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機動車交通事故給窮人和社會脆弱群體帶來了過于沉重的影響。即使在高收入國家,貧困兒童也比富裕家庭的孩子面臨更大的危險。貧困人口構成道路交通事故傷亡的主體,在同傷害的長期抗爭當中,他們通常得不到持續(xù)的支持和幫助。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長期的醫(yī)療費用、失去家庭經濟支柱、殯葬的花費以及殘疾造成的收入損失,可能使家庭陷入貧困。在墨西哥,道路交通事故是導致兒童失去父母、成為孤兒的第二大因素。
在發(fā)展中國家,行人和兩輪機動車駕駛員是暴露于道路交通事故傷亡危險最大的群體,因而他們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更大。
在中低收入國家,絕大多數的交通事故罹難者是行人和騎自行車者。對他們而言,為便利機動車出行而制定的政策不但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益處,反而帶來了傷害、環(huán)境污染和社區(qū)分隔等惡果。
在高收入國家,相對于汽車出行而言,步行、騎自行車和騎摩托車的危險性仍然非常高。
在許多國家,由于缺乏道路安全弱勢群體的聲音,使得行人和騎自行車者的安全經常會讓位于汽車的交通便利。為了避免貧困人口和道路安全弱勢群體承受不公平的傷亡負擔,應該將公平地保護所有道路使用者作為一個指導原則。公平性是減輕全球道路交通事故傷亡負擔的一個核心問題。
(摘自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世界預防道路交通傷害報告》 發(fā)布:世界衛(wèi)生組織暨世界銀行 譯者:劉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