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462600)
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觀察與護理
李紅霞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462600)
目的 觀察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并分析具體的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間入院診治的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8例,對所有患者均應用科學觀察法,并制定相應的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等護理干預內容,觀察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結果 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結論 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變與血壓關系密切,臨床護理以疾病表現(xiàn)及生命體征為主。
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觀察;護理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或腦梗死,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而發(fā)生的軟化壞死。大面積腦梗死則是頸內動脈主干、大腦中動脈主干或皮層支的卒中,患者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偏身感覺障礙、偏癱、凝視麻痹及語言障礙等[1]?,F(xiàn)本文就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98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護理辦法做具體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間入院診治的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8例,其中男60例,女38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0.8±3.2)歲。GCS評分在重度昏迷7例,中度昏迷38例,輕度昏迷53例;入院時心功能2級7例,3級35例,4級56例。病史有風心病、冠心病、擴心病、不明原因的心臟病。
1.2 臨床表現(xiàn)
1.2.1 癥狀
98例患者均突然發(fā)病,出現(xiàn)頭痛、嘔吐、惡性、心悸氣喘、胸悶、咳嗽及肢體功能障礙,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18例,大小便失禁57例,顯著失語癥81例。所有患者均合并同程度的昏厥、偏身感覺障礙、單側偏癱、意識障礙等癥狀,其中入院前或入院時合并明顯心力衰竭患者63例,治療腦梗死過程中出現(xiàn)心力衰竭35例。
1.2.2 體征
98例患者中血壓正常35例,血壓顯著升高53例。其中心律不齊53例,46例心率在110~150次/min,42例心尖搏動彌散,38例叩診心界顯著向左下擴大,21例抬舉樣心尖搏動,20例全心增大。40例在心尖區(qū)聞及收縮期3~6級吹風樣雜音,29例心尖區(qū)聞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25例合并舒張期嘆氣樣雜音合并主動脈瓣區(qū)收縮期3~6級噴射樣雜音。在神經系統(tǒng)檢查中,所有患者均有昏迷史,昏迷時間在2h以下者15例,1~2h者29例,12h以上者54例。98例患者均合并偏癱,其中78例腱反射亢進,病理征象為陽性,而20例則表現(xiàn)為腱反射消失,病理征象未引出。
1.2.3 輔助檢查
30例患者應用頭顱MRI、58例患者應用頭顱CT檢查確診為單側大腦半球顳葉、頂、額、及內囊區(qū)大面積腦梗死,病灶位于右側32例,左側66例;腦梗死部位在大腦主動脈干54例,頸內動脈44例。心力衰竭中32例心電圖房顫律,24例期前收縮,47例呈ST-T段缺血樣改變,62例經心臟彩超檢查確診存在風濕性心瓣膜病,其中中度狹窄20例,重度狹窄42例,合并主動脈瓣狹窄伴關閉不全38例,合并二尖瓣中度關閉不全41例,12例發(fā)現(xiàn)左心房附壁血栓,7例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5例為老年瓣膜病。
1.3 護理辦法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體溫的改變,如體溫降低則考慮休克,體溫升高則考慮感染或中樞性高熱,予以降溫處理,并立即通知醫(yī)師處理。根據患者對刺激所產生的反應程度、清醒水平和維持清醒的時間來判斷意識狀態(tài)[2]。對意識障礙的患者應用側臥位,同時為防止下肢靜脈血栓,應將下肢抬高20°~30°;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呼吸障礙、氣管分泌物、發(fā)紺,及時協(xié)助患者吸出分泌物,避免引起誤吸、窒息等。對意識清楚的患者鼓勵其自主排痰;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可應用口咽通氣道預防舌后墜阻塞呼吸道。腦梗死急性期不宜抬高患者床頭,宜放平床頭或取頭低位,恢復期內枕頭不宜過高,患者可自由采取舒適的主動體位;改變患者體位時,動作應輕緩[3]。飲食護理中,患者應少食肥甘厚膩或刺激性食物,以低脂、低鹽、低膽固醇類,且富含營養(yǎng)和蛋白質的食物。戒煙酒,鼻飼患者每天喂入總量以2000~2500mL為宜。排尿困難的患者應盡可能避免導尿,以避免尿路感染,基于患者多數昏迷,因此在其情形狀態(tài)下,應仔細詢問其排便需求,及舒適程度,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保證患者的生理衛(wèi)生,定期翻身,以免壓瘡、褥瘡。
1.4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的評價應用WHO生活質量量表,針對總體健康、疼痛與不適、積極感受、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狀態(tài)、對藥物及醫(yī)療手段的依賴性對患者進行評價,分數范圍為0~100分,除了“疼痛與不適”、“昏迷狀態(tài)”、“依賴性”方面,得分越高說明生活的質量越高。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均應用SPSS16.0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表1 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護理后護理前P總體健康88.42±5.4961.86±6.43<0.05疼痛與不適33.45±6.1291.53±5.24<0.05積極感受85.74±6.8466.41±5.48<0.05昏迷狀態(tài)49.08±5.4987.79±6.48<0.05日常生活能力93.69±5.7872.35±5.57<0.05對藥物及醫(yī)療手段的依賴性32.26±5.5268.31±6.25<0.05
腦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的患者多為心源性腦梗死,由于大面積腦梗死在發(fā)病的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嚴重腦水腫,如水腫持續(xù)時間較長,則會導致顱內壓進行性升高,由于機體對保證腦灌注的自我保護,導致反射性血壓升高,加重心臟后負荷。如心臟原有功能不全,則無法負擔,因此導致心力衰竭。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特點則為腦部供血受影響,加重腦水腫發(fā)生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發(fā)展為腦疝;同時導致心肌缺氧、缺血,發(fā)展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4]。
護理的關鍵問題有患者意識不清導致受傷的危險;氣道阻塞,分泌物及胃內容物吸入,造成氣道阻塞或通氣不足,可引起低氧血癥及高碳酸血癥,導致心肺功能的不穩(wěn)定,缺氧可加重腦組織損傷;軀體移動障礙;語言溝通障礙;吞咽困難;應激性潰瘍、二便失禁、靜脈血栓、腎功能損傷等潛在并發(fā)癥。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生異常征兆,則立即通知醫(yī)師處理。另外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患者失去活動、語言能力,在情感上有復雜的變化,常出現(xiàn)抑郁、悲傷、焦慮等負面情緒[5-6],甚至抵觸治療或消極對待,對疾病的康復十分不利。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定期溝通,尊重患者的生活和思想,對其病情耐心告知,安排適當的休閑活動以舒緩身心,樹立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 王穎,李霞.62例老年腦梗死后遺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對策[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29(7):1420-1421.
[2] 吳素蓉,鄧春花,余滿瓊,等.心力衰竭護理體會[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28(1):59-59.
[3] 何美花,譚玉姣.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20):102-103.
[4] 馮紅梅.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0):243-244.
[5] 李青芳,鄧勝玲.專業(yè)心理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臨床康復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9,26(9):1762-1763.
[6] McGrady M,Reid CM,Shiel L,et al.NT-proB natriuretic peptide,risk factors and asymptomat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Evalu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New Heart Failure Study(SCREEN-HF)[J].Int J Cardiol,2013,169(2):133-138.
R473.5;R473.74
B
1671-8194(2013)35-02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