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凌燕 霍對對
摘 要:對金葉國槐(Sophora japonicacv.jinye)不同嫁接時間的成活率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金葉國槐采用枝接的最佳時間是3~5月枝條芽萌動時。通過嫁接可將母本的優(yōu)良特性遺傳給后代,且操作簡便,繁殖能力強。為以后在品種選育和擴繁過程中,大量培育高質量的苗木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金葉國槐;枝接;成活率
金葉國槐(Sophora japonicacv.jinye)是國槐的變異品種,槐屬,落葉喬木,高5~6cm,葉子為基數羽狀復葉,呈卵形,比國槐葉片薄而平,葉長3cm,寬2cm,每個復葉有17~20個單葉,葉片為金黃色,持續(xù)時間6~7個月,樹冠豐滿、側枝柔軟,是一種理想的美化樹種[1-3]。本文通過試驗探討金葉國槐的最佳嫁接時間段。
1 試驗地點
試驗于2012年在張家口懷來月亮島園藝場西面1333m2空地進行,年平均降水量413mm,無霜期149天,平均氣溫12.5℃,年均風速3.3m/s,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等特點。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 接穗。3月中旬從張家口懷來月亮島園藝場金葉國槐苗木母樹上,選取長勢健康、飽滿的枝條為采集對象,并用濕沙埋藏,在冷窖中儲存待用。每隔7天噴水1次,保持濕度,以防枝條失去水分,喪失存活幾率。
2.1.2 砧木。采用1年生白榆砧木,砧木高度統(tǒng)一定在80cm處,在嫁接時,將砧木進行截干,截面要平,樹皮不破損。
2.2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枝接的嫁接方法,設4個嫁接時期,分別為5月17日、5月23日、5月29日、6月4日。每個時期嫁接50株,共分4批嫁接。每批嫁接完成后30天統(tǒng)計嫁接成活情況。
嫁接時,將備用的金葉國槐枝條,去掉枝梢樹芽不飽滿部分和基部較粗的部分,留下中間段,截成長約10cm左右,每段留3~4個芽做接穗。在每個接穗下邊深入木質部向下削一長約3cm的平面,在其背面削一小斜切面,長約1cm,使接穗成楔形,削面要平,便于插入。用于劈接的接穗外側稍寬,內側稍窄。在砧木截口中間按“一”字形由上向下劈開,用嫁接刀將切口撬開,于兩側各插入一個削好的接穗,外側形成層要密切結合。在砧木和接穗不劈不裂情況下,迅速用塑料條捆綁,進行保溫和保濕。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嫁接時期的對成活率影響
由表1的數據可以得出,3月中旬采集的接穗在5~6月份嫁接,成活率相當好,只有4~5株死亡,考慮原因應該是嫁接技術或者接穗沒做好。因此在這個時段,只要嫁接技術和接穗保證質量,嫁接金葉國槐均能成活。
3.2 不同嫁接時間對金葉國槐生長的影響
不同嫁接時間對成活率及新梢生長影響很大。由表2可以看出,金葉國槐的成活率、新梢長度、新梢粗度均呈現出一種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且均于4月5~20日達到頂峰。表明國槐展葉盛期到新梢生長期,是金葉國槐嫁接的最佳時期。但也要考慮各地物候期,應以當地的物候期為準。
4 結論與討論
(1)采集3月份的大苗金葉國槐接穗進行嫁接繁殖,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關鍵在于嫁接時間的恰當把握,嫁接技術的嫻熟程度,以及嫁接后的套袋密封。通過大苗嫁接金葉國槐的成功,為北方的鄉(xiāng)土樹種嫁接改良成鮮艷奪目的彩葉樹奠定了基礎。
(2)金葉國槐嫁接成活率跟多種因素有關系,主要有接穗新梢生長粗度、長度、不同嫁接時期的溫、濕度及砧木的發(fā)育程度不同,通過試驗得出于4月5~20日嫁接為最佳時間段,此時正值國槐砧木展葉盛期和春梢旺盛生長期,細胞分裂最活躍,嫁接后傷口愈合快,成活率高,接芽萌發(fā)后生長旺盛。(收稿:2013-06-11)
參考文獻
[1]黃印冉,張均營,廉宏王,等.金葉國槐的園林應用技術[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8,(1):39.
[2]孟樹標,溫素卿.金葉國槐嫁接繁殖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7,(3):46.
[3]閔祥宏,孟慶庭,林錦波.黃金槐、金葉國槐的嫁接繁殖技術[J].山東林業(yè)科,2005,(2): 54.
作者簡介:孔凌燕(1981-),女,河北,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研究?;魧Γ?988-),男,河北平山縣人,河北農業(yè)大學畢業(yè),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