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憶雨
三月,一個多雨的季節(jié)。
三月,是屬于父親的季節(jié)。
三月,也是屬于母親的季節(jié)。
每年的三月,不管是多雨還是天晴,在我的記憶里,母親臉上都是陽光燦爛。母親從腳步矯健到步履蹣跚總是那樣賢惠地為父親的生日家宴舉廚,把患難之恩愛都傾注于自己做的每一道菜里。父親那張一生嚴(yán)肅的臉此時也會掛著燦爛的笑,品味母親為他釀做的、父親一生鐘愛的米酒……嬉鬧中,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瞥;我的目光怔住了;父親的背影在我的眼中竟是如此的蒼老了。我的思緒一下飛到了那個“史無前例”的歲月……
也是一個三月天,天空灰暗,細(xì)雨蒙蒙。父親和母親把全部家當(dāng)裝上三部板車,從縣城那條青石板路上走向農(nóng)村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改造”。剛上學(xué)的我和母親跟在那三部吱呀吱呀的板車后面看著父親的背影是那樣的挺拔如松,那樣的厚重如山,給這個世界一種義無反顧的堅定和一個教師的氣概。
父親曾經(jīng)是一位軍人出身的人民教師,也能寫一手好文章。在鄉(xiāng)下的那些日子里,父親輔導(dǎo)我寫的作文,從小學(xué)到中學(xué)都被語文老師當(dāng)做范文。因此我從小就崇拜父親。但父親那張時刻嚴(yán)肅的臉,讓我有時真希望他不要在家。而每當(dāng)聽到公社的廣播通知,父親要上水庫工地勞動時,我就會忍不住依依不舍地目送著父親出去。然后就早也盼晚也盼,求老天爺下大雨,讓父親從雨幕中回到我們那溫馨可愛的家。像嘗寶貝一樣吃著父親從水庫工地帶回的他那份“打牙祭”省下來的米粉肉……那是我當(dāng)年對父親在風(fēng)雨中的一種怎樣的難以忘懷的期盼?。?/p>
在父親接受“改造”的那些日子里,父親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讓我跳出“農(nóng)門”。于是父親很少讓我干農(nóng)活,并且讓我在學(xué)校寄宿。當(dāng)我從那長滿荒草、堆滿牛糞的農(nóng)村“五七”中學(xué)高中畢業(yè)時,正值我國恢復(fù)高考制度的首屆招生日期。作為一名應(yīng)屆生,當(dāng)我最終連一個普通的“韋達(dá)定理”數(shù)學(xué)題也不能解出而失敗時,父親一生的夙愿徹底破滅了。而我只有坐在家里那條破舊的板凳上默默地悔恨一段長滿荒草的歲月,默默閱讀父親為一代人失望的傷感……
又是一個三月天,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名詞——“撥亂反正”。我們?nèi)业拿\也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父親又帶著我們?nèi)译S著我國最后一批返城大軍回到了用三部板車送我們走的那條青石板路上……
轉(zhuǎn)眼三十多年過去了,此刻我木然地看著父親夾菜時微微顫抖的手,默默地問著自己:父親那兩條手臂還是曾經(jīng)那輕易就可以把我舉過頭項的雙臂嗎?那兩條蹬久了站起來時抖動的腿,還是為我跑高考補習(xí)班時疾走如風(fēng)的腿嗎?那個開始蒼老的背影,還是我過去那座遮風(fēng)擋雨的大山嗎?我此時的心中呈現(xiàn)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重。父親,顯然老了。父親啊,我的血脈里流淌的是您的血。而己為人父,您一直最心愛的長子,要用怎樣的一種愛才能詮釋現(xiàn)今您佝僂著身子帶養(yǎng)孫輩的情懷呢?要用怎樣的一種情懷才能詮釋當(dāng)年您披風(fēng)戴雨為兒女們帶回的從水庫工地省下來的那份“打牙祭”的米粉肉呢?
