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哲 皮艷慧 陳思錠
1.中國石油規(guī)劃總院,北京 100083;
2.西南石油大學(xué)油氣藏地質(zhì)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500
Selexol脫碳工藝因其吸碳率高、處理量大、環(huán)保、能耗低及可基本實現(xiàn)100%CO2的回收利用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天然氣凈化工業(yè)中最有前途的物理溶劑脫碳法。國外很早就開始研究Selexol脫碳工藝,已有多套成熟的工業(yè)應(yīng)用裝置。目前,國內(nèi)有報道的Selexol脫碳工藝裝置全部應(yīng)用于合成氣的凈化處理,天然氣脫碳處理方面的應(yīng)用研究尚處起步階段,還沒有成功應(yīng)用的工業(yè)化裝置。
研究Selexol脫碳工藝用于天然氣脫碳的參數(shù)優(yōu)化與適應(yīng)性,對降低脫碳處理裝置的能耗和成本,實現(xiàn)國內(nèi)高含碳氣藏的高效、節(jié)能開發(fā),保證生產(chǎn)及運行的穩(wěn)定性有重要意義。
Selexol脫碳工藝是一種物理溶劑脫碳法,所用溶劑為非極性物質(zhì)聚乙二醇二甲醚,分子式為CH3O-(C2H4O)n-CH3(n=3~8)。 聚乙二醇二甲醚的主要性質(zhì)指標[1]見表 1。
表1 聚乙二醇二甲醚的主要性質(zhì)指標
聚乙二醇二甲醚是一種高效的物理吸收脫碳溶劑,易溶于水,無臭味、無毒,容易被其它生物降解[2-3],因此即使發(fā)生“跑液”事故,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溶劑本身分子端羥基減少了,所以在低溫下(-5~5℃)黏度很小,溶液消泡快,操作方便;蒸汽壓低,溶劑損失量很少;氯化物含量低,對設(shè)備的腐蝕性較?。谎b置材料可全部采用碳鋼,成本低,易國產(chǎn)化[4]。
Selexol脫碳工藝包括吸收及溶劑再生兩個過程。從物理溶劑脫碳原理可知,高壓、低溫有利于吸收過程;反之,低壓、高溫利于溶液再生。典型的閃蒸再生流程見圖1。
圖1 Selexol 脫碳工藝閃蒸再生
選用美國德克薩斯州北方天然氣公司Mitchell工廠的典型高含碳原料氣,對Selexol脫碳工藝關(guān)鍵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該廠原料氣處理量300×104m3/d,氣質(zhì)組成見表2。
表2 原料氣組成
與其它物理溶劑脫碳法相似,在Selexol脫碳工藝的吸收脫碳環(huán)節(jié),原料氣的進塔溫度越低,壓力越高,脫碳效果越佳。通常,在入塔前設(shè)置氣-氣換熱器,用外輸凈化氣冷卻原料氣,降低工藝能耗的同時保證商品天然氣的要求。
原料氣壓力對脫碳效果影響很小,保持高于吸收塔塔底壓力即可。當(dāng)原料氣進料壓力增加幅度較大(10 MPa)時,再生貧液壓力會相應(yīng)升高,因此能完全保證再生貧液進塔。
一般來說,貧液循環(huán)量和貧液注入溫度是影響吸收器原料氣凈化程度的關(guān)鍵參數(shù)。
2.1.1 貧液循環(huán)量
貧液循環(huán)量是決定工藝裝置運行費用的主要因素,圖2曲線表明,在較廣的CO2組分含量范圍內(nèi),Selexol溶劑的適應(yīng)能力很強;而基于化學(xué)當(dāng)量關(guān)系的醇胺溶劑則需要成比例增大循環(huán)量,這必然會大大增加能耗。
圖2 CO2氣體濃度與溶劑循環(huán)量的關(guān)系
設(shè)原料氣入塔溫度5℃,壓力6 200 kPa;Selexol溶劑入塔溫度-5℃,壓力6 000 kPa;吸收塔理論塔板數(shù)取16。Selexol溶劑不同流量對應(yīng)的凈化氣中CO2含量見圖3。
從圖3可以看出,Selexol溶劑流量從500 m3/h增加到950 m3/h時,凈化氣中CO2含量從3.79%降低到0.15%。以流量750 m3/h為分界點,其后曲線斜率逐漸減小,變化趨勢越來越平緩,建議注入Selexol溶劑流量為750 m3/h左右。
2.1.2 貧液注入溫度
原料氣入塔溫度5℃,壓力6 200 kPa;Selexol溶劑流量750 m3/h,壓力6 000 kPa;吸收塔理論塔板數(shù)取16。不同入塔溫度對應(yīng)的凈化氣中的CO2含量見表3。
圖3 吸收劑流量對凈化氣中CO2含量的影響
表3 不同入塔溫度對應(yīng)的凈化氣中CO2含量
從表3可以看出,Selexol溶劑入塔溫度從-10℃升高到-4℃時,凈化氣中CO2含量從0.43%增加到2.37%。因此,再生貧液注入溫度越低,凈化氣中CO2含量越低,考慮到溶劑本身的凝固點特性,理論上不能低于-22℃,實際運行中建議最低注入溫度為-18℃[5]。
2.1.3 參數(shù)優(yōu)化結(jié)果
