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商丘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商丘 476100)
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波形脈動程度較大,為使輸出電壓趨于平直,必須進行濾波。在小功率電路中,常采用電容濾波,即在整流電路輸出端并聯(lián)一個電容器C,負載RL再并聯(lián)其后,利用電容器的充、放電作用,使輸出電壓波形變得較為平直。但對于該電路的輸出電壓波形形成的分析,很多教材和文獻的說法不一,本文通過對比幾種說法,針對所存疑點進行深入分析,提出觀點,消除模糊認知。
圖1 (a)橋式整流電容濾波電路
圖1 (b)輸出電壓波形
在輸出電壓波形分析的幾種不同觀點中,為分析方便,都忽略了二極管的正向壓u降,=并u設電容器初始電壓為零,由于電容器C與負載RL并聯(lián),即 0c,可見,分析輸出電壓波形,就是對uc波形形成的分析和描述。
u2的正半周從零開始上升時,二極管D1、D3導通,向負載供電u的同時向電容C充電。若忽略二極管的正向壓降,0?t1時段,c與u2上升一致,即按正弦規(guī)律上升,直到t1時刻uc、u2均達到最大值。t1?t2時段,u2按正弦規(guī)律下降,電容開始放電,uc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在t2時刻以后,由于u2<uc,D1、D3反偏而提前截止,電容器通過負載電阻繼續(xù)放電,uc按放u電曲線bc段下降,直到u2的負半周,當u2>uc時,D2、D4導通,2重新開始給電容充電,工作情況與正半周時相似。在輸入正弦電壓的一個周期內(nèi),電容器充電兩次,放電兩次,反復循環(huán),使輸出電壓趨于平直。
可見此種觀點,對t1?t2時段的D1、D3狀態(tài)沒有給出描述,只指出電容開始放電且電壓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D1、D3是在t2時刻以后才截止,截止原因是此時u2<uc。
觀點表明,u此電路在t1?t2時段D1、D3導通并對電容器充電,但對此時段c的變化規(guī)律沒有給出描述。D1、D3在t2時刻不再導電,在t2?t3時段uc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直到負半周,電容u器再次經(jīng)過充電、放電過程,輸出與正半周時相似的uc波形,即0。
觀點表明,t1?t3時段,電容放電,uc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D1、D3在t1時刻就開始截止,也即是說t1?t2時段,D1、D3已處于截止狀態(tài)。
此觀點認為,由于在t1?t2時段,電容電壓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的變化率u與副u邊電壓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變化率基本相同,可認為此時段c按2規(guī)律下降,只有t2時刻以后uc才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
對比以上三種說法后,不難發(fā)現(xiàn),對“0?t1時段,uc按正弦規(guī)律上升,與u2上升一致”以及“t2時刻以后uc是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的觀點是一致的,但對于下面三個問題沒有明確,更沒有給出深入解析,容易引起大家的困惑。
問題一:0?t1時段,uc與u2上升一致,即按正弦規(guī)律上升,為什么?
問題二:t1?t2時段電容器到底是充電還是放電?判斷充、放電的標準是什么?
問題三:t1?t2時段D到底是導通還是截止?D的狀態(tài)對電容器充、放電有什么影響?
