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古代大型銅塔和銅塔剎(待續(xù))

        2013-07-11 04:01:22王福諄
        鑄造設備與工藝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寺塔寶塔塔身

        王福諄

        (廣東工業(yè)大學材料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我國現(xiàn)存的古塔,至少有3000座以上,除了少量的風水塔、了望塔外,主要都是佛塔。塔原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所用的建筑物,梵文為“Stupa”,音譯名為“窣堵波”。至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立佛教為國教,下令在他統(tǒng)治下的84000個小邦國中,都要建立寺塔,這就是佛教史上盛贊的“阿育王八萬四千寶塔”,使建塔的風氣達到了高潮。西漢末,佛教經(jīng)西域傳入我國,這種墳冢式的塔,也同時傳到了我國。不過,當時印度北方正是貴霜帝國時期,佛塔已經(jīng)出現(xiàn)貴霜式的多層塔形式,所以,傳入我國的可能已是改進型的佛塔,之后,又和漢朝的樓閣式木構(gòu)建筑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中國風格的多層寶塔。早期中國的寶塔多為四方形木塔,到隋、唐、兩宋時期,佛塔的建造達到空前繁榮的程度,出現(xiàn)大量樓閣式、密檐式以及亭閣式的佛塔,并由木塔為主轉(zhuǎn)為磚塔、石塔為主,同時還出現(xiàn)鐵塔、銅塔和琉璃塔等寶塔。塔的平面也從四方形逐漸演變?yōu)榱切魏桶私切巍kS著佛教在我國的廣泛傳布,塔在全國各地到處開花,因而,在中國保留下來大大小小的古塔,多達數(shù)千座,遠遠超過佛塔發(fā)祥地的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塔的王國[1]。在眾多的寶塔中,極大多數(shù)是磚塔、石塔、磚木結(jié)構(gòu)塔,也有少量木塔和琉璃塔,金屬塔的數(shù)量較少,特別是大型金屬塔就更少了。

        在我國現(xiàn)存的古代大型金屬塔中,大鐵塔多些,共13座(其中4座已殘缺);大銅塔較少,只有4座,都是明代鑄造的,即四川峨眉山圣積寺銅塔、北京萬壽寺鏒金多寶佛銅塔和山西五臺山顯通寺的東、西銅塔。不過,現(xiàn)存的古代中、小型銅塔還較多,有不少小型銅塔是從著名的古塔地宮中出土的,例如: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塔的地宮中,就出土了一座唐代小型銅浮屠(銅塔),通高為53.5cm.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尋塔中,就發(fā)現(xiàn)3座大理國時期的小型金屬塔,其中2座是鎏金銅塔,高為12cm[2].江蘇南京牛首山弘覺寺塔的地宮中,也有一座小型銅塔,高32.7cm[3].等等。至于留存的中型銅塔,例如:太原市山西省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明代佛寺銅塔,高2.1m;貴州貴陽市的觀音寺,則存有一件鑄有上萬小佛像的明代銅塔,高2m[4],還有些重要古代建筑物的屋頂上,也安置有中型銅塔。例如:內(nèi)蒙固陽縣五當召的蘇古沁獨宮屋頂上,就有一件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鑄造的蓮花銅塔,高3m;北京故宮雨花閣屋頂上,也有一件清乾隆四十四年(1769年)鑄造的鎦金銅塔,高3m.等等。當然,我國古代的大銅塔原來還要多一些,可惜,有些大銅塔已被毀,例如:山西五臺山顯通寺內(nèi),原來是有5座明代鑄造的大型銅塔,其中3座卻已被毀,只剩下東、西2座銅塔;廣州市華林寺清代鑄造的阿育王銅塔,重一千五百斤(750kg),在“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丟失;被稱為亞洲三大銅塔之一的“貢唐銅塔”,高13m,是甘肅拉卜楞寺的銅質(zhì)鎏金佛塔,建于1803年,在“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被毀[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青藏地區(qū)布達拉宮、哲蚌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塔爾寺等處,保存的大金塔、大銀塔和大銅塔,數(shù)量不少,但這些塔,實際上是各世達賴喇嘛、班禪喇嘛以及喇嘛教各教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大活佛的靈塔,是用磚、木結(jié)構(gòu)組成的塔,在這些靈塔外面,再用金皮、銀皮或銅皮包裹起來,就成為大金塔、大銀塔和大銅塔,所以,這些塔都不是鑄造的,故就不在本文中敘述了。

