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清樹
1.建立芒果園應具備的條件
(1)適宜的氣候條件 ①溫度:最適年均溫為21~27℃,1月均溫≥15℃,絕對最低溫>0℃。低于3℃苗受寒害。②水分和濕度:芒果最適宜在有灌溉條件的低雨量地區(qū)種植。因它既需要土壤水分又忌空氣濕度過大。冬春干旱,花期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有不少于3個月的干旱,夏秋濕潤,是理想的氣候和條件。③光照:芒果是陽性樹種,“無光不結果”。充足的光照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增加含糖量,從而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因此要選擇向陽開闊地建園。④風:大風(五級以上,特別是風夾沙)對芒果的有害,微風有利。在風大的地區(qū),要避免在風口處建園,或在定植前栽好防風林。
(2)有足夠成片的土地。
(3)交通較方便,生產(chǎn)資料能夠運進,產(chǎn)品能夠運出。
(4)水源能夠保證。
(5)有適宜本地發(fā)展的芒果品種。
2.園內(nèi)設計 芒果園設計應根據(jù)地形地貌條件,因地制宜,隨機靈活,統(tǒng)籌安排。根據(jù)桐子林鎮(zhèn)芒果發(fā)展現(xiàn)狀,園內(nèi)規(guī)劃至少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
(1)園內(nèi)道路設計 ①主路:寬4~6m,可通汽車。②支路:與主路相連,寬3~4m。10~15畝建1條可通小型機動車。③便道:與支路相連,寬1.5~2m。每3~5畝建1條可通手推車的路。④地梗路:每塊地靠壁一側(cè)應設計地梗路,寬0.5m,以便于管理措施落實到每一株樹。
(2)排灌水系設計 根據(jù)每個果園的具體情況,認真考察,周密設計,使排灌系統(tǒng)真正做到旱能灌,澇能排;灌溉系統(tǒng)可采用微噴灌、滴灌、軟管澆灌、人工蓄水挑灌等方式;排水系統(tǒng)應做到每塊地沿地梗修一條深寬各20cm的排水溝并與支排水溝相連,支排水溝匯集到主排水溝中,有條件的應用水泥漿砌。
(3)看守房及畜圈房設計 每15~20畝芒果園應修建一處看守和畜圈房。畜圈房應建在便于將畜糞池中的糞水引到低處的其他蓄糞池中,同時也便于直接用膠管引灌。
(4)土壤改良設計 ①確定臺面寬度:芒果園臺面寬度(包括地梗和排水溝寬度)以3~4m較適宜。②確定行株距離:根據(jù)我鎮(zhèn)果樹管理水平,推薦以下幾種芒果栽植樹密度:平地:行距5m,株距4m畝栽33株。緩坡地:行距4m,株距4m,畝栽42株。坡地:行距4m,株距3m,畝栽56株。③挖窩或開槽:規(guī)格1m見方,或1m寬,0.8m深。④施底肥:按50kg/m3粗 雜 肥,2kg/m3氮 肥、2kg/m3過磷酸鈣施用。⑤回填:分層或混合填入,先填熟土,后填生土。原則上是將挖出的土全部回填,經(jīng)過一個雨季,待土沉降,有機肥腐爛后再栽植。
3.芒果苗定植
(1)定植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定植,缺水處可選雨季定植。
(2)品種搭配 整個果園應做到早、中、晚熟品種搭配。搭配比例(僅供參考):早熟種20%,中熟種20%,晚熟種60%。大型果園早、中、晚熟應分區(qū)栽植。每個區(qū)種植2~3個同熟期的品種發(fā)利于相互授粉,以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3)苗木修剪(平衡修剪) 剪去砧蘗、病枝、病葉、傷根和過長的主根,裸根苗剪去總枝葉的2/3,袋裝苗剪去總枝葉的1/3;解除嫁接薄膜,除掉營養(yǎng)袋。
(4)栽植(最好三人組合) 一人拿苗栽苗,一人拿鋤蓋土,一人擔桶澆水。