第一個問題的提出,主要是對比圖2所示電容充、放電電路而引發(fā)的思考。
圖2 電容器充、放電電路
在該電路中,設電容器初始電壓為零。電源為穩(wěn)恒直流電源,開關K扳向1時構成充電回路,開關K扳向2時構成放電回路,電容器充電過程中,它兩端的電壓隨時間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上升,即電容器放電過程中,它兩端的電壓隨時間按指數(shù)
?t規(guī)律下降,即uc放=UeRC。
而圖1電路中正弦交流電u2先通過整流輸出了含正弦交流成份的脈動直流電,然后對電容器進行充、放電。那么,這種情況下,電容器兩端電壓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呢?這需要從電容對正弦輸入信號的零狀態(tài)響應說起。
圖3 (a)整流電路中D導通時電容充電電路
圖3 (b)整流電路中D截止時電容放電電路
圖1所示的整流濾波電路在滿足電容的充、放電條件時,充電電路、放電回路分別是圖3(a)、(b)。為了研究方便,對于圖3(a)電路,設u2(t) =U2sinωt(Rint包括副邊繞組的電阻和二極管D的正向電阻)。分析該電路,由KVL、KCL定律以及歐姆定律可得該動態(tài)電路的輸入/輸出微分方程[5]為:
(k為任意常數(shù)),在實際電路中有Rin《tRL及Rint≈0,于是輸出函數(shù)的圖形最終基本與正弦函數(shù)圖像一致,即uc≈U2sinωt。因此,由以上分析看出,0?t1時段,電容電壓是按正弦規(guī)律上升,uc與u2保持一致。
第一種觀點,沒有描述t1?t2時段D的工作狀態(tài),直接給出電容開始放電的時刻t1及其指數(shù)下降規(guī)律;第二種觀點,確定了t1?t2時段D的工作狀態(tài),但沒有描述此時段uc的變化規(guī)律;第三種觀點,則認為t1?t3時段,電容放電,只不過在t1?t2時段,電容電壓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的變化率與副邊電壓按正弦規(guī)律下降的變化率基本相同u,所以,t1?t2期間可認為uc按正弦規(guī)律下降,只有t2時刻以后c才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
通過分析對比,可見三種說法中關于t1?tt2時?段t二極管的工作狀態(tài)及電容放電的起始時刻存有分歧,那么,12時段電容器是充電還是放電?D到底是導通還是截止?D的工作狀態(tài)對電容器充、放電有什么影響?若解決這些疑問,就要對二極管的工作狀態(tài)及電容器放電的起始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找準判斷方法。
理想情況下,可忽略變壓器副邊電阻及二u極管的正向壓降的影響,設Rint≈0,這樣,由于電容兩端的電壓c等于變壓器副邊輸入電壓u2,二極管的工作狀態(tài)及電容放電的起始時刻就不能用二極管兩端的電位高低來判斷,而應u采用二極管兩u端的電位的變化率大小來判斷[6],就是通過比較2的變化率與c的變化率的大小得出結論,即當 二極管正極電位有高于負極電位的趨勢,二極管即將導通;當時,二極管正極電位有低于負極電位的趨勢,二極管即將截止。因此,當二極管導通時,電路對電容器充電,uc≈U2sinωt,按正弦規(guī)律下降,反之,電容器對RL放電,按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
在單相u橋=式u整流=濾u波電路中,電容C是直接并聯(lián)在負載RL兩端的,則cRLo,因此,從以上分析的結果看,若設電容器初始電壓為零,忽略二極管的正向壓降,橋式整流電容u濾波電路輸出電壓波形形成應做如下描述,即在0?t1時段,當2的正半周從零開始u上升時,二極管D1、D3導通,向負載供電的同時向電容C充電t,?ct隨u2按正弦規(guī)律上升u,直到t1時刻uc、uu2均達到最大值;1t2時段,D1、D3導通,c仍然充電且隨2按正弦規(guī)律u下降;在2時刻以后,D1、D3截u止,電容器通過負載電阻u放電,c按放電曲u線bc段下降,直到2的負半周,當u2>c時,D2、D4導通,2重新開始給電容充電,工作情況與正半周時相似。在輸入正弦電壓的一個周期內(nèi),電容器充電兩次,放電兩次,反復循環(huán),使輸出電壓波形趨于平直。
[1]陳武凡主編.影像電子學基礎[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2]朱小芳主編.影像電子學基礎[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3]童詩白主編.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華成英,電容濾波電路及穩(wěn)壓管濾波電路[EB/OL].[2010.6]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5]劉暢.動態(tài)電路對正弦輸入的零狀態(tài)響應 [J].硅谷,2012(7)
[6]麻幼學.全波整流電容濾波電路輸出電壓波形與電壓平均值公式的討論[J].肇慶學院學報,200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