Selexol溶劑吸收脫碳規(guī)律為:凈化氣中CO2體積分數(shù)隨裝置進料氣溫度的升高、壓力的降低、貧液注入量的減少以及貧液注入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貧液注入溫度對脫碳效果影響最大。得出結(jié)論:入塔前氣-氣換熱后溫度最佳為-5~5℃;貧液注入量選750 m3/h較佳,注入溫度越低越佳,實際運行中最低注入溫度為-18℃。
Selexol脫碳工藝通過不同壓力等級的閃蒸罐來實現(xiàn)貧液再生。壓力越低,CO2從富液解析的效果越好,低壓值對Selexol工藝脫碳效果的影響最大。
美國德克薩斯州北方天然氣公司Mitchell工廠、Lone Star天然氣公司Pikes Peak工廠以及Exxon Mobil公司的三級閃蒸壓力見表4。
綜合國外成熟的Selexol脫碳工藝,初定高壓2 000 kPa、中壓500kPa來研究低(負)壓值,研究結(jié)果見圖4。
表4 閃蒸再生高、中、低壓力
圖4 低(負)壓值對脫碳效果的影響
壓力從30 kPa變化到100 kPa時,再生后貧液濃度差距不大,但對凈化氣中CO2含量影響很大。當(dāng)壓力<60 kPa時,凈化氣中CO2才能滿足商品氣質(zhì)要求,因此,推薦低(負)壓閃蒸壓力取50 kPa以下。表5~7分別是低壓為30、40、50 kPa時的工藝參數(shù)指標。
表5 30 kPa時的參數(shù)指標
表6 40 kPa時的參數(shù)指標
表7 50 kPa時的參數(shù)指標
綜合比較表5~7中的指標可以看出:
a)不同低壓值下,高壓2 400 kPa時,能耗最低;中壓為500 kPa時,貧液回注壓力最高,脫碳效果最好。
b)滿足商品天然氣要求的前提下,表7中低壓50 kPa時的能耗低于另外兩組。
Selexol脫碳工藝用于天然氣脫碳處理時,CO2含量、貧液含水量以及烴組分含量對脫碳效果以及所需能耗影響很大。
理論上,原料氣中CO2含量的增加,可以通過增大貧液循環(huán)量來保證脫碳效果,但相應(yīng)的工藝能耗也要增加。如果能耗巨幅增加,即使保證了產(chǎn)品天然氣的氣質(zhì)要求,也無法體現(xiàn)Selexol脫碳工藝的低能耗優(yōu)勢,無疑會影響到工藝的經(jīng)濟性與選用原則。表8為CO2含量分別為 20%、30%、40%、50%、60%及 65%的原料氣采用Selexol脫碳工藝的相關(guān)技術(shù)指標。
表8 不同CO2含量下的技術(shù)指標
從表8可以看出,原料氣中CO2含量從60%變化到65%時,產(chǎn)品氣中CO2(5.33%)不再滿足商品氣質(zhì)要求,同時能耗劇增(超過3 000 kW)。為了滿足氣質(zhì)要求,可以進一步增加貧液注入量,但又必然大幅增加工藝能耗。因此,對于CO2含量超過60%的原料氣脫碳處理,Selexol脫碳工藝雖可以使用,但不具有適用性,無法體現(xiàn)低能耗的優(yōu)勢。
Selexol溶劑對重?zé)N的溶解能力很強,使得一部分烴類溶解在貧液中,小部分隨放空氣流失,剩余一部分隨產(chǎn)品氣進入外輸管道,造成較嚴重的烴損失。研究表明,Selexol脫碳工藝應(yīng)用于低含量重?zé)N組分的天然氣脫碳處理,效果更好[6]。
高含 CO2(40%~70%)的天然氣,當(dāng) C2+含量大于 4%時,尤其是C5+含量較高時,物理溶劑吸收CO2的同時也會吸附大量烴組分,增加了烴組分回收和溶劑再生的難度。一般認為,Selexol脫碳工藝非常適用于不含烴組分的合成氣脫碳,用于天然氣脫碳時,要求C4+重?zé)N≤1%(φ)。
在常見的天然氣組分中,Selexol溶劑對H2O的吸收能力比對 CO2的吸收能力高 3個數(shù)量級(800多倍)[7]。因此,H2O對Selexol脫碳工藝的脫碳效果有很大影響。
3.3.1 含水量影響
貧液中含水量的增多會加大貧液循環(huán)量,導(dǎo)致工藝的運行費用大幅增加;含水量過高會大量溶解酸性氣體,使溶液呈酸性,加大對碳鋼質(zhì)管道及設(shè)備的腐蝕,同時酸性氣體不易從溶劑中解析出來,造成溶劑污染;含水量過高容易引起溶劑發(fā)泡;含水量越高,需要開啟脫水的次數(shù)越頻繁,才能維持系統(tǒng)水平衡,增加了工藝運行成本和溶液的損失。
3.3.2 含水量限值
一般來說,當(dāng)天然氣氣質(zhì)很貧、含水量非常少,尤其在聯(lián)合前置貧液冷卻器的條件下,完全不需要對天然氣進行預(yù)脫水處理。否則,多數(shù)情況下,Selexol脫碳工藝進行脫碳處理都要求先進行預(yù)脫水處理,即天然氣采取后置脫碳。
工程實際中,高壓含碳天然氣通常利用其本身高壓,采用低溫分離工藝進行脫水脫烴,脫水脫烴后的天然氣飽和含水量很低,遠低于5%~6%(w)的行業(yè)推薦值,完全符合工藝要求[8-10]。若需提高脫碳效果和溶劑利用率,則可以在閃蒸再生的中壓罐富液后設(shè)置小型的富液脫水裝置,通過加熱蒸汽就可進一步脫水。
a)Selexol脫碳工藝用于高含碳天然氣脫碳處理時,貧液注入溫度對脫碳效果影響最大。工藝關(guān)鍵參數(shù)優(yōu)化結(jié)果:原料氣入塔溫度應(yīng)控制在-5~5℃最佳,貧液注入量推薦750 m3/h,注入溫度越低越佳,實際運行中應(yīng)高于-18℃;閃蒸再生時,最佳三級閃蒸再生的組合壓力條件為 2 400 kPa(高壓)、500 kPa(中壓)、50 kPa(低壓)。
