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王雪梅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1)
目前,國內外電能表多為傳統(tǒng)感應式電能表,受其結構和原理上的制約,通常存在著穩(wěn)定性差、精度低等缺點;其次,測量指標不夠全面,因而常常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為改善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基于CS5463芯片的電力參數測試儀。該測試儀具有測量精度高、測量指標全面等優(yōu)點,并且具有校準方便、簡單可行的特點。很多人對于CS5463芯片的校準概念模糊,錯誤的校準方法會影響測試儀的測量準確度和穩(wěn)定性;因此,本文在介紹測試儀器總體結構和硬件電路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CS5463芯片需要校準的原因和理論,以及校準流程。在對測試儀進行校準后,各種電力參數的測量準確度和穩(wěn)定性均能夠達到較高指標。
本文所設計的電力參數綜合測試儀,能夠方便地外接用電設施,采集電壓和電流信號,經過處理后得到有效電壓、有效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和功率因數等相關參數的測量值,并直接顯示。該測試儀電壓測量量程為0~250 V,電流量程為0~2 A,測量準確度在0.5%以上。
整個儀器主要由基于CS5463芯片的信號檢測處理電路和基于STM32單片機的顯示控制電路兩部分組成,儀器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CS5463芯片是專門用于電力參數測量的電子芯片,具有方便的片上AC/DC系統(tǒng)校準功能。STM32為16位單片機,它是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ARM系列單片機[1],是用低成本實現高端性能的絕佳選擇。
本儀器電路原理如圖2所示。交流輸入接口為電源輸入端,頻率為50Hz,電壓范圍為0~250V,交流輸出接口外接用電設施。由于電流傳感器轉換精度較高,所以電壓傳感器由大功率電阻和電流傳感器構成,R1和R2為62K/1W大功率電阻,將測量電壓轉換為測量電流,電流傳感器[2]轉換系數為2mA/2mA。電壓和電流信號經過采樣電阻R3和R4后,轉換為采樣電壓。R5、R6、R7和R8為偏置電阻,將采樣電壓轉化為差分信號。R9、R10、C1和 R11、R12、C2分別組成低通抗混迭濾波器,濾掉不需要的高頻信號。由于CS5463芯片瞬時電壓值采樣數越多,有效值計算越精確[3],因此本儀器設定瞬時電壓采樣頻率為4kHz,根據采樣定理,設計該低通抗混迭濾波器截止頻率為2kHz。最后采樣電壓進入CS5463芯片的電壓和電流采樣通道VIN和IIN。利用CS5463芯片內部的A/D轉換器將采樣電壓轉換為數字信號,經過數字濾波,然后對電壓和電流進行有效值和功率計算,得到有關電力參數值,并將結果存儲在CS5463芯片內部寄存器中。
圖2 測試儀電路原理圖
CS5463芯片與STM32單片機之間采用SPI通信[4]。SPI是用于芯片間的一種同步串行通信標準,它采用3或4線制,收發(fā)數據獨立、可同步進行。CS為SPI通信口片選管腳,SCLK為時鐘管腳,SDO為數據輸出口,SDI為數據輸入口,REST為復位管腳,INT為中斷輸出管腳。當測量完成時,CS5463芯片內部狀態(tài)寄存器相關狀態(tài)位置位,如果開通CS5463中斷寄存器,則CS5463芯片的INT管腳置低。因此,STM32單片機可以通過查詢方式或中斷方式獲取測量數據。由于CS5463芯片供電電壓為5 V,STM32單片機供電電壓為3.3 V,所以CS5463芯片向單片機傳送數據時,需要加1 kΩ的限流電阻R13和R14。單片機讀取數據后,將其轉換為實際測量值,并顯示測量結果。本設計使用迪文顯示器,采用USART通信,USART是一個全雙工通用同步/異步串行收發(fā)模塊[5],圖2中TXD和RXD分別為STM32單片機USART串口發(fā)送和接收數據管腳。
采樣信號在CS5463芯片中需要經過放大器、A/D轉換器和濾波器等電子器件。采樣信號中含有噪聲信號,其有效值不為0,同時由于電子器件的溫漂特性[6],CS5463會產生零點漂移現象,形成偏移電壓。采樣信號為模擬信號,經A/D轉換為數字信號,A/D基準電壓采用CS5463芯片內部參考電壓,參考電壓存在一定誤差,同時由于A/D轉換位數為24位,轉換精度有限[7],增益并非理想化,形成增益誤差。