        我國現(xiàn)存3000多座大大小小的古代寶塔,不論是木塔、磚塔、石塔、琉璃塔還是金屬塔,也不管是樓閣式塔、密檐式塔、亭閣式塔、花塔還是覆缽式塔,都要在塔身之上設1個頂子,稱作塔剎。塔剎作為塔的最為崇高的部分,冠表全塔,至為重要,不僅在建筑結(jié)構(gòu)上有防漏等實用價值,而且,可收到建筑藝術(shù)處理上的優(yōu)美效果,所以,塔頂就用了佛教中的“剎”字來命名,這對佛教來說,還有更深的含義,不論塔有多高,最后都要用塔剎來結(jié)束,以表示佛法到了極界,塔身所聚集的種種功德,最后也都歸總到最高的剎頂上,塔剎這種升騰向上的動勢,充分表現(xiàn)了佛教徒對佛國的向往[6]。為了取得既美觀又耐用的優(yōu)良效果,多數(shù)大、中型的木塔、磚塔和石塔,都采用金屬塔剎。塔剎雖然只是寶塔的一個頂子,但實際上,塔剎本身也是一個小塔,反映了佛教的特征,它的結(jié)構(gòu)明顯地也可分為剎座、剎身、剎頂三個部分,內(nèi)用剎桿直貫串聯(lián)。不過,大型古塔的金屬塔剎,并不全都是金屬,一般來說,剎座只有部分是采用金屬鑄造的,甚至全用磚砌的,但剎身和剎頂,則多是用金屬鑄成的,而剎桿既有用硬木制造的,也有用金屬剎桿的。大型塔剎的金屬部分,往往重達千斤以上,其高度也達數(shù)米之長,如果放在地上進行觀察,顯然是一件古代大型金屬文物了,只因塔剎作為寶塔的附件,而長期被人們忽視了。因此,本文將大型的金屬塔剎單獨列出,以還大型金屬塔剎的本來面目。大型金屬塔剎又可分為銅塔剎、鐵塔剎和銅鐵混用塔剎。從形體來分,又可分成三個類型:第一類可稱為刺天式塔剎;第二類稱為葫蘆形塔剎;第三類是覆缽式塔(喇嘛塔)的塔剎。

        下面將對現(xiàn)存的古代大型銅塔的有關(guān)情況,分別進行較詳細的敘述。并按塔剎的三個類型,對我國古塔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型銅塔剎和銅鐵混用塔剎,分別于以介紹。

        1 華嚴銅塔

        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大雄寶殿左側(cè)塔亭內(nèi),有一座銅塔,見圖1所示。銅塔為8角14層樓閣式寶塔,由須彌座銅塔基、帶覆缽的14層樓閣式銅塔身和三重銅寶珠塔剎組成,高5.8m,鑄于明代萬歷十三年(1585年)。因為銅塔原來是圣積寺的文物,故稱為圣積寺銅塔,又由于銅塔身上刻有佛教《華嚴經(jīng)》經(jīng)文,因此,也稱作“華嚴寶塔”。據(jù)查,該塔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大型銅塔。

        圖1 華嚴銅塔

        該銅塔的形狀與一般常見的寶塔形式不太相同,其中部的塔身,又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下部較為粗壯,為八棱覆缽式,正面有一佛龕,其余各面都鑄滿小佛像,覆缽之上的14層塔身,以中部一個巨大的塔檐為界,再次分成上、下各7層,似為兩重7層樓閣式塔身相疊而成。下7層塔身的出檐部比較大,似乎還有下小上大的趨勢,而上部七層則呈下大上小的明顯趨勢。塔身之上,有三重銅寶珠作為塔剎,故銅塔的造型,既別致又美觀。