此時我像秋風(fēng)里的枯葉,那些從前的歡樂和理想,在沉寂無邊的梅雨里墜地。有如一葉遠(yuǎn)航的帆船,在這陌生而飄渺的思緒里,我再無從選擇父母的青春……我不知從此在父親今后的日子里,我是該比一只紙鳶更高呢,還是比家鄉(xiāng)的田禾更低。許多年以來,一直沒有人能告訴我。在那些清晨和霓虹燈下,我既看不見那些麥浪,也聽不見父親或者母親那些乳汁般的叮嚀。我只認(rèn)出那個日漸被仕途的塵埃埋沒的孤旅——仍是我自己。
驀然回首。失眠的夜色總是與遠(yuǎn)離的早年相遇,面對寂寞的梧桐和星空,我想說:在我站立的這個位置,誰能透過樓群街道,看見大風(fēng)之外的村莊,小橋流水,夕陽炊煙……還有我漸漸老去的父親和母親。
風(fēng)啊,你這吹謝紅顏的風(fēng),當(dāng)我唯一的乳名在這灰色的風(fēng)中清晰而年少,誰還有更多的理由不靜靜地呆立成一座歲月的雕塑,為自己點燃不惑的蠟燭而流淚……
雨,依然下著。入春的梅山這幾天連續(xù)煙雨蒙蒙,滋潤的梅山仿佛一切生命都有了一絲萌動的蘇醒。雨后的泥土散發(fā)的清新氣息呼吸到了我的內(nèi)心,樹上雨珠在霧靄中晶瑩綻放,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唯有我的父親和母親突然讓我覺得時光是那樣的無情和不可商定。
回到家里我靜靜地走進了書房,從書柜里拿出我從小就喜歡的父親那張腰別短槍、頭戴大蓋帽的英武帥氣的軍官照,我就像在時光的窄道上邂逅了一位老友。那種感覺讓我有點久違的生疼。許久的沉默,我伸伸腰靠在臨福景山的窗戶上,一場細(xì)膩的雨正在飄灑著古邑梅山的涵養(yǎng)。他溫情脈脈的目光總是默默迎送著南來北往的游客,顯示著這座古城的文化底蘊和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就像父親和母親每次在我酒足飯飽后離開他們時那雙深邃的眼睛。
如今梅山的雨注定是小巧而清淡了,很輕柔地掠過十字街口,然后悠閑地落在行人的衣領(lǐng)上,帶著清涼的古韻讓外來的客人把梅山龍宮的神奇和紫鵲界秦人梯田的壯觀融入夢鄉(xiāng)。
曾經(jīng)我和我的父母專注于雨中籠罩住的民房。天空低垂,一陣又一陣風(fēng)卷著雨點盤旋在瓦面。特別是雷聲從遠(yuǎn)處傳來時,那種恒久不息的聲音讓整顆心為之戰(zhàn)栗。
那時候的雨一切都是蕭條的氣息,遠(yuǎn)山更是黑瘦,全都被烏云挾裹著。街燈早早地熄滅了,雨點帶著閃光的白刃噼里啪啦地砸在瓦片上。瞬間,汪汪的水流相互擁擠著,朝低處潰散。那時的雨季也是漫長的,母親總會在雨天的屋檐下放一個臉盆或水桶,接雨水來刷碗或者洗衣服。低矮失修的居民房里,雨水從屋頂上漏下來,滴在母親的箱蓋上,滴在床沿上……
每每這種時候,母親就焦急地找來家里所有的大盆小缸甚至大一點的碗缽來接屋里漏下的雨水。家的情形是苦難而落魄的。這樣的雷雨季節(jié),我的腳也是常常要潰爛的。小時候沒有膠鞋穿,因為父母親都被紅衛(wèi)兵趕下了講臺。“革命委員會”停發(fā)了父母親的工資,我們一家五口飯都吃不飽了。一到雨天,便要脫掉母親自己縫做的布鞋,赤腳走路和上學(xué)。每每雨季過后,腳趾丫里也就漸漸都發(fā)爛了,又紅又癢。
