓場所,對所接觸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好奇,都想動手試一試。此時,指導教師要抓住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在教學中采用直觀演示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授觸電急救方法和各種電工安全工具、儀表的使用等內容時,指導教師應邊講解邊演示,力求對每一種急救方法和每一種工具、儀表的使用方法熟練地做出正確、完整、規(guī)范的直觀演示,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在演示的過程中,對于簡單的操作,指導教師只需要演示一遍,對于復雜操作,應該示范兩到三遍,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示范動作的速度應與學生的思維速度同步。
在教師演示結束后,還可采取個別學生模仿演示,多數(shù)學生觀摩的形式,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過程。當學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現(xiàn)錯誤時,指導教師要糾正錯誤,并提出注意事項。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指導教師還可使用電化教學或多媒體課件教學。
4、項目教學法。所謂項目教學法,通俗地說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個人或小組協(xié)作方式,在特定的時間內,由學生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
指導教師事先把所有實訓內容分成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分為若干個實訓單元(即由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構成的項目),每個單元就是一個實訓項目,項目安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同時詳細地制定出各項目的目標、考核標準和考核方式,以實訓任務書的形式打印成冊,分發(fā)給學生(實訓結束后收回)。每次實訓課開始時,指導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個實訓項目,并簡短地對該實訓項目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提出對該實訓項目的目標和要求。
(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