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喜中
中西藥聯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宗喜中
目的觀察中藥聯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方法對收治的60例患者隨機分組后,對照組29例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對符合標準的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用三拗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觀察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臨床控制23例(74.19%),顯效5例(16.13%),有效3例(9.68%),總有效率100.00%。對照組臨床控制15例(51.72%),顯效5例(17.24%),有效7例(24.14%),無效2例(6.90%),總有效率93.10%。兩組比較,臨床控制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例患者出現輕微腹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68%。結論三拗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三拗湯;瓜蔞薤白半夏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呈進行性發(fā)展的臨床常見病。筆者應用三拗湯與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聯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取得較好療效,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至我院就診的6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男16例,年齡49~65歲,女15例,年齡51~65歲;對照組29例,男14例,年齡50~65歲,女15例,年齡51~64歲。兩組性別、年齡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意義性(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參照衛(wèi)生部2010年頒布的COPD診斷標準擬定:有吸煙史、環(huán)境有害物質接觸史和家族史等危險因素;以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為主要癥狀,短期內加重;體格檢查可見呼吸淺快、桶狀胸、肋間隙增寬、心濁音界縮小、肺肝界降低,叩診呈過清音,聽診肺呼吸音減低、呼氣相延長、可聞及啰音;肺功能檢查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符合診斷標準,治療前未使用中藥治療者納入觀察。排除年齡>65歲,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或有過敏史、其它系統(tǒng)重大伴隨疾病史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婦女和中斷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予以控制性氧療、根據痰培養(yǎng)藥敏結果抗感染、茶堿類藥物平喘、氨溴索稀釋痰液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宣肺祛痰、通陽寬胸的中藥,以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合三拗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主方加減。處方:全瓜蔞、薤白、法半夏、陳皮、杏仁各15g,麻黃10g,茯苓30g,生甘草6g。高熱者加柴胡30g,口干者加天花粉15g、蘆根20g,大便干者用瓜蔞仁、芒硝各10g,痰多者加炒萊菔子、蘇子各15g,喘息甚者加葶藶子15g,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各15g。用法:水煎取汁450ml,分3次溫服,每日1劑。連續(xù)治療7天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臨床藥理學》[1]和《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擬定。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其它客觀檢查指標基本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減輕,但未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其它客觀檢查指標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減輕,但程度不足顯效者,其它客觀檢查指標有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變或加重,其它客觀檢查指標未見改善或加重。
2.1 療效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臨床控制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不良反應觀察組3例患者出現輕微腹瀉,占9.68%。不良反應未做特殊處理,停藥后即恢復正常。其余未見其它明顯不良反應。
COPD作為一種常見的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因肺功能進行性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及外界各種有害因素的影響,其急性發(fā)作可產生各種心肺并發(fā)癥,必須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給予緊急處理。本病屬于中醫(yī)學“咳嗽”、“喘證”、“肺脹”等范疇,痰濁是其發(fā)生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由于老年體弱,肺氣虛衰,脾失健運,痰濁內生,加之外感風寒,外寒引動內飲,壅遏肺氣,肺氣上逆,痰濕阻肺而成咳、痰、喘之癥。三拗湯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風寒、肺氣不宣之證。瓜蔞薤白半夏湯通陽散結、祛痰寬胸,主治痰濁胸痹證。兩方合用,共奏宣肺祛痰、通陽寬胸之效,與AECOPD的病機甚為吻合。藥理研究[3]表明,麻黃解熱、止咳、平喘,瓜蔞祛痰、抑菌,半夏止咳、祛痰,杏仁止咳、平喘、抗炎,薤白抑菌、利尿,甘草止咳、祛痰、平喘,還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諸藥合用,可針對疾病的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觀察組3例患者出現腹瀉,可能與杏仁和瓜蔞潤腸通便的作用相關。本研究結果表明,三拗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肺功能,不良反應輕微,臨床療效安全可靠,值得深入研究。
[1] 翁維良.中藥臨床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87.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4.
[3]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4:625.
R563
A
1673-5846(2013)04-0116-02
長葛市人民醫(yī)院,河南許昌 4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