那種雨季已經(jīng)成為我永久的回憶。如今梅山古城的老屋已被一排排高樓大廈所替代。風(fēng)景圣地梅山龍宮、大熊山森林公園、紫鵲界秦人梯田等給這座古城帶來了現(xiàn)代的朝氣,孩子們再也沒有赤腳的記憶了。只有雨的記憶在我心靈的深處永遠(yuǎn)難以磨滅……
可是有一天晚上,至今想起來我都覺得對不起母親,那是我在看海峽兩岸的新聞報道,興致正濃時接到母親打往家里的電話,母親說她在洗澡時蓮蓬頭突然沒有水壓力了,只有細(xì)細(xì)的水流。我在電話里要她看看是不是突然停水了,母親說不是。我又要她老人家檢查是不是我那小侄女在外頭不經(jīng)意把供水閥給關(guān)了,母親說沒有。我說那是不是外面的水管突然炸裂了導(dǎo)致壓力不足,母親說也不是。這時有關(guān)臺灣島內(nèi)的新聞已經(jīng)播完了,我突然氣不打一處來,覺得母親也太不替我想想。晚上十點多了,妹夫離她老人家只有六十米遠(yuǎn),弟弟離母親只有二百米遠(yuǎn),而我住在開發(fā)區(qū),離她老人家足足有二公里遠(yuǎn),老人家干嘛要舍近求遠(yuǎn)呢?難道就因為平時大事小事都找我的習(xí)慣所致嗎?我就生氣地在電話里重重地擲下一句:那我也沒辦法,我又不是學(xué)水暖專業(yè)的。母親立馬就意識到了我的不愉快,便在電話里說,崽??!那不要緊的,今晚媽媽就不洗澡了,不要擔(dān)心媽媽,明天我找個人看看就行了。我什么也沒說把電話掛了,一臉的不快便坐到沙發(fā)上。妻子說我不應(yīng)該這樣頂撞母親,她老人家本來身體就不好,今晚上肯定會很難受的。
一連幾天我都沒敢去看母親。母親打電話給我妻子問我這幾天是不是又到外面出差或者開會去了,妻子只好順?biāo)浦壅f我出差幾天了。
周末吃完晚飯妻子約我去看母親。母親一見我們兩人就樂呵呵的,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似的,并且坐到我的身邊關(guān)愛地說,崽啊,我說你這么些天沒來看媽媽,原來又出差了??!在外面不要隨便吃冰凍的東西,不要喝酒。你平時總是嘴唇干裂,在外面和辦公室要多喝開水,我買了些金銀花,你拿些去泡茶喝。記得放些到車上,出差也可泡著喝。把衣服解開讓我看看你身上長的那些坨坨好些了沒有……母親唯獨沒有提及水管的事。我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因為母親的愛,因為母親的知識涵養(yǎng)和對她兒子的寬容,更因為自己竟然為了怕錯過了一則島內(nèi)新聞而生氣母親的電話打得不是時候。
這次我特意陪母親坐了許久,我真的希望母親能罵我一頓,可是我的母親偏偏就是只字不提那晚打電話的事,我也無臉在母親面前再提及蓮蓬頭的事。望著含辛茹苦,操勞一生的母親,我在母親熟睡的輕鼾中流淚了。
啊,慈祥、大度的母親,下輩子我還做您的兒子!
