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8期)
三人集結(jié);(眾)
九點合成。(丸)
竹生寺頂;(等)
水近街心。(洼)
無雨雷息;
有人佃成。(田)
五口同心憑領會;(悟)
三人共日見生機。(春)
江蘇 包善安
月圓月半;(胖)
日落日西。(曬)
(內(nèi)蒙 包蘇日嘎拉吐)
穴底犬;(突)
寺邊牛。(特)
山西 曹小平
四豎四橫,豎橫連接;(凹)
兩橫兩豎,橫豎交叉。(井)
安徽 曹作倫
明月出天上;(旦)
暗香到戶前。(稼)
天上雙飛雁;(巫)
枝頭斜刮風。(杉)
江蘇 陳昌年
人人和氣手牽手;(從)
月月同心肩并肩。(朋)
廣西 陳家兆
虎藏竹下;(箎)
馬在川前。(馴)
廣東 陳源植
犬戲魚而踢腿;(魷)
人浮水以翻身。(汆)
安徽 儲余根
石上飄來難有對;
寺中走出苦無雙。(一)
廣東 賀考祥
周邊照日并非日;
四面環(huán)山不是山。(田)
四川 胡正文
張弓有箭;(弔)
看戲無戈。(又)
寫字多兩點;(學)
聊天少一人。(二)
牛羊兩拼盤,可為肴享;(羞)
日月一同現(xiàn),莫作明猜。(膽)
四川 黃華元
給予;
舍得。(舒)。
悲鴻擅者;(馳)
曹艦毀焉。(耿)
一明一暗兩團火;(炳)
半鼠半豬一個囡。(孩)
遼寧 花樹范
田園雨潤初生草;(蕾)
瀑布水流半透明。(曝)
修水 黃乃秋
三岔口;(丫)
立交橋。(井)
河北 李國拴
送別下側(cè);(關)
撕去中間。(折)
拱橋隔草木;(榮)
平水掩田溝。(思)
群雁隨舟去;(巡)
一龍伴雨來。(震)
唐伯虎沒前秀技;(演)
豬悟能身后佩刀。(刻)
河北 李國墉
好似廿宗方案;(芳)
只含一個內(nèi)容。(丙)
湖南 李國暉
足沾三點水;(浞)
手抱二重山。(拙)
不出一些頭;(木)
有無二樣心。(冇)
云南 李嘉喜
村村參與半;(彬)
堡堡導游前。(封)
廣東 梁鳳笑
完全合手;(拿)
決不分心。(忿)
湖北 劉合欽
馬到便能奔跑;
水來可養(yǎng)魚蝦。(也)
福建 劉麗忠
大風吹旺三堆火;(飚)
小雨潤淋一塊田。(雷)
湖南 龍玉林
兔停樹后;(柳)
蛇動水旁。(汜)
人能逮鼠;(仔)
手可擒猴。(抻)
羊藏兩角;(來)
馬露一頭。(牛)
每向水邊去;(海)
又朝村內(nèi)來。(樹)
田邊覓伴人離去;(畔)
林下散心矛舞來。(懋)
遼寧 陸德海
開陽日;
關嶺山。(鄰)
注:開陽、關嶺均為貴州縣名
貴州 舒本和
用力得嘉獎;(喜)
無人便不成。(更)
老頭生子;(孝)
嬌女成人。(僑)
山東 宋常榮
扁日掛天上;(昊)
孤星鑲月邊。(腥)
雷輕雨過;(田)
嵐重山藏。(風)
草下蹲雙犬;(獲)
樹旁倚兩人。(樅)
黑龍江 孫???/p>
泰山壓頂難安泰;
磐石奠基未得磐。(巖)
廣東 陶木水
冰點已經(jīng)融化;(水)
蚊蟲立刻掃除。(文)
湖南 王海華
水少;(沙)
金多。(鑫)
玄德聞知悲欲絕;
劉邦聽到樂無窮。(翠)
廣東 溫德康
江邊棲候鳥;(鴻)
草下長全蟲。(繭)
山西 吳會學
雪落銀蛇舞;(唐詩人:寒山)
冰封皓月明。(唐詩人:皎然)
登船觀大海;(廣水)
寄信到天宮。(高郵)
山東 吳天澤
崗上山才隱;(岡)
湖邊月又沉。(沽)
窗前星隱去;
水畔木萌生。(深)
貴州 徐文仲
為非作歹四方下;(罪)
與友結(jié)盟兩月重。(朋)
河北 趙振川
西北;(一)
東南。(?。?/p>
周末約會;(噲)
月中來人。(夫)
卅居二上;
廿倚七邊。(世)
居心叵測;
有口難言。(亞)
北島帶一甲;(鴨)
東坡披單衣。(被)
變窮出力須求巧;(竅)
杜腐靠人莫嗜葷。(俯)
浙江 鄒立堅
年前年后藏心眼;(午)
善始善終倒跟頭。(只)
湖南 周玉芳
冬日飛花如絮;
