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毅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ereatitis,AP)是因患者胰管發(fā)生阻塞,胰腺血液淋巴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及胰管內(nèi)壓力突然上升而導致胰腺中消化酶發(fā)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學性炎癥。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嚴重程度及病理組織學檢查,可將AP患者分為輕型(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急性水腫型)和重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出血壞死型),通常MAP患者占65%~75%,臨床表現(xiàn)癥狀較輕,及時治療后,患者預后情況較好,但余25% ~35%的患者為SAP,臨床表現(xiàn)病情危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較高[1]。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如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患者將會出現(xiàn)胰腺膿腫、壞死及腹腔感染等嚴重的繼發(fā)性并發(fā)癥。因此,對胰腺感染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方能及時采取抗感染治療措施,從而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而血清降鈣素原(proealcitonin,PCT)在全身性感染及全身炎癥反應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在對細胞因子網(wǎng)絡(luò)的調(diào)控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主要用于監(jiān)測患者臨床感染情況[2]。本文研究中通過對我院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測定,探討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在評估急性胰腺炎患者診治及預后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患者入院時距離發(fā)病均不超過24 h,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嚴重程度及病理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MAP 16例(MAP組),SAP 15例(SAP組)。全部患者的臨床診斷均符合《內(nèi)科學》[3]及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斷指南[4],分型診斷過程符合美國急性胰腺炎會議制定的關(guān)于MAP與SAP的劃分標準[5],其中MAP組中男10例,女6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33.2±9.5)歲。SAP組中男8例,女7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34.1±10.8)歲。同時,選擇我院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19~77歲,平均年齡為(35.4±10.9)歲。全部受檢者均無重大外傷、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合并癥。三組受檢者在性別比例、年齡及一般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與試劑 BNⅡ型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購于美國DADEBEHRING公司),試劑(購于廣州德宏醫(yī)療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 檢測方法 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第1、3、6、9天及40例健康體檢者分別抽取2 ml靜脈血,對血清進行分離,置入-20℃待檢。降鈣素原水平檢測采用雙抗夾心免疫熒光法進行檢測,所有操作嚴格遵守試劑盒說明書。檢測標準[6]:無效:無對照帶顯示;陰性:有對照帶顯示,無測試帶顯示,PCT <0.5 μg/L,陽性:對照帶及測試帶均有顯示,PCT≥0.5 μg/L。陽性率=該組的陽性例數(shù)/該組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血清降鈣素原水平采用表示,3組間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采用t檢驗,3組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比較及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第7天與第1天的陽性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受檢者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 可見,SAP組及MAP組入院第1天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且SAP組在入院第1、3、6、9天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顯著高于MAP組(P<0.05,表1)。
表1 3組受檢者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μg/L)
2.2 3組受檢者的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情況及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后陽性率情況 對照組的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為0,MAP組的陽性率為56.3%(9/16),SAP組的陽性率為100%(15/15),可見,MAP組及SAP組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而SAP組的陽性率顯著高于MAP組(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第1、3、6、9天的陽性率分別為58.1%(18/31),54.8%(17/31),48.4%(15/31),29.0%(9/31)。可見,住院第9天的陽性率顯著低于住院第1天(P<0.01)。
急性胰腺炎為多因素參與而發(fā)生的病理生理過程,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炎癥早期胰腺滲出較為明顯,以胰腺水腫為主,病情一般呈自限性,經(jīng)積極治療后患者預后情況較好,而炎癥后期則出現(xiàn)胰腺出血性壞死,出現(xiàn)胰腺膿腫及壞死,并伴有感染、腹膜炎等并發(fā)癥,預后較差,患者病死率較高。
降鈣素原為甲狀腺的髓質(zhì)細胞所分泌的糖蛋白,由116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3 kDa。在健康人群的血液中,降鈣素原水平較低,如機體出現(xiàn)感染后,其水平顯著上升,而此時的降鈣素原由甲狀腺以外的組織所分泌[1]。國內(nèi)文獻報道顯示,降鈣素原水平能夠有效的反應機體的炎癥反應情況,是早期感染診斷特異性指標[7]。國外有研究證實,降鈣素原在機體炎癥早期水平明顯上升,在出現(xiàn)持續(xù)的嚴重機體感染后,其水平又進一步上升??捎糜阼b別和診斷臨床感染性疾病,并隨著患者炎癥得到控制及病情得到緩解,降鈣素原水平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因此,能夠有效的評估患者的預后情況[5]。本文中SAP組及MAP組入院第1天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及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且SAP組入院第1、3、6、9天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及陽性率顯著高于MAP組(P<0.05)。且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第9天的陽性率顯著低于住院第1天的陽性率(P<0.05)。這一結(jié)果與以上文獻相符。
綜上可見,降鈣素原的檢測值能夠?qū)毙砸认傺椎难装Y反應及全身感染情況進行快速及時的反應,在感染得到控制及治療后,其值逐漸趨于正常,因此,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測定,有助于評估其嚴重程度,從而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并對預測患者的預后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1]肖江寧,弓小雪,梁明杰,等.3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分析.醫(yī)藥導報,2012,31(7):938-940.
[2]黃偉平,胡北,江穩(wěn)強,等.血清降鈣素原對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療效評估的價值.廣東醫(yī)學,2012,33(14):2083-2084.
[3]葉任高主編.內(nèi)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66-475.
[4]張呈祥,侯明,鮑海詠.降鈣素原對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診斷價值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11):1246-1247.
[5]Ryu JK.Evaluation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Korean J Gastroenterol,2009,54(4):205-211.
[6]張瑜紅,唐國都.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實驗室診斷進展.廣西醫(yī)學,2012,34(7):917-917,923.
[7]肖玉鵬.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10):12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