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兵位,心為帥謀”。參謀服務是辦公室的重要工作職責。從一定意義上說,參謀服務的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領導的執(zhí)政能力和水平。黨政辦公室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增強參謀服務意識,把握參謀服務重點,提高參謀服務能力,真正做到參謀到點子上、調(diào)研到關鍵處、服務到?jīng)Q策中。
一、握緊“方向盤”。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參謀服務工作政策性、方向性強,黨政辦公室要有強烈的政治敏銳感,從政治的角度去分析,用宏觀的思維去思考,以前瞻的視野去審視,做到工作方向不偏離。一是站高位。謀略依大局而定,據(jù)大勢而發(fā)。這就要求黨政辦公室在參謀服務中,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突破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著眼宏觀大勢,緊扣工作主弦,既要善于觀察分析宏觀形勢,從中把握大的發(fā)展方向,又要善于觀察分析某方面、某領域的微觀形勢,盡可能掌握更多的情況,從中尋求兩者的結合點,尋找工作的切入點。要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善于把事關本地發(fā)展的問題放在國際國內(nèi)的宏觀大背景下來思考、來謀劃,提出既符合時代要求又符合本地實際的發(fā)展建議;善于在紛繁復雜的事務中把握關鍵,找準主要矛盾,及時為黨委、政府提供各類評估建議、工作預案和對策措施,做到應對新情況有新思路,解決新問題有新對策,為領導決策“引路導航”。二是站準位。參謀服務的對象是領導。要想“參謀產(chǎn)品”有銷路,必須深入研究“主客戶”意圖。黨政辦公室要善于站在領導的層次上分析、思考問題,抓住領導的“興奮點”,在思想上與領導同心,在工作上與領導同步,努力實現(xiàn)與領導“同頻共振”。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地尋找與領導溝通、交流的機會,多與領導交談,多向領導匯報,力爭準確、全面地掌握領導對有關工作的思想、思路,跟上領導的節(jié)奏,使決策參謀能更好地體現(xiàn)領導的意圖,符合領導的需求,真正成為領導的“外腦”和“智囊”。三是站前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工作缺乏預見性、超前性,各項紛繁交錯的事務就會剪不斷、理還亂,就會影響參謀服務效果。黨政辦公室要在服務中把握主動,在被動中采取主動,不消極等待領導安排,主動應付,提前介入,早做準備,先于領導而有所謀,早于領導而有所行,做到知之在先,思之在先,謀之在先。要見微知著,未雨綢繆,“見一葉而知秋”,無論是辦文還是辦事,都要有超前洞察的眼力,預見事物發(fā)展的眼光,深謀遠慮、科學預見,推斷出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盡可能做到“雨前送傘”“雪中送炭”,不做“事后諸葛亮”。
二、學會“彈鋼琴”。調(diào)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謀事之道,更是辦公室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重要手段。調(diào)查研究不能大而化之,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點,關注難點,發(fā)掘亮點。一要牽住牛鼻子。參謀服務絕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輕重緩急,找準“主攻點”,才能取得勢如破竹的成效。黨政辦公室要圍繞中心工作,對帶有全局性的重大政策、重大戰(zhàn)略、重大決策及重大經(jīng)濟社會問題,開展深入及時的調(diào)查研究,為黨委、政府議大事、謀大事、抓大事提出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決策建議。二要敢拔硬釘子。發(fā)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是領導關注的焦點和工作的重點。黨政辦公室要圍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的難點問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全社會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認真開展調(diào)查研究,透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從內(nèi)部和本質(zhì)上剖析原因、尋找規(guī)律、預測趨勢、探索對策,提出真知灼見,破解社會熱點、難點。調(diào)查研究如果不深入,就會流于形式,形同虛設。要真正邁出步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善于直面矛盾和問題,做到“打破砂鍋問到底”,充分掌握豐富而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三要多出金點子。調(diào)查研究工作要善于捕捉新的“調(diào)研點”和“醒目點”。對一些新的典型、新的經(jīng)驗,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其實質(zhì),把那些符合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發(fā)展活力的新生事物挖掘出來,加以總結和推廣,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全局?!拔目奢d道,以用為貴”。要把文稿服務作為決策參謀服務的主要抓手和載體,多出一些創(chuàng)新的、有質(zhì)量、高水平的調(diào)研成果,確保研究成果“恰逢其時”“研當其用”,更好地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
三、當好“幕后人”?!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參謀之本,集中于參謀人員的基本素質(zhì)。沒有良好的素質(zhì),自然力不從心,多謀善斷更無從談起。一是胸能容之。水之積不厚,其負大舟也無力。要做到“有謀”,必須做到胸中有“數(shù)”,言之有據(jù)。學習是增長知識和才干的根本途徑,也是“參謀有方”的前提和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走在前列,自覺把學習作為當好參謀、以文輔政的政治責任和事業(yè)追求,以求知若渴的激情、刻苦鉆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力求廣種博收。尤其要注意圍繞本地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對一些重點領域、熱點問題和難點工作進行知識儲存,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參謀服務有理有據(jù)。只有對各方面的情況和信息了如指掌,為領導參謀做決策時,才不會腹中空空,人云亦云,才能避免出現(xiàn)知識“盲點”和思維“斷電”。二是心能謀之。常言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謀從心中出,略從腦中來。參謀服務的過程,也是歸納提煉觀點和思路的創(chuàng)造過程。參謀服務的成果不是數(shù)據(jù)、事例等材料的簡單堆砌。要善于歸納提煉,進行“沙里淘金、變?nèi)睘槿?、化淺為深”的深加工,對調(diào)查得來的材料要進行科學分析、判斷、歸納、綜合,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思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高決策建議“含金量”。要堅持用事實說話,用數(shù)據(jù)說話,不斷提高政策建議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如果不去分析,不去研究,不去思謀,只是照本宣科,不僅對領導的決策無益,有時還會擾亂領導視線,甚至誤導領導決策。三是口能言之。作為領導的參謀和助手,不僅要心能謀之,而且要口能言之,把自己對領導決策的參謀思路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不能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倒不出來。要練好口才,講究語言藝術,做到言之有物,一語中的,言簡意賅。美國總統(tǒng)林肯為了練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木、稻田練習口才。進言納諫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時機場合,注意語氣分量,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力求言之有序,諫之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