b)Selexol脫碳工藝適用于原料氣中CO2含量在60%以下的高含碳天然氣脫碳處理。當(dāng)原料氣中CO2含量高于60%時,管輸天然氣無法滿足產(chǎn)品氣質(zhì)要求,同時工藝能耗顯著增加。
c)Selexol脫碳工藝要求原料氣中C4+重?zé)N小于1%(φ),同時C2~C4組分含量越低越好。實際運行中,還應(yīng)控制貧液含水量在5%~6%(w)以下。
[1]Johnson J E,Homme A C JR.Selexol Solvents Process Reduces Lean,High-CO2Natural Gas Treating Costs[J].Energy Progress,1984,4(4):241-248.
[2]陳賡良.天然氣配方型脫碳溶劑的開發(fā)與應(yīng)用[J].天然氣與石油,2011,29(2):18-24.Chen Gengliang.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Gas Decarbonization Solvent Formula[J].Natural Gas and Oil,2011,29(2):18-24.
[3]李正西,秦旭東,宋洪強,等.淺談聚乙二醇二甲醚與醇胺的復(fù)配[J].天然氣與石油,2008,26(1):42-45.Li Zhengxi,Qin Xudong,Song Hongqiang,et al.Discussion on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and Alcohol Amine Compound[J].Natural Gas and Oil,2008,26(1):42-45.
[4]李正西,秦旭東,宋洪強,等.聚乙二醇二甲醚的物化性質(zhì)[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6,35(6):436-439.Li Zhengxi,Qin Xudong,Song Hongqiang,et al.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J].Oil and Natural gas Chemical Industry,2006,35(6):436-439.
[5]Burr B,Lyddon L.A Comparison of Physical Solvents for Acid Gas Removal[R].Texas:Bryan research&engineering,INC.Bryan,2008.
[6]Valentine J P.Economics of the Selexol Solvent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J].Petroleum Refining Technology Symposium,1975,5.
[7]葉盛芳,張鴻林,吳永國,等.NHD法脫酸性氣體的工業(yè)應(yīng)用[J].化肥設(shè)計,2001,39(1):42-47.Ye Chengfang,Zhang Honglin,Wu Yongguo,et al.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NHD Method Sour Gas Removal[J].Chemical Fertilizers Design,2001,39(1):42-47.
[8]王開岳.天然氣脫硫脫碳工藝發(fā)展進程的回顧[J].天然氣與石油,2011,29(1):15-21.Wang Kaiyue.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Natural Gas Desulfurization Decarburization Decarburization Technology[J].Natural Gas and Oil,2011,29(1):15-21.
[9]Korens N,Simbeck D R,Wilhelm D J.Process Screening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Gas Treating and Sulfur Removal for Gasification[R].Prepared for U.S.Department of Energy by SFA Pacific,Inc.,Revised Final Report,2002.
[10]Craig N,Schubert,Amold C,et al.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Removal of Carbonyl Sulfide from Acid Gas Containing Same:US 7,857,891 B2[P].201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