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秉翰
【摘 要】本文根據綠化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依據,控制的原則,控制的內容、方法及重點,對綠化工程施工階段如何進行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綠化;施工;質量;控制
1.綠化工程質量控制的依據
(1)國家建設部、交通部、水利部、林業(yè)部,地方性頒布的工程建設監(jiān)理法規(guī)、規(guī)范及專業(yè)技術標準。
(2)業(yè)主與承包商簽訂的正式合同、協議、文件及補充合同和協議。
(3)經批準承包商使用的設計圖紙、技術規(guī)范、檢測評定標準、試驗規(guī)范等。
(4)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及說明。
(5)業(yè)主簽發(fā)的與本工程項目有關的指令及文件。
(6)經監(jiān)理工程師核查簽字確認并報業(yè)主批準的工程變更、工程延期、費用索賠、工程分包等指令及文件。
2.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內容
2.1土方工程
(1)廢方清運。根據設計文件、施工圖紙、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清運范圍、標高要求,將綠化區(qū)內的廢方及有害物全部清運出場。
(2)清運前的原始地面線測量。施工前,監(jiān)理工程師應會同承包商對施工現場原地面線進行測量,以確定土石方數量,清運后再次測量,測量數據作為計量依據。
(3)未經原地面線測量的不得施工,否則拒絕計量拒絕支付。
2.2拉運回填土
回填土是各種植物材料成活、生長、發(fā)育的基礎。當承包商確定土源地后,現場監(jiān)理工程師應會同承包商到土源地分層取樣并護送到有資質的檢測部門進行化驗分析,分析結果,PH值、總含鹽量、有機質含量、土壤雜質等必須符合技術規(guī)范指標,達不到指標者應通知承包商另選土源或者上報經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批準的土壤改良方案后,方可拉運,否則拒絕進場。
(1)換土厚度。根據設計圖紙及技術規(guī)范要求,喬木穴狀換土應視喬木大小而定,一般為0.8×0.8×1.0米或1.0×1.0×1.2米或1.2×1.2×1.5米;孤植灌木穴狀換土一般為0.7×0.7×0.7米或0.6×0.6×0.6米;密植灌木一般為0.5×0.5×0.5米為宜,具體規(guī)格應以合同技術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
(2)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種補救措施,如果土壤質地較差,PH值低、總含鹽量少,有機質含量普遍較低,對植物正常生長有影響,因此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改良措施:一是加大有機肥施肥量,一般每公頃施肥量為20-30噸為宜。二是粘性強的土壤可摻拌細泥炭土或細沙,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及通氣度。三是深翻細耙,改良土壤結構。
2.3喬灌木種植工程
(1)種植穴放線。放線時要按照設計圖紙及圖案尺寸放線,喬木穴狀換土,穴規(guī)格應按設計圖尺寸開挖,一般為0.8×0.8×1.0米或1.0×1.0×1.2米或1.2×1.2×1.5米。孤植灌木一般為0.7×0.7×0.7米。密植灌木一般以溝栽為宜,溝深應在50厘米以上,挖植樹穴時,上下口徑應相同,以防鍋底形出現。
(2)穴狀換土施肥。植樹穴開挖驗收后,應進行回填施肥,不施肥者不得栽植。
(3)苗木訂購。此項工作應提前進行,承包商選定苗木源地后,監(jiān)理工程師應到供苗場實地檢驗,重點檢查承包商選定的苗木品種、規(guī)格、主干通直度、冠幅、病蟲害等情況是否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三證是否齊全(經營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苗木檢疫證),滿足上述要求者方可起苗,起苗時還應注意土球大小必須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綁扎要緊密牢靠,不得松散。灌木要檢查分枝數量是否達到技術規(guī)范要求等,凡達不到上述指標要求的不得裝車拉運。
(4)喬灌木種植。種植季節(jié),一般為春季最適宜種植,種植時應將苗木垂直放在樹穴中央,然后從四周填土,隨填隨踏實,并及時澆足定根水,然后扶苗培土,喬木栽植前要進行修剪,保留1-2級分枝,枝條樹形要豐滿,保持原有樹形,不得修成栓馬樁。灌木要求枝葉豐滿,修剪高度應和技術規(guī)范要求相一致。
2.4草坪地被種植
(1)平整土地。草坪地被種植前必須進行全面細致整地,并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頃有機肥施肥量不少于10-20噸,整地平面相對高差應小于5cm,表層不得有大于2.5cm的石塊石頭,表層含砂石量不得超15%,所有雜物及有害物全部清運出場,并進行充分淋灌沉降。
