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林
(河北省高速公路沿海管理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目前公路橋梁支座主要采用板式橡膠支座和盆式支座,尤以板式橡膠支座應用最為廣泛。而由于支座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惡劣,維護較少,相對不受重視,致使支座出現(xiàn)裂紋、脫空等病害現(xiàn)象屢有發(fā)生。剪切變形后橡膠支座如圖1所示,板式、圓式橡膠支座如圖2所示。
圖1 剪切變形后的橡膠支座
圖2 板式、圓式橡膠支座
一般來說,力學性能是工程材料研究和應用的關鍵問題,主要是因為力學性能通常是工程結構和構件設計中的主要依據(jù);力學性能通常是新材料能否由研制狀態(tài)進入工程應用的基本考核指標,尤其是綜合性能(包括強度和塑性)的優(yōu)劣常常是決定性因素。
我國標準規(guī)定在對支座用橡膠的物理機械性能檢驗之外,對成品支座的力學性能在工程使用前,應進行必要的抽查檢驗,目前我國有關板式橡膠支座力學性能檢驗標準主要采用《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JT/T 4—2004)。
進行中心受壓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受壓時壓力σ與壓應變ε的關系,實測出使用應力下支座的最大壓縮量以及觀察支座在受壓條件下的工作狀態(tài),并據(jù)此求出支座的抗壓彈性模量E值。橡膠支座的形狀系數(shù)是影響支座抗壓力學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板式橡膠支座形狀系數(shù)越大,其壓應變越小。當支座的形狀系數(shù)較低時(S<8)支座的設計應力應隨形狀系數(shù)的大小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可有效降低支座損傷發(fā)生的概率。
剪切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剪應力τ與γ 剪應變的關系,并從中計算抗剪彈性模量G,從而確定G 是否超出限值。剪應變與支座厚度的關系為
式中:Δs——支座的平均剪切變形;
te——膠層總厚度。
我國現(xiàn)行的《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JT/T 4—2004),其支座養(yǎng)護一項中規(guī)定,應檢查支座的剪切位移是否過大,并指出剪切角應不大于35°。
模擬支座帶病害狀態(tài)下的力學性能試驗是采用抗壓彈性模量增大50%的板式橡膠支座進行抗壓、抗剪力學性能測試,并與成品支座的抗壓、抗剪力學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作對比。
試驗用支座尺寸為850mm×450mm×106mm,支座形狀系數(shù)S=12.32,標準抗壓彈性模量為:
表1、表2分別為合格支座與帶缺陷支座抗壓性能試驗實測數(shù)據(jù)。
表1 合格支座抗壓性能試驗豎向變形值
表2 帶缺陷支座抗壓性能試驗豎向變形值
圖3為帶缺陷板式橡膠支座與正常支座的豎向變形值對比。
圖3 帶缺陷板式橡膠支座與正常支座豎向變形值對比
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抗壓彈性模量比標準值低約50%下的板式橡膠支座,其豎向變形約為正常支座豎向變形的3倍。
表3 合格支座抗剪切變形值
表4 帶缺陷支座抗剪變形
合格支座實測抗剪彈性模量Gi=(τ1.0-τ0.3)/(γ1.0-γ0.3)=0.7/(0.88-0.27)=1.14(MPa),與標準值(1MPa)相差14%,小于15%,符合規(guī)范要求。
圖4為帶缺陷板式橡膠支座與正常支座的剪切變形值對比。
圖4 帶缺陷板式橡膠支座與正常支座剪切變形值對比
從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抗剪彈性模量與標準值相差46%的支座,在10MPa壓應力下,支座抗剪切變形減少了6.78mm。
通過對帶缺陷狀態(tài)下的支座抗壓、抗剪性能試驗研究表明:抗壓彈性模量比標準值小40%的板式橡膠支座,相同壓應力的支座豎向變形比成品支座的變形值約大3倍;抗剪彈性模量比標準值大46%的支座,相同剪應力下的支座剪切變形比合格支座剪切變形值約小17%??梢娭ё目箟?、抗剪彈性模量與其豎向、剪切變形密切相關。
[1]JT/T 4—2004,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S].
[2]黃躍平,胥明,周明華.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抗壓彈性模量測試[J].橡膠工業(yè),2006,9(53):561-564.
[3]胥明,黃躍平,周明華.板式橡膠支座抗剪彈性模量不確定度的研究[J].試驗技術與試驗機,2005,45(3):43-48.
[4]崔俊,王凱,等.疊層橡膠支座在橋梁結構中的應用[J].河南科學,2002,20(5):591-593.
[5]范立礎.橋梁工程(上)[M].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汪潔,劉健新,童申家.板式橡膠支座設計承載力與恒載支反力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7(3):378-380.
[7]Husam Najm,Raxit Patel,Hani Nassif.Evaluation of laminated circular elastomeric bearings[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2007,12(1):89-96.
[8]A.Rahman Bhuiyan,Ehsan Ahmed,M.Rafiqul Islam.FE stress analysis of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s under compression and shear[J].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2005,(2):1604-1611.
[9]Ahmet Yakut,Joseph A Yura.Evaluation of Elastomeric Bearing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2,128(8):99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