        銅塔全身鑄滿佛像和銘文,而且,還有人物、獅子、大象等浮雕。據(jù)統(tǒng)計,塔上共鑄有4762尊佛像,雕鑄出如此大數(shù)量的佛像,又有如此精美華麗的雕飾,實在是古代最精美的大型金屬文物之一。此外,塔身上還鑄刻有大量銘文,在下部覆缽的佛龕上額,鑄有“南無阿彌陀佛華嚴寶塔”10個字,兩側(cè)分別有“皇圖鞏固、帝道遐昌、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zhuǎn)、法界有情、同生凈土”等銘文。在14層塔身上,除鑄有大量精美的小佛像外,還刻有全部《華嚴經(jīng)》經(jīng)文,共19萬5千48個字,這更增加了銅塔的價值。而且,在建筑藝術(shù)上,既采用古代亭臺建筑的形制,又兼?zhèn)浞鸾探ㄖ奶卣?。華嚴銅塔系紫銅鑄成,鑄工極為精細,佛像浮雕均突出壁面,立體感很強,精美絕論,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價值,無論從雕塑藝術(shù)水平方面、金屬冶鑄技術(shù)方面、建筑藝術(shù)方面,還是佛教文物方面來看,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2 鏒金多寶佛銅塔

        在北京市萬壽寺的無量壽佛大殿內(nèi),有一座明代鑄造的鏒金多寶佛銅塔。這座精美的銅塔,于明代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鑄成后,一直安置在北京宣武區(qū)的長椿寺大殿內(nèi),但到1900年時,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侵略軍在進入長椿寺內(nèi)搶掠時,以為鏒金多寶佛銅塔是金塔,竟將塔上的一些銅佛像砍下帶走,使銅塔遭受很大損害,這是侵略軍犯下的罪行之一。到20世紀70年代末,銅塔被移到北京真覺寺(五塔寺)中,放置在金剛寶座塔的東北角,由于是露天放置,更受到雨水、霜、雪的侵蝕,塔身顯得更為殘破,在佛教界和有關(guān)人士的呼吁下,北京市文物部門將這座銅塔運到故宮博物院修復廠進行修復。文物修復人員將銅塔上缺損的佛像、神像、金剛力士、獅首和蓮花瓣等,進行了精細修復,而且是整舊如舊,使修復的部分,和塔身上的原件渾然一體,恢復了銅塔的原貌。然后,將銅塔送到北京萬壽寺保管,萬壽寺無量壽佛大殿內(nèi)的無量壽佛像早已丟失,故正好將銅塔安置在空置的漢白玉須彌座上,倒也很匹配。

        鏒金多寶佛銅塔,為8角形13層密檐式寶塔,通高約5m,由須彌座式銅塔座、密檐式銅塔身和寶珠式銅塔剎三部分組成,見圖2所示。銅塔座實際上是由兩層須彌座組成,在第一層須彌座的8個面上,各鑄有一尊半身雄獅像,8尊獅像的兩側(cè),各鑄有護法神像,共有24尊,就是佛教中的“二十四諸天”。第二層須彌座比第一層的尺寸稍微小些,其8個面上,亦都鑄有佛像,朝南的一面,鑄有禪宗祖師達摩像、六祖慧能像和百丈禪師像;朝北的一面,鑄有彌勒佛像和降龍、伏虎羅漢像;其他各面上,則鑄有十八羅漢像。在須彌座束腰的8個轉(zhuǎn)角上,各鑄有一尊金剛力士像。在須彌座式銅塔座之上,就是密檐式銅塔身,第一層塔身比較高大,四周鑄有護欄和蓮花瓣,塔身的8個面上,其中南、西、北、東4個正面上,各鑄有一個拱券式大門,門的上方,各鑄有一尊佛像,兩側(cè)還有飛天像,而大門兩側(cè),分別鑄有一尊護法金剛力士像,即哼哈二將。其余4個面上,則鑄有塔窗,塔窗的上方,也鑄有一尊佛像,塔窗兩側(cè),則分別鑄有一尊菩薩像,即輔助佛祖的8大菩薩。從第2到第13層塔身,每一面上,都鑄有3尊佛像,共鑄有288尊佛像。密檐式塔身之上為塔剎部分,剎座為蓮花座,中間置一個大型寶珠式銅剎頂。而整座銅塔上,所鑄的佛像、菩薩像、羅漢像、諸天像、金剛力士像和飛天像等,總共有440尊之多[7],其造型豐富而優(yōu)美,工藝又非常精細,加上其它的浮雕,可見,銅塔的藝術(shù)水平是多么的高超。順便提出個問題,銅塔既然名為“多寶佛塔”,那么,多寶佛像在哪里吶?據(jù)佛教界的傳說,多寶佛是過去東方寶凈世界的教主,曾經(jīng)發(fā)過誓,在他入滅后,以全身置于寶塔之中,為后世佛在講經(jīng)時作證明。后來,當釋迦牟尼講解“法華經(jīng)”時,一座安置多寶佛全身舍利的寶塔,突然從地下涌出,升到空中,多寶佛從塔中發(fā)出聲音,稱贊釋迦牟尼講經(jīng)很正確。所以,多寶佛是供奉在銅塔大門里面的,在塔外是看不見的。

