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萍
(山西運城同德醫(yī)院,山西 運城 044000)
自身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馮金萍
(山西運城同德醫(yī)院,山西 運城 044000)
目的 探討自身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SLE患者50例(SLE組),另選取我院收治的其他風濕類疾病患者50例(對照組),并選取同一時間在我院體檢的健康者50例(正常組),對三組受檢者分別采用免疫印跡法(IBT)和間接免疫熒光法(IIF)對抗Sm、r-RNP、SSA/Ro、SSB和ANA、ds-DNA進行檢測。結果 ①在SLE組中,六項自身抗體均有不同程度的陽性比例,并與對照組相比,除ANA陽性比例無明顯差異P>0.05,其余抗體指標均具有明顯差異P<0.06;與正常組比較,六項抗體差異均具有顯著差異P<0.05;②六項自身抗體對SLE的診斷中,ANA抗體的敏感度最高(98.0%),但特異性最低。③抗Sm+ds-DNA+SSA/Ro+r-RNP對SLE的聯(lián)合檢測,敏感度高達77.0%,特異度高達97.0%。結論 免疫檢驗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且聯(lián)合檢驗更可提高對SLE的鑒別和診斷。
免疫檢驗;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斷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彌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屬風濕病范疇,其發(fā)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但由于患者體內(nèi)體液免疫失調(diào)以及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導致血清中出現(xiàn)以抗核抗體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和多系統(tǒng)受累是該病最主要的兩個特征。對于該病的診斷包括常規(guī)檢查、免疫系統(tǒng)檢驗以及自身抗體的檢測等,本文就免疫檢驗在SLE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風濕科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SLE患者50例(SLE組),其中男性5例,女性55例,年齡在15~57歲之間,平均年齡36.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SLE的診斷標準。另選取我院在同一時間收治的其他風濕類疾病患者50例(對照組),類風濕關節(jié)炎21例、干燥綜合征(SS)10例、混合型結締組織病(MCTB)7例、原發(fā)性膽汗性肝硬化(PBC)5例、多發(fā)性肌炎(PM/DM)4例、彌漫性硬皮?。≒SS)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標準。并選取同一時間在我院體檢的健康者50例為正常組,三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方面無明顯差異,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mL,放于干燥試管中,離心分離血清待檢。分別采用免疫印跡法(IBT)和間接免疫熒光法(IIF)對6項自身抗體進行檢測,其中抗Sm、r-RNP、SSA/Ro、SSB采用IBT法檢測;抗核抗體(ANA)和抗雙鏈DNA抗體(ds-DNA)采用IIF法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系統(tǒng)軟件進統(tǒng)計分析資料,并應用χ2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三組自身抗體檢測結果的比較
在SLE組中,六項自身抗體均有不同程度的陽性比例,并以ANA的陽性比例最高,占98.0%;與其他風濕類疾病的對照組相比,ANA的陽性比例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其他抗體指標的比較均具有明顯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正常組比較,六項抗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六項自身抗體陽性率比較[n(%)]
2.2 六項自身抗體對SLE的診斷
在六項自身抗體的診斷中,敏感度最高的為ANA抗體(98.0%),但是其特異性最低,詳見表2。
2.3 自身抗體聯(lián)合檢驗結果
任意聯(lián)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體進行聯(lián)合診斷,特異度均在97%以上,且敏感性也相對較高,尤其是抗Sm+ds-DNA+SSA/Ro+r-RNP四種自身抗體對SLE的聯(lián)合診斷,敏感度高達77.0%,特異度高達97.0%。
表2 六項自身抗體對SLE敏感度和特異度的診斷
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涉及多種組織和器官,存在多種免疫學異常,體內(nèi)產(chǎn)生多種針對正常細胞不同成分的自身抗體是其典型特征。據(jù)臨床資料統(tǒng)計,抗ds-DNA和抗Sm是目前公認的SLE高度特異性抗體,是診斷SLE的主要標準[1]。從本組的資料可知,ds-DNA只存在SLE患者中,且特異度高達100%,但是敏感性較低,因此在臨床的檢測中容易漏診。抗Sm抗體對SLE雖然有高度特異性且不受病情活動和治療影響,但陽性率較低。ANA對SLE的診斷雖然有較高的敏感性,但是它用同時存在于其他風濕類疾病患者中,且健康者中也可見低滴度的ANA,所有ANA在SLE疾病的診斷中僅具篩查作用[2]。但當ANA陰性時,如抗ds-DNA或抗Sm抗體陽性,對診斷SLE具有重要臨床意義[3]。rRNP抗體滴度的升高與神經(jīng)精神狼瘡患者的精神癥狀和壓抑程度相關,也可作為SLE患者的特異性抗體之一[4]。
在本組的資料中,聯(lián)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體對SLE進行診斷,提高了對SLE患者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與單項檢測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因此可通過對自身抗體的聯(lián)合檢測,各個自身抗體可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對減少對SLE的漏診和誤診具有重要意義。
[1] 張少敏,馮柏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自身抗體檢測方法的應用與評價[J].陜西醫(yī)學檢驗,2008,12(1):31-34.
[2] 張衛(wèi)華,沈福民.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發(fā)病機理[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24(2):108-111.
[3] 熊華,李小軍.質(zhì)粒DNA抗原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抗雙鏈DNA抗體的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26(6):374-376.
[4] 仲人前,耿紅蓮.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室診斷進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9,28(4):867-868.
R593.24+1
B
1671-8194(2013)29-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