未校準前測量曲線見圖3,曲線1為理想測量曲線,實際值和測量值之間增益系數K1為1。曲線2為實際測量曲線,y3為偏移電壓,K2為增益系數。可以看出,由于偏移電壓的存在和增益系數不為1,造成了實際測量的不準確。因此,校準過程應該先進行偏移校準,使測量曲線起始點為零點,再進行增益校準,否則可能越校越亂。在增益校準過程中,如果標準信號選取數值過大或過小,會造成測量曲線一端數值增益準確度較高,而另一端數值增益準確度較差的后果,因此應選取量程中間值為校準對象。圖4為CS5463校準后曲線圖,可以看出,實際測量曲線和理想曲線已經十分接近,但仍未完全重合,這是因為實際測量誤差和校準誤差無法完全消除,因此實際應用中只能盡量將誤差降至最小。
圖3 CS5463校準前曲線
圖4 CS5463校準后曲線
CS5463有瞬時值測量和交流有效值測量。交流有效值測量過程是采取一定數量的瞬時值,經過有效值公式運算后取平均值。因此,CS5463校準過程包括直流偏移及其增益校準和交流偏移及其增益校準[8]。由于可以開通CS5463自帶的高通濾波器濾掉直流分量,所以只需要進行交流偏移及其增益校準。
CS5463內部含有校準寄存器,只需要寫相關的校準命令字,便可以方便地對其進行校準。交流電壓偏移校準流程如圖5所示。外界不需接任何信號,校準前清空CS5463內部的偏移寄存器,并且設置增益為1,然后依次寫校準時間即CYCLE COUNT寄存器、校準命令字,等待校準完成后,便可讀取數值。多次校準后取平均值,并在下次測量前把該校準值寫入交流偏移寄存器。需要注意的是,寫入CYCLE COUNT寄存器中的數值對校準結果有直接影響,數值越大,校準時間越長,校準越準確[9]。
圖5 電壓偏置校準流程
交流電壓增益校準流程如圖6所示。先接入標準儀表,從測量通道輸入標準信號,將增益值設為1,讀取CS5463測量數值a,同時讀取標準儀表數值b,計算增益系數k1=b∶a,將增益系數寫入增益寄存器,再次進行測量,計算增益系數k2,將比值k2/k1寫入增益寄存器。不斷重復以上操作,不斷減少增益誤差,直到獲得理想效果。
圖6 電壓增益校準流程
在對CS5463電壓通道和電流通道進行校準,消除了交流偏移誤差和增益系數誤差后,需進行實際測量驗證。電壓測量數據見表1,量程為0~250V,測量間隔為20V。電壓絕對誤差δU計算見式(1)。電流測量數據見表2,量程為0~2A,測量間隔為200mA,電流絕對誤差δI計算見式(2)。
式中:U0——標準萬用表測量電壓;
U——測試儀測量電壓。
式中:I0——標準萬用表測量電流;
I——測試儀測量電流
表1 電壓測量數據表
表2 電流測量數據表
通常測試儀表測量誤差要求范圍為±1%,由表中數據可知,校準后本測試儀測量誤差δ遠遠小于±1%,測量準確度已經達到要求。
本文設計了電力參數測試儀,利用該測試儀能實現有效電壓、有效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和功率因數等相關參數的測量。電力測量芯片CS5463測量交流信號時,結果中含有交流偏移誤差和增益誤差,需要進行校準。校準順序為先進行偏移校準,再進行增益校準。校準過程中應該保證足夠長的校準時間和足夠多的校準次數,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經過正確校準后,結果表明由CS5463芯片組成的測試儀穩(wěn)定性好,測量精確度高,可以作為測試儀表使用。
[1]常霞,馬建偉.基于STM32的列車空氣動力學數據采集系統(tǒng)[J].儀器儀表與傳感器,2011(4):45-48.
[2]王化祥,張淑英.傳感器原理與應用[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65-68.
[3]徐曉軍,陳躍東,汪鵬飛,等.基于CS5460A的三相智能電能表的設計[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10(9),25(3):27-30.
[4]朱蕓,樂秀璠,高懸.高精度單相電能測量芯片在電力參數測量中的應用[J]. 電力自動化設備,2004(1),24(1):50-53.
[5]郝云鵬.AVR單片機USART雙機通訊[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8),13(4):60-62.
[6]Scherz P.Practical electronics for inventors[M].蔡聲鎮(zhèn),譯.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05-108.
[7]房莉,陳湘平,鄒正武.A/D、D/A接口轉換精度測試系統(tǒng)[J].儀器儀表與傳感器,2011(5):67-69,85.
[8]周敏奇,張謙.基于CS5460A的智能電力控制系統(tǒng)[J].現代電子技術,2010(312):167-170.
[9]廖曉東.基于CS5460A的非正弦電參量的測量儀表設計與實現[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5(6),2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