        圖2 鏒金多寶佛銅塔

        3 顯通寺的妙觀察智銅塔

        山西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那里有著眾多的佛教寺院,大顯通寺就是五臺山重要的佛教名剎,建于東漢時期,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顯通寺的后部,清涼妙高處,有一座著名的明代銅殿,在銅殿的前面,原建有5座明代銅塔,5座銅塔隱合五臺山的5座臺頂,象征文殊菩薩的五智,表示五方如來之冠,所以,5座銅塔就名為“五方佛塔”,據(jù)“五智五身”,5個塔分別名為:大圓智鏡塔(東塔)、平等性智塔(南塔)、妙觀察智塔(西塔)、成所作智塔(北塔)和法界體性智塔(中塔)??上渲械臇|塔、南塔和中塔,已毀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僅存西塔和北塔2座明代銅塔,這就破壞了原來的風水,不成為“五方佛塔”。故從1989年起,根據(jù)原東塔等3座明代銅塔的照片,以及仍保留的石砌須彌塔座,進行復原設計,重新鑄造了3座銅塔,并在1993年,將3座銅塔安置在原來的須彌石座上,使顯通寺恢復了“五方佛塔”[8]。而現(xiàn)存的2座明代銅塔,即位于西北側(cè)的西塔和東北側(cè)的北塔,也都進行了保護性的全面維修,使之面目一新[9]。

        圖3 妙觀察智塔

        西北側(cè)的銅塔,即西塔,隱合西臺,稱為妙觀察智塔,見圖3所示。銅塔為13層樓閣式佛塔,實際上是由基座、覆缽、13層樓閣和亭閣、塔剎等部分相結(jié)合而成,外觀非常美麗,銅塔高5.43m,鑄于明朝萬歷年間,放置在八角形石砌須彌塔座上,石座高1.46m,故銅塔通高為6.89m.銅塔的具體鑄造時間,有說是“明萬歷三十四年”的[10],也有說是“明萬歷三十八年”的[9],從基座上大量捐資人姓名的銘文中,確有“大明國四川——于萬歷二十四年七月初九日”的銘文,則可作為建銅塔紀年銘文的參考。銅塔基座為束腰須彌座,除大量銘文外,還鑄有很多小佛像,這些小型佛像,神態(tài)各異,自然流暢,在束腰的四角還鑄有金剛力士像,非常精美,見圖4所示,但相片是維修前照的,故可見到基座有一縱向裂紋。另外,在銅塔座的西南角上,還多鑄了一座小小的土地廟,內(nèi)部還鑄有一尊“土地神”像,象征山西的土地。據(jù)傳,清朝康熙皇帝到五臺山朝拜時,見到銅塔上雕鑄的這一座小小的土地廟,里面有個“小土地”時,戲謂:“好大的土地!”,封建帝王的這一金口玉言,馬上被顯通寺和尚所利用,將“小土地”封成為山西“大土地”神,而在大銅塔上雕鑄一座極小的土地廟,說明工匠構(gòu)思的巧妙。在銅塔基座上面,就是覆缽,銅覆缽的表面鑄有精致的紋飾,覆缽上朝東辟有一門,實為一個佛龕,在佛龕內(nèi),供奉一尊西方無量壽佛銅像。覆缽之上就是13層樓閣,自下而上,漸次收分,每層樓閣都是八面,外鑄佛像。樓閣上面還有重檐八角亭,朝東也辟有一門,內(nèi)供佛像。銅塔頂部就是葫蘆形寶剎。銅塔的造型優(yōu)美,塔上眾多浮雕佛像和力士像以及各種雕飾,反映出明代塑匠和鑄匠的高超技藝,銅塔雕鑄的精美程度完全可以和峨眉山圣積寺銅塔相媲美,是明代大型藝術(shù)鑄造的精品。

