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李明霞 孟建榮 王婷婷 繳秀珍*
(河北省泊頭市中醫(yī)院,河北 泊頭 062150)
清眩降壓湯治療眩暈伴高血壓40例
李紅霞 李明霞 孟建榮 王婷婷 繳秀珍*
(河北省泊頭市中醫(yī)院,河北 泊頭 062150)
目的 觀察繳師自擬清眩降壓湯治療眩暈伴高血壓療效。方法 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組均予倍他司汀止暈,尼群地平降血壓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清眩降壓湯,兩組療程均為14d,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治療組眩暈治愈率92.5%,總有效率97.5%;對照組治愈率60%,總有效率7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高血壓治愈率75%,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治愈率87.5%,總有效率為100%,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χ2檢驗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 眩暈伴高血壓患者加用繳師自擬清眩降壓湯治療可明顯提高療效。
眩暈;高血壓;中醫(yī)藥療法;中醫(yī)師承;繳秀珍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fā)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二者常同時并見,故統(tǒng)稱為“眩暈”[1]。引起眩暈的病因種類很多,大約有上百種病可以引起眩暈,不同疾病的原因不一樣;按照病變的部位不同,大致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中樞性眩暈由腦組織、腦神經疾病所引起,比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病變等,約占眩暈患者總人數的30%,周圍性眩暈約占70%,多數周圍性眩暈與耳有關,周圍性眩暈發(fā)作時多伴有耳蝸癥狀( 聽力的改變、耳鳴)和惡心、嘔吐、出汗多等植物神經癥狀,部分病變可反復發(fā)作眩暈,部分可自行緩解。常見疾病: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腦病、腦血栓、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運動不足、內耳疾病。
中醫(yī)認為眩暈的病因主要有情志、飲食、體虛年高、跌仆外傷等方面。病性有虛實兩端。風、火、痰、瘀是眩暈的常見病理因素。多辨證為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濕中阻、瘀血阻竅。臨床以肝陽上亢、風痰上擾所致的眩暈為多見。繳師自擬清眩降壓湯治療此類眩暈,取得較好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80例患者均為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門診就診的患者。入組標準:患者主訴頭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視物旋轉,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汗出、心悸,甚則昏倒。高血壓病史,或就診時血壓高于140/90mmHg。中醫(yī)辨證屬肝陽上亢,風痰上擾。
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其中女性26例,男性14例,平均年齡(51±10)歲;對照組40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19例,平均年齡(48±12)歲。病程最短1d,最長3年,平均115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倍他司汀【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130】6mg,3次/日,口服;尼群地平片【河北賽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971】10mg,2次/日,口服。7d為一個療程,服用兩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清眩降壓湯。處方:半夏12g、白術12g、天麻10g、茯苓15g、澤瀉15g、茵陳15g、葛根24 g、石決明打碎先煎20g、菊花15g、決明子15g、地龍15g、當歸15g、川牛膝15g、甘草5g,每日一劑,煎至300mL,早晚分服。7d為一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2.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疾病臨床診斷和療效標準》[2]。治愈:頭暈癥狀完全消失,血壓恢復正常或明顯下降;有效:頭暈明顯改善,血壓有所下降;無效:頭暈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血壓無下降,甚至上升。
2.2 統(tǒng)計學方法
表2 治療2周時治療組與對照組的降壓療效比較[n(%)]
2.3 治療結果
治療眩暈:治療組40例,治愈37例,好轉2例,無效1例;對照組40例,治愈24例,好轉7例,無效9例。治療組治愈率92.5%,高于對照組60%,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7.5%,高于對照組77.5%,χ2檢驗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1。
治療高血壓:治療組40例,治愈30例,好轉8例,無效2例;對照組40例,治愈35例,好轉5例,無效0例。治療組治愈率75%,低于對照組87.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傆行手委熃M為95%,低于對照組100%,χ2檢驗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2。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風性主動,肝風內起,則頭眩物搖;復因濕痰上犯,濁陰上逆,故眩暈之甚,自覺天旋地轉,遂作嘔吐呃逆?!端貑枴ち洿笳摗吩疲骸澳居糁l(fā)……甚則耳鳴眩轉……”?!兜は姆ā吩疲骸盁o痰則不作?!?。脾主運化,若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損傷脾胃,健運失司,則濕邪留置滯,痰濕困阻中焦,以至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癥見眩暈而頭重如蒙,突然發(fā)病,如坐舟車,視物旋轉,移動則眩暈加劇,惡心胸悶,嘔吐痰涎。加之肝風內動,風痰上擾清竅,眩暈更甚。繳師自擬清眩降壓湯是以平肝潛陽,滌痰定眩。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地龍平肝熄風;白術、茯苓健脾燥濕,治生痰之本;澤瀉、茵陳利水滲濕、清熱,使?jié)耠S小便出,尤再涇曰:“水飲之邪上乘清陽之位,則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蔽之也,眩者目眩轉而乍見眩黑也。澤瀉水氣,白術補土氣以勝水也”。菊花、決明子、石決明平肝風、止眩暈,現(xiàn)代研究表明菊花中的芹菜素具有降血壓和舒張血管作用[3];決明子含蒽醌類、黃酮類及其他多種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清肝明目及抑菌消炎之功效。石決明提取物有強而持久的降壓作用[4]。當歸補血活血,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協(xié)助止暈。當歸水溶性成分阿魏酸鈉能抑制血栓素A2生成,從而起到擴張血管作用,達到降壓目的[5];川牛膝引火下行,平上亢之肝陽;葛根清熱生津,臨床和基礎研究表明葛根能使外周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huán)和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降低血栓素與前列環(huán)素的比值,具有廣泛的β受體阻滯劑作用[5];澤瀉具有利尿滲濕,泄熱,化濁降脂功效,多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潰,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癥等[6]。甘草調藥和中。諸藥合用,共奏化痰息風,平肝止暈之功。
“眩暈乃中風之漸”,肝陽上亢,風痰上擾所至眩暈,病情嚴重可至卒倒,并有發(fā)展為中風的可能,故及時防治眩暈,對眩暈伴高血壓患者尤為重要。繳師自擬清眩降壓湯能有效改善頭暈癥狀,并有一定的降壓作用,減輕了許多頭暈高血壓患者的痛苦。值得借鑒。
[1] 周仲英.中醫(yī)內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46.
[3] 張曉媛,段立華.菊花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J].時針國醫(yī)國藥,2008,19(7):1702.
[4] 劉爽.石決明藥理作用研究[J].北方藥學,2011,8(11):21.
[5] 楊朔,王黎.中藥降壓作用機制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10,30(40):367.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12-213.
R255.3
B
1671-8194(2013)26-0244-02
*通訊作者:E-mail: 6305793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