寒天裹地似氈。(雪)
課上眼皮掐仗;
座中哈欠出聲。(打瞌睡)
屢屢憑它助興;
常常借汝消愁。(酒)
遼寧 陸德海
兩筆須實寫;
一生要慎行。(人)
立地頂天書兩筆;
經(jīng)風歷雨度一生。(人)
黑龍江 孫???/p>
貪吞筵食假邀客;
難得葡萄反說酸。(狐貍)
廣東 陶木水
葛藤驅(qū)靳尚;
粽子奉靈均。(端午節(jié))
興云騰廣宇;
布雨卷宏瀾。(龍)
廣東 溫德康
人間信使;
天上書家。(雁)
貴州 徐文仲
命懸一線;
身舞半空。(風箏)
頭頂開花株若竹;
腰間結(jié)籽葉如茅。(玉米)
伸頭大海吞波浪;
延尾山間接水源。(河流)
浙江 鄒立堅
一夜花開千里白;(大雪)
對句
九霄月照萬燈明。(元宵)
湖北 劉合欽
數(shù)聲雷響萬蟲醒。(驚蟄)
湖南 陳旭旦
九州艾掛萬門香。(端午)
湖北 劉合欽
萬山楓舞九州紅。(霜降)
山西 馬慧明
九秋風爽滿園黃。(重陽)
千舟浪激一江紅。(端午)
廣西 蘇茂華
念昔曾做少林夢;(夕)
聯(lián)系莫留缺口名。
逢喜當穿除夜衣。
浙江 鄒立堅
割草又成空口茗。
廣西 朱紹麟
值夜嚴防失火煩。(頁)
廣東 鄭植和
得利無須在位人。(立)
四川 黃華元
廣東 謝周鈍
前前后后后超先。(豆)
首首頭頭頭趕上;(豆)
廣西 盧知和
內(nèi)內(nèi)中中中退下;(個)
廣東 鄭植和
下下高高高在上;(卞)
貴州 舒本和
后后前前前倒下;(只)
廣東 陳源植
上上中中中退下;(占)
廣東 王亞解
外外中中中靠下;(名)
山西 馬慧明
角角尖尖尖在上;(少)
廣東 謝周鈍
畫中樹木有高低。(棵)
界上疏林分大?。?/p>
黑龍江 孫???/p>
界北林材分長短;
湖南 周玉芳
椽后伏蟲分左右;(蠡)
黑龍江 孫???/p>
山里豕豬無老少;(豳);
山西 曹小平
山里豕豬無上下;(豳)
安徽 田 生
江畔儷人各左右;(巫)
修水 黃乃秋
笠下日光來側(cè)下;(暗)
湖南 李國暉
店內(nèi)現(xiàn)金無差錯;(鉆)
四川 黃華元
犬外草叢生上下;(莽)
工室小人居左右;(巫)
廣東 謝周鈍
行內(nèi)土坯疊上下;(街)
廣東 何斫輪
屏上峰山疊上下;(屈)
湖北 劉合欽
二小同胞排左右;( 示示 )
廣東 梁鳳笑
堂下仁人排左右;(坐)
湖南 劉治平
寺上游人分左右;(坐)
(內(nèi)蒙古 包蘇日嘎拉吐)
杠上站人分左右;(叢)
遼寧 陸德海
空際兔烏分左右;(曌)
江西 宋柏泉
湖畔土層分上下;(洼)
河北 李國拴
房內(nèi)斯文帶反骨;(放)
湖北 劉道海
圖內(nèi)春秋無熱暖;(冬)
河南 王通路
江畔行人分左右;(巫)
山西 馬慧明
土上來人無大??;(坐)
廣東 溫德康
巖石重山分左右;(礎)
浙江 鄒立堅
山坳蛛絲形斷續(xù);(幽)
遼寧 花墅繁
舍下人丁分左右;(何)
廣東 陳源植
寺上仙人分左右;(坐)
廣東 王亞解
河南 閆振領
一、4期李國墉先生打麻將牌聯(lián)謎:
四方大戰(zhàn)拼拼碰碰;
三面為敵吃吃和和。
下聯(lián)新舊聲不明,四、六字的“敵”與“吃”同為古入今平字,平仄未交替。試改為:
四方大戰(zhàn)吃吃碰碰;
三面為敵聽聽和和。
(廣東 陳源植)
二、6期鄒立堅先生作品:“明時常有月;暗處總無音。(日)”上下聯(lián)共底,且扣合較準,當屬佳作。但從精益求精的角度看,似乎還有可推敲之處。一是上下聯(lián)的部件組合方法不一致,不夠協(xié)調(diào)。其實從字形上看,“日”有“月”為“明”,何嘗“暗”不是“日”合“音”而成?再者,從邏輯上講,暗處雖是無光,但不一定是無聲音。所以,我覺得把下聯(lián)的“總”字改成“怎”字,用疑問詞成反詰語氣,就可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