        圖4 妙觀察智塔塔局部

        4 顯通寺的成所作智銅塔

        在五臺山顯通寺后部的銅殿前,除了西北側(cè)的妙觀察智銅塔外,還有東北側(cè)的銅塔,即東北塔,是明代的遺物,該塔隱合北臺,稱為成所作智塔,見圖5所示。該銅塔也是13層樓閣式佛塔,由基座、覆缽、13層樓閣和亭閣、葫蘆形寶珠結(jié)合而成,從外觀看,兩座銅塔非常相似,可稱為姐妹塔。但實際上還有不少區(qū)別,首先是成所作智塔比西塔的鑄造時間要晚一些,該塔基座上有確切的紀年銘文:“大明萬歷三十八年歲次,庚戌年中秋月鑄造,吉旦,五臺山敕建圣光永明寺,僧人勝洪?!惫手潜舅律藙俸?,在朝廷支持下,到各地募捐后,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將銅塔鑄成的。第二,塔的高度要高些,為6.28m,加上安置在高1.46m的石座之上,故通高為7.74m.第三,銅塔下部雙層束腰須彌基座,其束腰處四角鑄的力士像,和西塔的力士像不一樣,西塔金剛力士的雙手是垂下,而東塔力士的雙手舉起,和頭一起用力頂塔。第四,在銅塔基座上,并沒有妙觀察智塔座上所鑄的小小土地廟。第五,覆缽上的佛龕是朝西開的,因為隱合北臺,所以,其佛龕內(nèi)供奉的是北方不空成就佛銅像。等等。

        圖5 成所作智塔

        成所作智銅塔佛龕的上面,有銘文:“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寶塔”,故知該銅塔亦叫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寶塔。此外,在銅塔基座上,除刻有一些捐資人的姓名等銘文外,還有制造銅塔的工匠姓名,“云南省城鑄匠:魏時松,男魏思忠、思孝。撥蠟匠:韓進忠,楊春榮。改匠:楊壽榮,男楊景明。打磨匠:趙宇,周展奇?!庇纱丝梢姡@通寺明代銅塔是古代大型失蠟法鑄造的產(chǎn)物,因而使得銅塔上眾多高浮雕佛像、菩薩像和力士像以及各種雕飾,能如此精細美觀,自然流暢。所以,顯通寺明代銅塔是古代失蠟法鑄造的古代大型金屬文物的珍品。

        5 刺天式銅塔剎

        刺天式銅塔剎,是第一類大型塔剎,高大挺拔,下部的剎座,是塔剎的基礎,正覆壓在塔頂之上,壓著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隴,并包砌剎桿。剎座的形狀,大多砌作須彌座或仰復蓮座,須彌座上再以仰蓮或忍冬花葉承托剎身。中部的剎身,主要形象是套在剎桿上的圓環(huán),稱之為相輪,也有采用承露盤的。大塔的相輪較大,而且數(shù)量較多,一般都采用單數(shù),常采用5個、7個或9個扁圓形的金屬圓環(huán)。上部的剎頂,一般是由圓光、仰月、寶珠或?qū)毱康冉M成,也有作成火焰、寶珠的,或?qū)毶w、寶瓶的。其高度一般在6m以上,甚至達到11m~12m,遠看雄偉美觀、挺拔俊秀,直刺青天,故稱其為刺天式塔剎。在我國現(xiàn)存的大型刺天式塔剎中,大多數(shù)是鐵塔剎,至少有20多件。例如:江蘇省蘇州市羅漢院雙塔,其上的宋代鐵塔剎,高8m;著名的山西省應縣木塔,其上的遼代鐵塔剎,高達12m;山東省長清縣靈巖寺的辟支塔,其上的宋代鐵塔剎,高10m;江蘇省常熟市的崇教興國寺塔,其上的南宋鐵塔剎,高達11m,總重量達15t;著名的江蘇省蘇州市北寺塔,其上的明代鐵塔剎,也高達11m,等等。而大型刺天式銅塔剎則較少,主要有云南大理市佛圖寺塔的銅塔剎、河南省武陟縣妙樂寺塔的銅塔剎、廣州市六榕寺花塔的銅塔剎等,至于河南省武陟縣妙樂寺塔的銅塔剎,因塔剎的一些部件是采用鐵鑄的,實際上應叫銅、鐵混用塔剎。