菜花香,野花黃
我很少去近郊散步。
一個秋高氣爽的雙休日,應(yīng)幾個文友的邀約,我去了一趟小城外,看到鄉(xiāng)村人家菜地里盛開的各色菜花,望見山坡上野花錦簇的景象時,心變得濕潤了許多。
突然覺得人或許都有心情壓抑的時候,特別是生活在城市里,匆匆忙忙,每天為生活忙碌而奔波。最熟悉的,莫過于令人煩心的車水馬龍,還有時時擠壓著自己身心的高樓大廈。吸收的是渾濁的滿是化學(xué)氣息的空氣,早已經(jīng)看不到那清晰的永遠(yuǎn)也飄不完的云朵。
很久沒有落筆成詩那種灑脫的靈感了,原以為自己心老了,久違的那種青春的騷動已經(jīng)被額角上漸起的皺紋所代替。有時,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看到與我擦身而過步履蹣跚的老人,我的心猛地感到詫異,原來自己不曾老,因為我還可以為了謀生而健步如飛。思緒依然敏捷著,看透“世態(tài)炎涼甚,交情貴賤分”??墒牵熘耸篱g的人情冷暖,卻讓自己的腦海中再難拾起詩情畫意,沉悶的心中,總是摻雜些許漫無邊際的瑣碎。
朋友約我到郊外走走,我好像也頓生了這樣的念頭,完全是一種心血來潮的沖動,于是駕著車和朋友擠出由人海和鋼筋水泥構(gòu)成的狹窄的縫隙。一條鄉(xiāng)村公路向前延伸,不知道終點,越往前,我們的身邊越寬,心總算有些難得的舒緩。我看見了鳥從身邊飛過,落在遠(yuǎn)處的滿是綠葉的枝問,那種自由自在讓我羨慕,那景象近在眼前卻只能欣賞,看得見,卻過不去。
偶爾風(fēng)起,卻是吹面不寒,此時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城市,一望無際的田野和山丘,與藍(lán)天白云融合得如此緊密,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的大自然美景。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風(fēng)中輕輕搖曳的、一眼望不到邊的野菊花。如此近地走進這金黃色的海洋,感受到的是花的美麗,蕾的馨香,頓覺走進了唐代詩人劉禹錫“我言秋日勝春朝”境界。禁不住下車奔向泥土,繞過花間遇到了一汪小溪,那水清凈得如同美麗少女的雙眸。走近它,我會看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我知道,自己的倒影此時也一定攝在其中了,即使我看不到,可這是多么令人愜意的驚喜和讓人豁然開朗。一想到這里就禁不住激動,斗轉(zhuǎn)星移,花開花落,這純自然的景致延續(xù)至今,是一個永不被披露的秘密,然而我感受著這濃濃的秋意,聽著純凈和諧的聲音,仿佛就是從天籟而來。
鄉(xiāng)村人家也有被主人分別種在院墻里、籬笆邊上的花草,看上去雖顯得雜亂無章,但卻比平日在城里見到的那些規(guī)整的花壇要親切得多、活泛得多、真實得多。而在這些花中,開得最盛的要算是大菊花了,如笑的花冠顯得豐滿、憨厚而殷實;還有大門兩旁一綹淺紫色的八瓣梅,如同一群群飛舞的蝶兒環(huán)繞著莊院,不知是在頌秋,還是在迎秋,抑或是送秋?
山坡邊、山包上、山溝中,那些野花閑草生動成一幅幅秋天多彩的長卷。藤蘿上白的花簇,草叢間紫的花色,它們都張揚著自然的野性;而滿山滿坡比星星還要繁密的野菊黃花,一叢叢、一圃攏自在秋風(fēng)中,用另類的姿勢詮釋金秋。那些黃花,又恍若身披袈裟誦經(jīng)弘法的信徒,正在度秋……雖然是秋天,但若用山野爛漫來形容眼中的景色,卻絕不是夸張之辭。這些成片的野花,比之花圃的那些花更顯得冷峻而頑強了。
秋風(fēng)拂面,望見仙姑寨上一座佛寺時,心中冒出了發(fā)生在東坡居士與佛印禪師問的一則膾炙人口的典故:東坡居士寫了“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樣一首詩后很是得意,便差人送給佛印禪師看。佛印看后在詩后只批了兩個字“放屁”又讓來人帶回。結(jié)果東坡居士看到這兩個字后,便怒氣沖沖過江去找佛印禪師理論……這就是為許多人熟知的“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典故。其實,就這首詩偈而言,人們大都是只知其一,我亦不知何為“八風(fēng)”。前些日子偶翻佛典,才知這八風(fēng)是:稱(贊)、譏(諷)、毀(壞話)、譽(褒獎)、利(順利)、衰(?。⒖?、樂。的確,這是八種時時在我們周圍循循吹拂的旋風(fēng),是讓人永無寧日的凡塵俗風(fēng)。真正要做到“八風(fēng)吹不動”,人生在世,何其難。