(5)植后管理 根據(jù)旱情每3~5天澆1次水,直到成活。有歪傾者應立樁扶正,有死亡缺窩者應及時補苗。
1.土壤管理
(1)幼齡果園間作 為了提高芒果園前期收入,增加經(jīng)濟效益,在封林前可進行合理間作。種植間作物的要求:①間作物必須規(guī)范化地種植在株間或行間,嚴禁種植在樹盤上,并隨樹冠增大漸縮小間作面積。②間作物植株要矮小,根系要淺,切忌種植高稈作物、攀緣作物、纏繞性作物和需肥量大的作物,以利果園通風透光。③間作物生長周期要短,大量需肥需水時期最好與芒果錯開,不與芒果爭肥水。④間作物不具有與芒果相同的病害;推薦種植如下作物,供選擇:黃豆、豌豆、胡豆、綠葉蔬菜、綠肥、花生、草莓、藥材、食用菌等,嚴禁種植如下作物:玉米、高梁、小麥、南瓜、絲瓜、四季豆等。
(2)樹盤覆蓋 ①覆蓋范圍是樹盤,即離主干10cm處至樹冠滴水線以外30cm處。②覆蓋材料一般是雜草、綠肥、稿稈。③覆蓋厚度10~20cm。④覆蓋的好處是:保水、穩(wěn)定土溫、增加有機質(zhì)、保持土壤疏松、抑制雜草。⑤覆蓋時應注意:先中耕松土,再覆蓋。樹腳處應留出10cm左右的間隙。旱季覆蓋,雨季將蓋草壓入土中,一般不繼續(xù)覆蓋。
(3)中耕除草 雨季要經(jīng)常中耕樹盤,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未覆蓋的株間空地,一般每月中耕除草一次。中耕深度以不傷根系為限。為防止水土流失,株間行間不耕作,其間雜草可離地面0.07~0.14m處割除,割下的雜草可深壓入樹盤邊緣或覆蓋在樹盤上。
(4)擴穴深翻 定植3年后,應進行擴穴深翻,以增大根系活動范圍。深翻深度60~80cm,寬度1m左右。深翻應結合施有機肥進行,以節(jié)省勞力。
2.水分管理 根據(jù)芒果樹一年中的生長變化,結合我鎮(zhèn)氣候特點,其水分管理應掌握以下特點:
(1)抽穗前兩個月抑制水分,有利于花芽分化。
(2)開始抽穗后到開花前宜灌水,以利于抽穗和開花座果。
(3)開花期間,只要土壤不過分干旱,不需要灌溉。
(4)幼果生長期特別是迅速膨大期需定期(7~10天1次)灌溉,以減少落果,促進果實膨大并改善品質(zhì)。注意要及時灌溉,防止久旱猛灌,以免引起裂果。
(5)果實成熟期(采收前20天)應停止灌水,以增進果實品質(zhì)及耐貯性。
(6)秋梢是次年的主要結果枝,采果后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以使秋梢抽生良好。
3.肥料管理 芒果一年應施4次肥
(1)采后肥 以氮肥、有機肥、磷肥為主。沿樹冠邊緣挖深1~1.5m,寬60cm的施肥溝,先在溝內(nèi)施尿素每株0.5~1kg,少量復土,再壓綠肥、圈肥、雜肥等20~50kg,再施鈣鎂磷肥0.5~1kg。結果過多的樹還可噴0.5%尿素+0.2%硝酸鉀+0.3%過鈣浸出液,可顯著提高第二年產(chǎn)量。
(2)催花肥 以鉀、氮肥為主。10~11月每株施草木灰或硫酸鉀0.5~1kg,加尿素0.3~0.6kg(不可過多),或氮、磷、鉀復合肥每株1~1.5kg催花。
(3)壯花肥 以氮肥為主。1~2月根據(jù)花量大小,每株對水施尿素0.5~1kg。
(4)壯果肥 以鉀、氮為主。4~5月每株施尿素0.5~1kg、硫酸鉀或氯化鉀1~2kg,結果不多的可以僅施鉀肥;施肥次數(shù)過多,增加成本;施肥太少,樹勢衰弱,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根據(jù)我鎮(zhèn)芒果管理水平,一年至少應施兩次肥,一次是6~8月施采后肥;二次是12月至來年1月施催花肥。因為采后及時施肥可補償樹體因結果而導致的養(yǎng)分消耗;施足催花肥,既可滿足花芽分化和開花座果的需要,也可滿足壯果期的需要。4~5月可用0.5%的硫酸鉀或硝酸鉀加入少量中性洗衣粉噴于葉背面作根外追肥壯果,并可提高果實含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