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迎軍
(遼源市龍山區(qū)世勇醫(yī)療整形美容診所,吉林 遼源136200)
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A型肉毒素聯(lián)合減張力壓迫法的應用分析
史迎軍
(遼源市龍山區(qū)世勇醫(yī)療整形美容診所,吉林 遼源136200)
目的 研究A型肉毒素聯(lián)合減張力壓迫法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效果。方法 案例分析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近年進行整形美容患者110例,在進行常規(guī)圍術期切口處理和術后應用A型肉毒素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55例不進行減張?zhí)幚?,研究組55例進行膠布減張?zhí)幚?,比較2組術后切口愈合情況及患者滿意度。結果 術后9個月,研究組治療有效率8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5%(P<0.05),無效率14.5%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5%(P<0.01),2組均無A型肉毒素副作用、頭痛、瘀斑等嚴重不良反應。結論 A型肉毒素聯(lián)合膠布減張壓迫法,能夠通過控制和減少局部肌肉活動來減輕局部張力,降低切口不良瘢痕的發(fā)生率,保證面部整形的效果,確保面部美觀,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
A型肉毒素;減張力壓迫法;面部整形美容
面部整形美容術后切口的愈合直接關系到整形效果及面部美觀,因此必須在術后采取適當?shù)姆椒ù龠M切口的愈合。術后切口的愈合效果與切口感染、手術操作技巧、面部局部張力、表情肌的活動密切相關,術后切口愈合早期采取適當方法減輕局部皮膚張力并適當控制面部肌肉活動,能夠促進切口的愈合并預防瘢痕的產生。A型肉毒毒素(BTXA)能夠作用于周圍膽堿能運動神經元,減輕肌肉張力,預防肌肉痙攣,筆者現(xiàn)結合我院臨床實例探討B(tài)TXA聯(lián)合減張力壓迫法應用于面部整形術后切口愈合的效果,具體結果如下。
1.1 臨床資料
入選病例110例均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間收治的面部整形患者,排除標準:①BTXA禁忌證患者;②合并瘢痕疙瘩者;③合并高血壓、肝腎功能障礙、糖尿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基礎疾病。其中男26例,女84例,年齡19~63歲,平均(36.2±6.6)歲;具體病況為:43例面部有痣,42例為面部成熟,有穩(wěn)定瘢痕且伴隨色素沉淀,高處或凹陷于面部平面。25例為皮脂腺囊腫。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對癥治療。根據(jù)患者圍術期手術切口處理方法將11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5例,2組在患者上述基本資料上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比較研究價值。
1.2 治療方法
2組術前均按順皮紋方向設計好手術切口,術中以準確對合創(chuàng)緣為標準進行皮下切口縫合,術后進行無張力表皮縫合。術后在手術切口局部注射BTXA(美國愛力根愛爾蘭制藥公司生產),具體藥物濃度和用量依據(jù)注射部位而定,注射應當盡量在低溫環(huán)境下進行,以防止和減少BTXA生物學活性的損失及氣泡的產生。取3mL生理鹽水稀釋至5U/0.1mL,用針頭(30G)注射,注射時一般不進行局部麻醉,注射部位用乙醇消毒,待乙醇揮發(fā)后注射。
術后囑咐患者盡量避免面部活動,自第2天起換藥,術后一周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拆線,研究組拆線時則用3M的免縫膠布減張壓迫切口。無張力下將膠布緊緊貼合在切口兩側,使切口兩側保持在最佳對合狀態(tài),注意保持膠布干燥、清潔,每4日更換一次膠布,共維持9個月。
1.3 術后隨訪及療效評價
1.3.1 術后隨訪
術后第1、3、6個月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仔細詢問并記錄患者有無出現(xiàn)切口過敏、有無BTXA毒副作用、面部表情恢復和膠布使用情況等,術后第9個月囑咐患者復診,觀察切口的愈合效果、瘢痕增生情況及患者滿意度。
1.3.2 療效評價標準
①有效:切口局部無明顯刺痛、癢等主要癥狀,切口部位瘢痕顏色較淺、質地較軟且平坦,與周圍正常皮膚比較接近,不影響面部美觀,屬于穩(wěn)定成熟瘢痕?;颊邔η锌谟闲Ч麧M意或基本滿意。②無效:切口局部有明顯刺痛、癢等主要癥狀,瘢痕顏色發(fā)紅,高于周圍皮膚平面,質地堅硬,屬于增生性瘢痕,患者對切口愈合效果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ASS19.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α=0.05為檢驗水準。