想到與朋友的對話。那是與朋友分歧最大的一次談話。朋友說我太看重別人的評價,太在乎別人說了什么,沒有真正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朋友還說我做什么事情都留有很大余地,是為別人活著。我反駁朋友說我那樣做其實也無奈,雖然有些人我不喜歡,可還得交往;有些事不想做,但我還不能不去做,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也許,人的生存環(huán)境不一樣,想法自然就不一樣,處世行為也就不一樣吧。自然,這樣說我也沒有什么惡意,其實每個人都在自己熟悉的慣性的軌道上向前滑行,許多時候,許多事情真的不由自己支配。但我的前提是我不可能委曲求全,也沒有必要請客送禮,也決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出賣良心,這是我惟一能堅守的最后的自尊了。有所求就會有煩惱,做人處世,我還是喜歡那句話:無欲則剛。
由此及彼,又想起前陣子朋友打電話約我小聚。閑話中,朋友說起了在一次提拔時未能升遷,賭氣之下就辭職自己經(jīng)營的舊事,朋友感慨地說,如果當(dāng)時我能讓夫人舍身,那次也就提拔了,只是我不愿那樣做。朋友嘴里的“舍身”,我自然是心領(lǐng)神會。見無意提及的舊事惹朋友傷感,于是就陪他去河邊上轉(zhuǎn)轉(zhuǎn)。經(jīng)過幾株大葉樟樹時,朋友一反之前的憂郁,變得雀躍起來,他摘了一片樹葉含在嘴里,吹出一串串清音,那單純快樂的模樣,就如同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許,人在煩悶時,親近于自然,才是最好的解脫吧。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蔽曳侵钦?,也不是仁者。但我一如既往地喜歡把形骸放縱于山水,把心靈寄托給山水。山水之樂,才是生命里真正的快樂!
邊走邊看,眼中的世界,是花的世界,是草的世界;眼中的世界,是清凈的世界,是自在的世界。一花一世界的話,那么這些山野的花朵,則會對人的靈魂帶來莫大的撞擊,讓人感受到生命萬物與生俱來的一種力量。
滿山的野菊花,在秋風(fēng)中顯示著自在、自信、自強,也給人一種花白開、水自流的隱喻。人在邊緣生存久了,也就習(xí)慣了邊緣生活。喜歡按自己的方式處世,喜歡按自己的好惡結(jié)交朋友,喜歡用自己的心靈去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感悟生命的真。這樣想著、走著,不自覺中就來到了黃花開滿的山坡,把生命融到了一葉一菩提。如果說花圃中的那些花朵開啟了人的心靈,讓人從中獲得了精神上的快感,雖不知自己是哪一朵,但我的靈魂,卻已然與這滿山的黃花共舞。
今夜蛙聲一片
已是深夜,梅山紫鵲界的秦人梯田籠罩在一片安靜祥和的月色里,這時候,我本該枕著月色入眠,但窗外的一片蛙聲卻把我拉了回來,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了,幾十年的城市生活,已經(jīng)習(xí)慣了那些鋼筋水泥雕筑的城堡,習(xí)慣了看馬路上的車來車往,習(xí)慣了小商小販的吆喝,習(xí)慣了路燈的灰暗。
我想這片蛙聲應(yīng)該是我來到紫鵲界意外的收獲吧!很久沒有聽到這么清脆連綿的蛙聲了。細(xì)細(xì)辨聽,蛙聲有咯咯咯,咣咣咣,也有呱呱呱;有唧咕唧咕,咕咚咚,唧唧呱,也有咣咚咣咚……或遠(yuǎn)或近,或高或低,或獨奏或合唱,或粗獷或清越,都沉雄嘹亮,清澄明朗,疏密有致,意趣天成。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毕胫约簩⒃谌绱死寺耐苈曋卸冗^如此美妙的夜晚,心中涌起了一種別樣情懷,索性推開窗,濕潤的空氣裹著泥土味兒涌進窗來,將我擁抱入懷,清涼一片,陶醉其中。
