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杰
(湖北省房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 房縣 442100)
肺結核健康干預對治療依從性的效果分析
付 杰
(湖北省房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 房縣 442100)
目的 探討健康干預措施對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中心2011年至2012年間治療的285例肺結核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干預組144和對照組14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和健康教育,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及家屬一系列綜合的健康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效果。結果 干預組的遵醫(yī)囑服藥、定期按時復查、堅持能服藥、治療有信心、自我防護、健康行為方式、合理善食、良好的心態(tài)8個方面分別為141、138、140、135、142、143、139、96例,對照組分別為129、116、123、65、108、111、98、18例。干預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有可比性(P<0.05)。結論 通過對肺結核病患者及家屬進行一系列綜合的健康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其認知及行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治愈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一步推廣。
肺結核;健康教育干預;治療依從性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呼吸傳播,是常見的傳感染性疾病之一,他長期威脅著患者及家人和周圍人的健康。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在結核病防治過程中,治療依從性不高,加之病人散居和療程長又受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不可能每個患者每天都有大夫監(jiān)督服藥,也就會出現(xiàn)不按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致部分患者治療失敗,結核病復發(fā)及傳播等嚴重后果。因此,通過對結核病患者進行健康干預,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治愈結核病,減少復發(fā)、耐藥及控制結核病的傳播有重要意義。我中心近年來對結核病患者實施有效的健康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相關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2年度經PPD、胸片、痰檢及臨床表現(xiàn)確診的285例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144和對照組141。干預組男性73例,女性71例,年齡22~66歲,平均(35.8±3.1)歲。對照組男性71例,女性70例,年齡21~67歲,平均(36.5±2.8)歲。經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和健康知識告知,如:正規(guī)的給于結核藥物化療并發(fā)放結核病防治宣傳指導手冊,進行常規(guī)結核病健康知識告知。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確診后系列干預、復查時再次健康干預及多途徑健康咨詢等綜合健康干預,具體做法如下:
1.2.1 確診后針對患者和家屬健康干預
①心理干預:由于結核病人在確診后往往因家庭、社會和心理因素等影響思想負擔,甚至害怕而恐懼,而且也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信心,會產生自卑、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下降。因此我們要去觀察、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開展健康教育[1],及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緩解其心理壓力,消除其負面情緒,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從而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達到較好的療效。②結核病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干預:幫助患者樹立結核病防治的正確觀點,打造規(guī)范的治療環(huán)境,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及時、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識,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疾病,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讓患者了解結核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定期對結核病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結核病防治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包括結核病的發(fā)病原因、傳播途徑、臨床表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如何防治,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治療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等向患者講解清楚,使患者和家屬明白結核病可防可治。重點講解該病療程長,若不遵醫(yī)服藥將導致復發(fā)甚或耐藥等后果,使患者及家屬對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及不遵醫(yī)行為造成的后果有一定的思想認識,讓患者從內心做好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③藥物干預: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早期、規(guī)律、適量、全程、聯(lián)合用藥是治療結核病的關鍵;耐心講解藥物的用法、療效、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相關知識,強調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不可擅自改變劑量或停藥,叮囑患者定期復查肝腎功能,以便根據(jù)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另外告知患者及其家結核病治療同時應該服藥護肝和護胃的藥物,治療期間如不慎“感冒”或出現(xiàn)其他不適一定要及時就診,按醫(yī)囑用藥不可擅自買藥且要多喝熱水。這樣可以防止患者因其他疾病中斷治療,同時也避免病情加重和延誤治療。④費用干預:告知患者及家屬對肺結核的防治,國家有補貼優(yōu)惠政策。免費檢查即免費拍胸片,免費查痰及按時定期免費復查;免費發(fā)放國家定制的肺結核病治療藥物;護肝護胃的藥物還可以用合作醫(yī)療按比例報銷;我中心已與民政部門聯(lián)系溝通好,對所有肺結核患者在服藥期間予以辦理個人低保補助,五、對家庭困難的可以憑當?shù)厣鐓^(qū)或村組證明材料給予適當減免并配合其到民政部門辦理家庭低保,消除患者的費用顧慮而更好的配合治療。⑤行為方式干預:引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關心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治療依從性,督促患者遵醫(yī)囑服藥。指導家屬自我防護如室內要通風、正確消毒隔離、指導患者自我防護如戒煙酒,適量活動,遇到身體不適及時就診按時按量服藥,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隨地吐痰,避免在人多的地方咳嗽和打噴嚏[2]、合理飲食忌煙酒忌辛辣給予高營養(yǎng)飲[3]、保持心情舒暢及好的心態(tài)等,讓患者及其家屬對結核病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認識,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該疾病的認識,增強治療的積極性。
1.2.2 復查時健康干預
①復查時與患者及其家屬再次加強語言溝通交流,指導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并要求堅持合理用藥[3];②開通病友室,便于患者之間溝通交流,互述心聲,相互增強其治療信心;③在病友室開展定期的知識講座并接受咨詢。
1.2.3 多途徑健康咨詢干預
展開接診咨詢、病友室咨詢和電話咨詢,了解患者心聲和疑惑,幫助其解開心結和疑惑之處,讓患者更一步認識結核病,增強其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
表1 兩組肺結核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1.3 評價
對所有患者進行6個月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遵醫(yī)囑服藥、定期按時復查、堅持能服藥、治療有信心、自我防護、健康行為方式、合理善食、良好的心態(tài)8個方面進行評價,能完全執(zhí)行上訴行為為治療依從性好、不能完全執(zhí)行或完全不執(zhí)行為治療依從性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Excel2003建立數(shù)據(jù)庫,錄入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算得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以P<0.05為干預組與對照組之間治療依從性差異有臨床研究意義。
干預組肺結核患者在遵醫(yī)囑服藥、定期按時復查、堅持能服藥、治療有信心、自我防護、健康行為方式、合理善食、良好的心態(tài)8個方面明顯高于治療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肺結核病是我國常見的慢性傳染病之一,它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藥物治療和宣傳教育對控制結核病起決定性作用,藥物治療依從性是治療結核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4]。多數(shù)患者常因治療依從性差,不能堅持用藥導致治療失敗,病情加重、并出現(xiàn)耐藥性,發(fā)展成耐藥性結核病而成為不治之癥。因此通過正確、良好的健康干預,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對結核病患者的康復和減少復發(fā)及耐藥有極為重要意義。
本研究在常規(guī)化了和健康知識普及基礎上給予肺結核患者在確診后的系列干預、復查時再次健康干預及多途徑健康咨詢等綜合健康干預,讓患者對肺結核病有了全面、科學的認識,重新樹立起治療的信心,加上家屬的關心和幫助,能夠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治療依從性,避免因療程長而懈怠及患者自認為好轉而過早停藥,從而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對肺結核患者進行確診后系列干預、復查時再次健康干預及多途徑健康咨詢等綜合健康干預,改善其認知及行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其治療信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而提高肺結核的治愈率,減少復發(fā)和耐藥等情況的發(fā)生,同時通過健康干預促使結核病患者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的傳播和消除人們對結核病的恐懼也有積極的意義,值得在臨床健康教干預中進一步推廣。
[1] 杜玉蕓.結核健康教育和治療管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9):252.
[2] 顏丙光,關磊.門診肺結核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分析[C].2011年山東防癆協(xié)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11:20-22.
[3] 田婭敏,楊敏.回訪式健康教育對結核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1):292-293.
[4] 吳祖達.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研究進展[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2,18(6):16-17.
R521
B
1671-8194(2013)29-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