2.1 治療效果
術后9月隨訪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8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5%(P<0.05),無效率14.5%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5%(P<0.01),具體結果見表1。
2.2 不良反應
2組均未發(fā)生A型肉毒毒素不良反應、注射局部腫脹、頭痛、表情麻木、瘀斑等嚴重并發(fā)癥,研究組僅有4例夏天時因天氣熱、出汗多出現(xiàn)膠布固定困難、失常脫落現(xiàn)象,但并未影響到切口愈合效果。
表1 組別間臨床療效比較[n(%)]
A型肉毒毒素(BTXA)是當前廣泛應用于醫(yī)學整形美容臨床的生物制劑,臨床上對該藥的神經毒理作用研究得比較透徹。尤其是隨著近年來醫(yī)學整容的迅速發(fā)展和全面普及,BTXA在臨床上應用面更加寬廣,已經不單單局限于應用于瘦臉、除皺、眼瞼痙攣等簡單治療中,而且成為斜視、嚴重面部痙攣等疾病的臨床治療輔助方法或首選方法。
BTXA具有減輕面部肌肉張力的作用,尚曉旭等人的研究認為,在BTXA稀釋液中加入腎上腺素或路多卡因,能夠起到顯著的即時麻醉作用[1]。因此進行圍術期傷口縫合時可以利用此方法來避免切口局部的活動,減少切口的張力,從而避免增生性瘢痕的產生。BTXA的藥理作用主要為:該藥直接作用于周圍運動神經末梢,通過受體介導細胞作用于乙酰膽堿囊泡膜的小突觸泡蛋白或突觸前膜的相關蛋白和融合蛋白等,從而抑制乙酰膽堿的釋放和??縖2],并依此產生化學去神經作用,導致肌肉松弛麻痹[3]。其后,神經末梢會產生新的神經軸突芽,并經過6個月左右的神經-肌肉傳導來促進切口的愈合,預防產生增生性瘢痕。
術后切口愈合是一個比較長期的動態(tài)過程,即炎癥高發(fā)期-膠原合成期-膠原重塑-瘢痕愈合的過程[4]。而切口局部皮膚張力正是影響切口愈合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切口縫線后、未拆線前,切口局部皮膚內膠原不充足,皮膚無張力且抵抗力較差。而拆線后,膠原數(shù)量累計到正常水平,此時切口張力增大,膠原抗張力較差,此時如果處理不科學、及時,非常容易產生增生性瘢痕[5]。因此,在拆線前一定要做好抗張力措施。
膠布是當前臨床常用的抗張力的主要手段。從本文研究來看,與術后僅進行BTXA促進切口愈合治療的對照組相比,聯(lián)合了應用膠布進行減張力壓迫法的研究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具體表現(xiàn)為,治療9個月后,研究組穩(wěn)定成熟瘢痕率(有效率)為85.5%,增生性瘢痕發(fā)生率(無效率)14.5%分別明顯高于、低于對照組的65.5%、34.5%(P<0.05)。由此可見,在應用A型肉毒毒素的基礎上,配合以膠布減張,能夠通過控制和減少局部肌肉的活動來減輕局部張力,降低切口不良瘢痕的發(fā)生率,保證面部整形的效果,確保面部美觀,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6]。此外,該種方法操作簡單、便捷,在臨床推廣上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成為常規(guī)整形術后切口愈合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解除切口瘢痕產生的后顧之憂,具有十分巨大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和肯定。
[1] 尚曉旭,吳景東.局部注射少量A型肉毒毒素治療上半面部皺紋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8(11):668-669.
[2] 高海鷹.A型肉毒毒素在醫(yī)學美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9(35):1101-1102.
[3] 田霞,李蕓,鐘文慧,等.A型肉毒毒素治療面部皺紋300例[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0(2):226-227.
[4] 王長慧,魏翠娥,劉長海,等.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防止面部整形美容切口瘢痕增生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13(17):126-128.
[5] 王長慧,魏翠娥,孫嬈,等.A型肉毒毒素聯(lián)合減張壓迫法在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12(3):89-90.
[6] 鄭丹寧,鄭勝武,李青峰.面部瘢痕整形手術后膠布減張治療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15(11):1250-1251.
R622
B
1671-8194(2013)35-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