        5.1 佛圖寺塔的塔剎

        云南大理市下關(guān)蒼山斜陽峰東麓的羊皮村,有一座古代的佛圖寺塔,見圖6所示,建于南昭國勸利時期,相當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當?shù)乩习傩諏⒎饒D寺塔叫“蛇骨塔”,據(jù)說,南詔時有一年,下關(guān)天生橋一帶出現(xiàn)巨蟒,危害百姓,石匠段赤誠在除巨蟒時犧牲,當?shù)乩习傩諡榱思o念除蟒勇士段赤誠,而建的佛塔,故俗名叫“蛇骨塔”,為方形13層密檐式磚塔,高39m,其上的銅塔剎,高為6.8m,參見圖6中的塔頂。

        圖6 佛圖寺塔上部

        圖7 佛圖寺塔剎示意圖

        佛圖寺塔已歷經(jīng)1000多年,仍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尤其是其上的銅塔剎,基本上保存完整,的確少見。塔剎算得上是一件大型銅塔剎,聳立在塔頂,使佛圖寺塔大為增色。銅塔剎的示意圖,見圖7所示。塔剎通高6.8m,由銅鑄的覆缽、五級相輪、仰蓮、圓光、傘蓋、寶珠和寶瓶等構(gòu)件,內(nèi)用銅剎柱直貫串聯(lián)起來,并牢固地和基座組合成一體。覆缽的四周有圓形鐵架,外嵌銅皮鎏金的蓮瓣。塔剎的中心剎柱,是由方形銅柱上接一個圓形銅柱組成的,方形柱由黃銅鑄造,空心,長7m,截面呈26.57cm見方,其上接的圓形銅柱,直徑為21cm,亦是空心。方形銅剎柱的一半,埋在塔頂砌體內(nèi),故塔剎甚為堅固。在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修塔時,在傘蓋下新加4根支撐鐵柱,以加固塔剎,并在覆缽處留有刻文銅片?,F(xiàn)在,銅塔剎仍然保存完整,被文物部門確認為南紹國遺構(gòu)。而與佛圖寺塔同時代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主塔(千尋塔),有和其相似的塔剎,可惜在1925年大地震時,塔剎震落,僅存銅質(zhì)覆缽和外圍鐵圈盤。而佛圖寺塔(蛇骨塔)在大地震中,雖然也受損嚴重,塔剎的一些銅構(gòu)件被震落,但未遺失,故重修后,保持了原貌。據(jù)查,在全國現(xiàn)存的唐塔及之前的古塔中,再未發(fā)現(xiàn)存有唐代及之前的金屬塔剎,所以,佛圖寺塔的銅塔剎,是現(xiàn)存我國古塔中年代最早的金屬塔剎[11],距今已1100多年,而且,又是非常少見的刺天式銅塔剎,確是非常珍貴的唐代銅鑄文物。

        5.2 妙樂寺塔的塔剎

        河南省武陟縣陽城鄉(xiāng)東張村的妙樂寺,始建于唐代,寺廟內(nèi)有一座佛塔,在五代十國期間被毀,之后,于后周顯德二年(955年)時,佛塔重新修建而成,并保留至今。所以,妙樂寺塔的歷史已有1000多年了,是一座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古塔,古塔為方形13層寶塔,通高34.2m,在寶塔的塔頂,裝有鎏金的銅塔剎,由于相輪是鐵鑄的,實際上是銅鐵混用塔剎,塔剎的示意圖,見圖8所示。塔剎高度為6.74m,底部設須彌座作為剎座,剎身為七級相輪和其上的華蓋及水煙,最上面的仰月和三重寶珠,則組成剎頂,由中間的剎柱串聯(lián)而成。由于塔剎的各個構(gòu)件中,除相輪是鐵鑄外,華蓋、水煙、仰月和寶珠等構(gòu)件都是銅質(zhì),加上外表鎏金,使塔頂金光閃閃,為寶塔增色不少。塔剎的剎桿是一根硬木,外套鑄鐵管。在塔剎的華蓋處,用4根鐵鏈,將整個塔剎固定于塔頂?shù)乃慕?,還用4尊鎏金銅獅鎮(zhèn)壓之,這樣一來,不僅使塔剎更加穩(wěn)固,而且,使金屬塔剎更加美觀,價值更高,整個金屬塔剎的制作和裝配工藝,都做得非常精致,因而,金屬塔剎本身就是一件古代大型金屬文物。而且,我國的五代十國時期,戰(zhàn)爭頻繁,生產(chǎn)的金屬文物較少,又經(jīng)歷1000多年的各種災害和戰(zhàn)亂,所以,妙樂寺塔的金屬塔剎,能保存至今,實屬稀罕,應作為珍貴的金屬文物,妥加保護。

