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邢臺機械廠 (河北 054000) 郭瑞燕
液壓支架是煤礦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重要支護設備,其主要組成部分有底座、頂梁、掩護梁及液壓缸等,各部件裝配尺寸要求較高,總裝時要保證各部件安裝銷軸穿插靈活,保證支架使用性能和整體性能。其底座一般是由鋼板焊接成的箱體式結構,結構復雜,焊接量大,焊接尺寸不易保證,容易產(chǎn)生焊接變形。因此,焊接質(zhì)量的保證和焊接變形的控制是質(zhì)量控制的關鍵,也是支架制造的關鍵。經(jīng)過認真分析制定了底座合理的焊接工藝,有效地控制了焊接變形,達到了設計要求。
以ZF45.00液壓支架的底座焊接為例,由于焊接變形,導致底座在焊接后出現(xiàn)內(nèi)主肋內(nèi)側的肋板鉸接孔中心在垂直方向向下收縮,使其與兩件內(nèi)主肋三孔不同心,同軸度無法保證。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分析影響焊接結構變形的因素主要有焊接參數(shù)、裝配及焊接順序,焊縫在結構中的位置,以及結構的剛性等。
(1)控制變形 從焊接參數(shù)入手,采用混合氣體保護焊(80%Ar+20%CO2),并選用φ1.2mm焊絲。具體焊接參數(shù)選用:打底焊接電流280~320A,電弧電壓36~38V,成形焊接參數(shù)為焊接電流320~360A,電弧電壓36~38V,焊接速度500mm/min,氣體流量20L/min。選用小直徑的焊絲和偏低電流,減小了焊件的受熱范圍和焊接應力,從而減小了焊接變形。
(2)支架底座結構設計特點分析 外主肋沒有鉸接孔,前后連桿均為單連桿與底座內(nèi)主肋通過鉸接軸裝配,且在內(nèi)主肋內(nèi)側還包含一種主肋板(ZF45.0806)。對接時,一般按常規(guī)工藝穿軸對接,即先將肋板(ZF45.08BT-7)對接到位后再對接肋板(ZF45.0806),所以導致肋板(ZF45.0806)的垂直公差分布受其下方肋板(ZF45.08BT-7)的影響,分布并不均勻;焊接時,由于高溫熔化焊接完成后冷卻,垂直方向向下的拉伸,且肋板本身長度較短,質(zhì)量較小,以及對接時縫隙被填平,導致焊接完成后,肋板(ZF45.0806)在垂直方向向下產(chǎn)生焊接收縮,從而關鍵尺寸主肋(ZF45.0802)、主肋(ZF45.0803)、肋板(ZF45.0806)鉸接孔φ101mm同軸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如圖1~圖3所示。
圖 1
圖 2
圖 3
通過對以上產(chǎn)生焊接變形的原因分析,結合我廠生產(chǎn)能力對實際生產(chǎn)焊接工藝做出如下改進。
(1)焊接時嚴格掌握公差標準 在保證底座力學性能以及結構要求的前提下,適當加大肋板(ZF45.0806)中鉸接孔的公差,通過結合各方面分析后得出公差范圍由上偏差+0.54mm、下偏差+0.34mm,改為上偏差+0.74mm、下偏差+0.54mm。
(2)考慮垂直方向拉伸力 主要為垂直向下作用力,在對接過程中將鉸接孔公差預先全部預留在垂直向上方向,用以減少或者抵消焊接完成后變形量。此過程的實現(xiàn)為肋板(ZF45.0806)對接時,在其鉸接孔上方墊支撐物如圖4所示。
(3)調(diào)整工藝 常規(guī)工藝對接時,肋板(ZF45.08BT-7)對肋板(ZF45.0806)的影響較大,在此次制作中打破常規(guī),先將肋板(ZF45.0806)位置確定后,再找正肋板(ZF45.08BT-7)的位置,以大幅度降低出現(xiàn)偏差的可能性。
在焊接過程中,先焊接肋板(ZF45.08-12)、肋板(ZF45.08BT-8)、肋板(ZF45.08BT-9)、肋板(ZF45.0806)垂直方向的焊縫,再焊接水平方向的焊縫,用以增加其垂直方向的受力性能,如圖4所示。
圖 4
通過合理的焊接工藝,有效地控制了底座的焊接變形,焊后結構尺寸達到圖樣技術要求,從而保證了整批液壓支架的制造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