(2)草種地被植物選定。根據廣東省氣候特點,應選擇易萌芽、易維護的品種成品草皮種植。地被植物要求選用枝葉豐滿,尺寸大小均勻,色澤好,長勢好的植物。
(3)種植。按照技術規(guī)范要求,成品草皮種植盡量密植,間隙均勻少見土層。地被植物株距間隔合理,均勻密植;品種交匯處要求把設計所表示的直線或弧線顯現出來。種植后立即澆定根水,養(yǎng)護期間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地濕潤,有利地被植物盡快恢復生長。
(4)除草補苗養(yǎng)護。因雜草直接影響草坪的直觀效果,要求養(yǎng)護人員及時進行拔除,與此同時,也要防止斑禿現象出現,應及時進行成品草皮補植,并按時澆足水,確保草坪快速成坪。地被植物如有枯苗、死苗或缺苗現象,要及時進行更換或補植。
3.綠化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及重點
(1)制定工序質量檢查程序。駐地監(jiān)理組在單位,分部分項工程開工之前,應組織編制《施工監(jiān)理規(guī)劃》和《施工監(jiān)理實施細則及流程》,供現場監(jiān)理人員、承包商和施工人員共同遵守執(zhí)行。
(2)審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工藝、進度計劃、機具、勞力、設備投入、進場材料計劃、質量保證體系及安全環(huán)保措施,是否合理可行,是否與投標書上報的情況相一致,并提出質疑,報業(yè)主批準。
(3)測量原地面線高程。當承包商進場開工之前,監(jiān)理組應組織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會同承包商同步對原地面線進行測量,以確定土石方數量,并作為計量的依據。
(4)現場巡視。監(jiān)理工程師對正在實施的工程項目進行經常性巡視,要做到現場第一、時間第一、責任第一,及時掌握工程施工動態(tài),并認真作好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把質量隱患排除在萌芽狀態(tài)之前,認真做好事前控制。
(5)旁站。現場監(jiān)理工程師對施工現場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要實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旁站監(jiān)督檢查,嚴格檢查承包商使用的材料、機械、混凝土配比、施工人員、工序及施工質量,如鋼筋擺放、結構、尺寸,搭接部位是否準確,鋼管除銹防腐,塑管打毛粘接,苗木質量,施肥時工作質量是否符合技術規(guī)范,并作詳細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者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工程質量缺陷及質量事故處理:
(1)因施工而引起的質量缺陷處于萌發(fā)狀態(tài)時,監(jiān)理工程師應當發(fā)出警告,要求立即更換不合格材料、設備和不稱職的施工人員,要求改變不規(guī)范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藝。
(2)因施工引起的質量缺陷和事故,現場監(jiān)理組(下轉第115頁)(上接第99頁)當即發(fā)出“停工令”,責令整改并通報承包商,待承包商采取補救措施補救合格后,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確認后,由監(jiān)理組長簽發(fā)“復工令”恢復施工。
(3)當質量缺陷出現在某道工序完工后,且對下道工序產生影響,監(jiān)理工程師拒絕驗收,拒絕計量。直到承包商返工處理后,檢查合格后方可驗收計量。
(4)在缺陷責任期內發(fā)現工程質量缺陷時,監(jiān)理工程師應責令承包商進行修補。加固或返工重做,直到檢驗合格為止。
4.結語
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同時又要具備指導現場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較好地把園林綠化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建造出既經濟、又實用、且美觀的園林作品。 [科]
【參考文獻】
[1]雷燕峰,王所.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新產品,2010(13):213.
[2]劉有新,羅小琴.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淺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0(6):55-57.
[3]文嘉燕.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管理[J].現代園藝,2010(5):66-67.
[4]杭春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途徑淺析[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8(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