        6.3 六榕寺花塔的塔剎

        圖8 妙樂寺塔剎示意圖

        圖9 六榕寺花塔上部

        廣東廣州市六榕寺內(nèi)的花塔,初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宋初毀于火。北宋紹圣四年(1097年)重建,為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寶塔,外觀為八角九層,每層還有暗層,所以,從內(nèi)部分,則為17層,寶塔高57m,是廣東省內(nèi)的第一高塔,俗稱花塔。寶塔的上半部見圖9所示,在寶塔頂部的金屬塔剎,高8m,則是在元代鑄成后安上的。

        六榕寺花塔,由于塔頂上有一根高高聳立的塔剎,顯得更加華麗,這根銅塔剎,是由一根千佛銅柱,外套銅鑄的覆缽、9級相輪、雙龍寶盤和寶珠等組成。為了將塔剎和塔身牢固地聯(lián)在一起,不僅將銅剎柱深深插入塔頂砌體之內(nèi),而且,還用8根鐵鏈將塔剎的雙龍寶盤和寶塔頂部的8條垂脊緊緊扣住。整個金屬塔剎(包括鐵鏈)的重量,共計達到5t?;ㄋ乃x,不僅九霄寶盤、相輪、寶珠等是銅鑄的,而且其剎柱也是銅鑄的,銅柱上鑄滿了佛像和云氣繚繞的天宮寶塔圖,共計有1020尊浮雕佛像,故稱千佛銅柱,是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鑄造的,所以,塔剎是名副其實的古代大型銅塔剎。其中的千佛銅柱,值得一提,不僅其上的浮雕,華麗、美觀,鑄工精細,而且,長度達到9.14m,是一件藝術(shù)水平很高的古代大型鑄銅文物,同時,用千佛銅柱來作剎柱,這在全國現(xiàn)存的古塔中,是唯一的。從元代至今,已600多年了,銅塔剎一直牢固地豎立在花塔的頂上,廣州城中這高大的寶塔,加上塔頂上近8m高的塔剎,高聳入云,直刺青天,在過去長期沒有高樓的情況下,遠遠望去,六榕寺花塔的確是廣州城中的美景之一。

        (未完待續(xù))

        猜你喜歡
        寺塔寶塔塔身
        紅船開新宇,寶塔耀中華
        移動式港口起重機塔身及拉桿設計分析
        港口裝卸(2022年4期)2022-08-31 00:40:28
        品讀源影寺塔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6
        透視:雪糕疊疊樂
        孩子(2020年8期)2020-08-13 06:52:30
        北寺塔見證蘇州發(fā)展七十載
        蘇州雜志(2020年1期)2020-03-16 07:34:58
        游法門寺
        一種頂升套架自升式的內(nèi)爬塔機
        建筑機械(2018年4期)2018-06-04 06:35:20
        文化寶塔 魅力綻放
        是誰找回了玲瓏寶塔
        寶塔加高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va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日韩高清无码中文字幕综合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黄色|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四虎欧美国产精品|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激情| 亚洲va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综合一本久道在线视频| 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在线视频免费自拍亚洲|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亚洲av日韩一区二区| 熟女体下毛毛黑森林| 欧美日韩区1区2区3区| 翘臀诱惑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啪啪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厂七| 国产精品女老熟女一区二区久久夜 |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小说|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能| 蜜桃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的区| 东北老女人高潮大喊舒服死了|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亚洲三区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