兒時,小溝里、溪流邊、稻田旁,處處可見青蛙的身影,調(diào)皮的孩子在蛙兒身邊投下一粒石子,蛙兒受到驚擾嚇得呱叫一聲,一下子就跳開去,孩子們便會笑聲一片。兒時的笑聲如此的簡單而又純樸,牽著玩伴兒的手,讓笑聲在山野之間飛揚。
長大以后,稻田,蛙聲漸漸地離我們遠(yuǎn)去,似乎更習(xí)慣迪吧里勁爆的搖滾,KTV里竭力的嘶喊,燈紅酒綠,杯籌交錯。我們也曾大笑,但笑聲里卻找不到快樂的音符。
在這樣一個蛙聲一片的夜晚,似乎比平時的心緒也淡雅了很多,久別的那種兒時的“簡單”重新躍上心田,那“咕呱咕呱”的聲音或遠(yuǎn)或近,或高或低,像平滑跳躍的音符流淌進我的血脈,輕撫我的全身,洗滌我的疲憊和煩惱。閉上眼,用力地深呼吸,讓泥土的清香充滿全身的每一個細(xì)胞,憑感覺帶著我在輕風(fēng)中徜徉,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靜靜地讓思緒沉甸,讓這清脆的蛙聲帶著我回歸到寧靜的原野,回歸到母親的懷抱,做一個恬靜的小嬰孩。于是我踏上了山間小道,把自己融入到山的懷抱。
風(fēng),隨夜悄然而至,帶著點點微涼。
山間的石徑,此刻崎嶇而悠長,在黑暗中一直綿延到目光的窮盡處。拾階而上,在路的回轉(zhuǎn)中,兩邊的松柏帶著宜人清香隱約而現(xiàn),讓人似有一種立于紅塵之外的寧靜。駐足,聆聽林中夜鳥在睡夢中的呢喃低語,仿佛還在重溫白日里的那份纏綿,共續(xù)展翅藍(lán)天的企盼。
凝望夜空西沉的明月,灑落了滿地清輝后,留下的卻是心頭點點惆悵。記憶里,不知有多久沒有像今夜一樣穿行于山林之中了,也不知有多久沒讓自己的情思如此的綿長了,思維有些模糊。仿佛記得,曾經(jīng)在歲月的某個岔路口因為自己一個不經(jīng)意的轉(zhuǎn)身,時光便帶著昔時的幕幕美好,一路小跑,遠(yuǎn)遠(yuǎn)地把我拉在了某個角落,然后隨著風(fēng)塵堆積,一點點地被遺忘。
一彎清泉,打斷了我的癡想。尋覓中,巖間壁上的這涓涓細(xì)流是如此地讓人憐愛。聽著這流淌著的低吟淺唱,心,忘卻了世俗的喧囂,如夏日里坐荷塘月下賞蓮翩翩起舞一般閑適。然而,這叮咚而響的水聲卻突然間喚醒了心靈中那份沉寂已久的思念,讓人無法忘卻。
山中的花期似乎特別長,黑暗中,依稀分辨得出有一樹映山紅還在崖上如火如荼地開著。此時的花雖不像早春的那般艷,那般多,但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執(zhí)著,一種生命的熱愛。靜靜地從花下走過時,我已無法形容,華麗的語言成為了多余,成為了對這圣潔的褻瀆,只有任憑這坦然和豁達(dá)在心中宣泄。
行至山巔處,微微的晨曦已顯露于天邊。迎風(fēng)遙望茫茫云海里晚霞照映下的梯田,深澗山谷中翻騰的霧氣讓人疑是來到了瑤池仙境,所以一切在這里都變得捉摸不定。待到微風(fēng)撥開這波濤,數(shù)峰便顯現(xiàn)其中,但轉(zhuǎn)眼間騰起的霧的浪花就將其輕掩,不留半點痕跡,著實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臨近峰頂,天色也愈發(fā)暗起來,端坐一小石亭中小憩,讀著石上刻錄的佛家的禪語,恍惚中想到了佛經(jīng)中有這么一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也許在忙碌的蕓蕓眾生中,我與她的相遇、相識就已經(jīng)是一個奇跡。所以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在生命的輪回里我會繼續(xù)這愛的修行,直到紫色城堡的大門為我敞開。
冥冥中,紫鵲界的蛙鼓和著小溪的經(jīng)歌飄起,于是我虔誠地走回住處……
我想,今夜我一定會睡得很香甜,我的夢一定會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起舞。于是我想到了一個男人的“清新淡雅”。因為淡是態(tài)度,雅是品味!
