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國學大師啟功活了93歲,早在生前,他就把賣字畫和稿費所得的200多萬元人民幣全部捐給了執(zhí)教的北京師范大學,而自己卻住在簡陋狹小的房子里。
啟功先生去世后,留下了滿滿一柜子遺物,很多人以為是珍貴字畫或文物古董,但其實那只是一柜子兒童玩具。老人生前最喜歡的事就是玩玩具:“人生其實沒那么復(fù)雜,就是找樂子?!?/p>
京城大玩家王世襄活了95歲,他是文物專家、收藏家、大學者,可老人生前并不在乎這些名號,他稱自己為專業(yè)玩家。當年在燕京大學文學院讀書時,他便有臂上架著大鷹、懷里揣著蟈蟈去上課的驚人之舉。后來,王世襄在收藏、鑒定等方面贏得盛名,卻依然我行我素,玩的東西也五花八門:蟋蟀、鴿子、大鷹,還有烹飪、火繪、漆器、竹刻、明代家具等,不亦樂乎。有一天秋陽高照,庭院中有簌簌落葉,90歲高齡的王世襄玩著蟋蟀,笑呵呵地總結(jié)自己的一生:玩即學,學亦玩。老人還說:“我這輩子,就是整天琢磨著怎樣玩好、玩開心,找快活的事做?!?/p>
我的朋友付先生是一位建筑師。40歲以前,他一直穿梭于社交江湖???0歲以后,他卻躲了起來。一個夏夜,我去付先生府上拜訪。一進屋就看見他對著一個小瓶子喃喃自語,目光里滿是愛憐,原來瓶子里裝著螢火蟲。付先生說他如今最快樂的兩件事,一是陪奶聲奶氣的女兒玩,二是去郊外跟蹤螢火蟲。和女兒在一起,他感到生命可以永恒了,因為他把生命的密碼埋在了女兒體內(nèi)。而跟蹤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那種幸福簡直無以言表。付先生想養(yǎng)螢火蟲,他說一年準備養(yǎng)20只,這些光芒能把自己照亮。
何必為部分人生而哭泣?大人生,要有小情趣。一個人,要像螢火蟲一樣,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發(fā)出光芒。
(塵中塑摘自《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