明時常有月;
暗處怎無音?(日)
(廣東 謝周鈍)
7期中提到了廣東陳先生關于聯(lián)謎“宜短不宜長”的看法,本人覺得有些片面,聯(lián)謎是機巧聯(lián)中的一種,在符合聯(lián)謎要求的情況下,“巧”是第一位。字數(shù)少當然好寫,如7期上的“直流電;(申) 橫貫川。(卅)”,看起來符合聯(lián)謎要求,但并不完美,“直流電”是專有名詞,而“橫貫川”則有些牽強。6期中提到關于“閑字”可采用“化腐朽為神奇”之方法,本人十分贊同,這里提一下七字式的聯(lián)句更有詩的韻味。綜合地說,長句比短句難,合扣比分扣難,選稿時最好以“準、巧、新、難”幾點衡量,這才能使聯(lián)謎更具有欣賞性。
(浙江 鄒立堅)
一、近期收到大量的出句,有的聯(lián)友還多次來稿。在此我深表謝意。同時做一點說明:出句有示范、導向作用,要求較高。需要合乎聯(lián)律,還要謎面順暢、合理、成文,有謎底、無閑字,且扣合準。還要有相當?shù)碾y度,最好還有一定的修辭手法。
本期出句采用廣東溫德康先生提供的“賣豬家里得千金。(安)”征求帶底上聯(lián)。注意“千金”的雙關意思。特別歡迎同底對句。
二、改作也要高要求。除難度、修辭外,均可參照上一條出句的要求,而且至少要勝過原作,切勿改掉了原作優(yōu)點、點金成鐵。
湖南李宗正先生去年8月份所投一稿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和精確度,但也有不合律處。我沒有改滿意,又不舍得讓它埋沒。現(xiàn)把它作為供修改的原作,請大家共施妙手,鼎力相助,修成精品。
家徒四壁才子??;(團)
田土上千外行留。(衝)
三、上期選發(fā)了廣東陳先生的一條意見,近日收到了浙江鄒立堅先生的不同意見,也選發(fā)一段。我覺得二位的意見都是寫好聯(lián)謎的要點,是辯證的矛盾統(tǒng)一體的兩個方面。(當然,如果把“宜短不宜長”改為“沒有閑字、越簡潔越好”就更準確了。)
對鄒先生的意見我也有不完全同意(或者說是不準備實行)之處。因為聯(lián)謎不是一般的謎語,有多方面的限制,難度大。只以“準、巧、新”為主,不著重要求“難”。但如果能兼顧到,我當然歡迎。
四、過去的出句繼續(xù)使用,但對句不能停留在最初的水平,更不宜重復過去作品的思路,尤其不應再犯過去的錯誤;而要出新、出精品。下面再強調(diào)一下幾個要注意的事項。
1、注意避免新舊四聲的混用。如“念昔曾做少林夢”這個出句是用新四聲,“昔”字作平聲。因此,對句第二、第六這兩個位置不能用古入今平的字如“習”、“襲”、“席”、“惜”“吸” 以及 “渴”、“敵”“直”、“食”、“德”等。同樣應對“一夜花開千里白”也要注意不要和“白”字造成古今聲調(diào)混用。
2、用字的部件組合時,要把你要使用的部件的部位指示準確。如“前前”是指“前”字的“前部”(“兩個點”或“兩點一橫”,“界北”指“界字北部”的“田”字,“尖尖”指“尖”字“尖端”的“小”字,不是隨意的重字相連就可以用這個字的任意一個部位。比如“苦苦”、“今今”,你能確定要用什么部件嗎?
3、要注意相似部件(偏旁部首)的區(qū)別,不能寫錯別字比如,“囗”和“口”。過去本刊專文討論過“國”從“囗”不從“口”。近來仍有不少來稿中二者混用。如湖南周玉芳先生一副很有巧思的聯(lián)謎:“外內(nèi)北南交困;(呆) 東西上下轉(zhuǎn)機(朵)”就因此而擱淺。也請聯(lián)友們援手修改或另配佳偶。
收稿地址、郵箱、手機號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