記得蘇東坡的一句詩“淡妝濃抹總相宜”,濃到好處,不易;不過,淡而韻味猶存,似乎更難。由此,想到了咖啡與水??Х仁菨獾模瑥纳珴傻浇o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作用,以強烈為主調(diào)。水則是淡的了,尤其是白開水,就更淡了??Х扰c水,是無法加以比較的。喜歡咖啡的人生活中多是性情中人,激情與刺激。而喜歡白開水的人剛好相反,多是在喧鬧中尋求平靜,平淡而知足。我呢,平常只喝白開水,尤其是冷卻后的白開水。喜歡白開水的清淡,清澈中透著馨香,清新而又解渴,讓人一眼看得透徹。
人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濃,是一種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兩者,因人而異,是不能簡單地以是或非來判斷的。
或許生活中不能缺少激情,但是每個人的激情都是一剎那的事,生活終將歸于平淡。覺得淡一點,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淡雅是一首最美麗,最凝重,最雋永的詩。如果你用心去解讀,會擁有一種心境,它是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正如徐志摩說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看得淡一點,可為而為之,不可為而不強為之。那么,得和失,成與敗,就能夠淡然處之了,也免掉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心放平了,人的步子也就不踉蹌了。
心素如簡,人淡如水,很好的一句話,帶出了我所有的心態(tài)。淡雅之美,某種程度近乎古人所說的禪,而那些禪機中所展示的智慧,實際上是在追求這種淡雅之美的境界。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得禪趣,不亦樂乎?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美美的一段幽夢,像一條小小的溪,緩緩地潤著萬物,不會使觀者癡迷,不會使賞者沉淪,更不會使戀者瘋狂。淡名,淡利,無爭,無奪。一切自然了,一切脫俗了,一切入了幽美邈遠(yuǎn)的意境了,方為一盞無味而至味的白開水。那份清新,那份淡雅,都在默默的品味之中,都在那品味的感悟里。
做個淡雅的人,并非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沒有奮斗。從容而不急趨,自如而不窘迫,審慎而不狂躁,恬淡而不平庸,也未必不是一種積極。相對于溜須拍馬、投機取巧、急功近利、張揚顯擺的人也許更是一種美德。
以淡定從容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以不卑不亢的氣節(jié)為人處事,這種境界也許難以企及,但是我走在追求這種境界的路上,努力去收獲那份淡,那份雅。
淡雅,吾之所求。淡雅,吾之所愿!
