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舟
慢性心衰是高血壓、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等心臟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一旦罹患,患者十分痛苦。心衰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呼吸困難,輕者勞動后出現,重者休息時即有呼吸困難,甚至夜間無法平臥,必須端坐才能呼吸;氣短也是常見癥狀之一,患者往往稍事活動就氣喘吁吁;乏力,心衰患者常有精神不振、疲乏無力等癥,重者精神氣力嚴重疲乏,難以堅持日常活動;患者往往還會出現浮腫的癥狀,輕者下肢浮腫,重者會出現全身浮腫。這些癥狀的出現會讓患者痛苦不堪,不及時治療,還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罹患慢性心衰以后,患者還會面臨一大痛苦,那就是大把吃藥,變成了“藥罐子”。由于慢性心衰的主要病變是心臟舒縮無力、水腫和瘀血,因此,現代醫(yī)學治療心衰,需要運用強心藥來激發(fā)心臟的舒縮功能,運用利尿藥來消除水腫,運用擴血管藥為心臟提供更多的血液供應,常常是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等四大類藥物聯合應用,患者每天要吃八九種,甚至十幾種藥物。每天大把大把地吃藥,也讓患者苦不堪言。
整合調節(jié),一藥頂四藥,標本兼治
慢性心力衰竭從表面上看,是心肌受損以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出現障礙,導致心排血量減少,患者出現水腫和瘀血,其實,該病的根本在于人體的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和心室重構。因此,對于慢性心衰的治療,中醫(yī)絡病理論認為,必須整合調節(jié),既要強心、利尿、擴血管以緩解患者的癥狀而治標,還要干預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抑制心室重構以治本。
絡病理論指導慢性心衰治療的代表性藥物芪藶強心膠囊,同時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三大作用,一藥同時具備上述四大類藥物聯用的作用。該藥組方中所含的人參、黃芪、附子等藥物能增強心臟舒縮功能;葶藶子、澤瀉等藥物能夠利水消腫、通小便,使體內多余的水分從小便排出,從而減輕心臟的負擔,值得一提的是,中藥利尿最大的特點是不會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丹參、紅花等活血通絡藥物可以擴張血管,改善心臟的血液供應,減輕周圍血管阻力。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研究證明,芪藶強心膠囊強心、利尿、擴血管效果顯著,能夠改善心臟舒縮能力,消除慢性心衰的各種癥狀,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芪藶強心膠囊不僅可以強心、利尿、擴血管改善患者呼吸困難、胸悶氣喘、乏力、浮腫等癥狀,還可以改善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和心室重構。中醫(yī)絡病理論認為,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與絡脈不通之間有密切聯系,心室重構的實質就是絡息成積。
研究證實,許多具有通絡作用的藥物都可以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治療心室重構,比如益氣養(yǎng)心藥物、安神鎮(zhèn)靜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活血通絡藥物、利水消腫藥物可以改善心臟的供血、消除心臟絡脈中停滯的瘀血和痰飲,可使心衰增大的心臟縮小,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構。
芪藶強心膠囊正是配伍了益氣養(yǎng)心、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等藥物,所以可以從根本上有效治療心衰。經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實驗證實,芪藶強心膠囊可以干預神經內分泌,使之不被過度激活,從而減輕心臟負荷,防止心臟功能的進一步耗竭,讓過分跳動的心平靜下來,能改變患者心慌、氣短、喘促等癥狀;經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研究表明,芪藶強心膠囊在慢性心衰的治療過程中,能夠明顯減少室壁厚度,抑制心室重構,可改善心衰患者的胸悶氣短、夜睡不能平臥、尿少浮腫等癥狀。
芪藶強心膠囊對于慢性心衰整合調節(jié)、標本兼治的功效得到了循證醫(yī)學研究的證實。在國內23家綜合三甲醫(yī)院開展的循證醫(yī)學研究結果顯示:該藥可顯著降低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的水平,試驗組NT-proBNP水平下降超過30%的患者比例達47.95%,遠遠高于其他藥物。其中NT-proBNP被視為治療心衰的關鍵點,患者血清中NT-proBNP的水平越高,就說明心衰的程度越深,心室重構病變越重。
另外,循證醫(yī)學研究還顯示芪藶強心膠囊在逆轉心衰進程,治療心室重構、改善患者預后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而且可以顯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臟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數(LVEF),改善患者6分鐘步行距離,運動耐力明顯增加,明顯改善心慌氣短、不能平臥、尿少浮腫等癥狀,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患者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等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可見該藥能從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治療慢性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