樂水
朋友問起旅游喜歡到有水的地方還是有山的地方,我回答很肯定:當(dāng)然是有水的地方。雖然我知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說,但并不在乎別人可能認(rèn)為我乃非仁者之嫌,因為這是我的真實。
之所以“樂水”而不“樂山”,我想主要是我的心境和經(jīng)驗使然。不多的幾次登山經(jīng)驗讓我視登山為畏途,一路地攀爬而上,四顧無暇,直到汗流涔涔攀到峰頂,只有那一刻極目馳騁一覽無窮的風(fēng)景的賞心悅目和“山高我為峰”的自豪,下得山來,更是腿腳發(fā)軟,繼續(xù)一路地披荊斬棘,每每心生下次再也不登山的誓愿,哪里還有什么好心情“樂山”啊。
而不多的幾次面朝大海而立或臨湖水而坐,即使海有潮水涌來湖有微波泛起,仿佛前世是一粒水珠的我立刻就溶入清潔的水中,回歸了心中的安寧與純凈。所以我的心自然打破很多年前一位占卦大師說我不能近水的神話。由興之所至,隨意之徜徉,就可以感受到水對萬物的滋潤。于是身心放松地賞落日余暉觀水中映月,對水何樂而不為呢?因“樂水”的緣故,現(xiàn)今我擇水而居,遠(yuǎn)足也必首選有好水的去處。
我這種后知后覺的人真正開始有“樂水”的感覺竟始于一次看到的一幅山水畫,畫上的山雖千峰競秀,萬壑爭流,卻整個籠罩著那仿佛聽得見鳥鳴的清幽,有著仁者的安靜和包容,而被放大的淙淙溪澗、婆娑的樹葉、山花自在開落、小鳥逍遙翩翼……這些詩意棲居在山的懷抱里的一切,在畫中是如此生動豐富而又溫柔靜美。
“靜水流深,聞喧享靜;空山鳴響,見慣司空”。其實對我來說不管是“樂山”還是“樂水”,也不管是仁者還是智者,從本質(zhì)上來說,都是在對山光水色的繾綣中,用心追尋生命的靜美,探究生命的本源,際遇電光火石的剎那,讓自己在真實里浪漫,在浪漫的詩意里棲居。于是,當(dāng)我看到對“靜水流深”這個詞的有關(guān)解釋:“靜,就是生命的完美;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體現(xiàn);深,就是生命的蘊藉”、“靜是生命的完滿;水乃修行的本源;流為一切本相的體現(xiàn);深為精神的蘊含”,就極愛了“靜水流深”這個詞的深邃。
電視上正在播放我已久違的《正大綜藝·我們的地球·(淡水篇)》。正好看到這樣一個畫面:貝加爾湖面上騰起一股濃煙,仿佛什么地方起了大火,煙滾滾而來。聽了女播音員的畫外音,才知道這股騰空而起的煙霧原是一種名叫搖蚊的蚊類的龐大聚集,它們的生命正走向終極。水面上它們在瞬間交配與繁衍,以一天的時間完成了生命與愛情這兩大主題,讓我對這小小的蚊子充滿生命的敬畏,我們窮其一生不也只是經(jīng)歷愛與生命么?天上一日,人間千年,唯有死亡與愛才是永恒的,生命只是承載愛的過程。另一個畫面:亞馬遜河邊生活的人們,知道河里潛伏著無處不在的兇險,卻知道學(xué)會妥協(xié),以至能與鱷魚們和諧共存于神秘的亞馬遜流域?!澳阏兄鹿簦悄闱址噶怂牡拙€;你尊敬生命,你的生命因此完滿”。在山接水迎的生涯中,我們學(xué)會妥協(xié),只為與萬物和諧;我們學(xué)會拓展,只為使生命更加充盈。依然是電視畫外音“水能凈它還能白凈……水養(yǎng)育了人類,水滋養(yǎng)了文學(xué)”,我的內(nèi)心碧波蕩漾。
此時窗外的梔子花正竭盡全力地芬芳,讓我沉浮在這樣的香氣里一半清醒一半醉。與電視若即若離,隨手翻開《外國文學(xué)史》看到關(guān)于《高老頭》(巴爾扎克)的一個論述題中的一段:“這種時候他就恨不得將自己的手指頭變成金條,一根根砍去讓女兒高興,而且還為女兒拉皮條,當(dāng)拉斯蒂涅從女兒那兒回來后,他便要下拉斯蒂涅的背心,嗅來嗅去,為能聞到女兒那兒的氣味而欣喜若狂。父親做到這一步,已經(jīng)是病態(tài)到丑陋的地步了?!薄安B(tài)到丑陋”引起我的關(guān)注,看過很多關(guān)于高老頭式父愛的論述,而這樣的批判和否定卻使我心生快意。想起昨晚和摯友的一番聊天,因為深愛,使他有種手捧精美的水晶,時刻怕它碎裂的誠惶誠恐。我以旁觀者的清醒勸誡他“留一份美好,讓你和你的愛都有空間”??墒俏矣趾螄L不是這樣的心存惶恐呢?愛情本是一把雙刃劍,它使你感到情有所寄,意有所歸,又讓你患得患失,嫉妒別人的妻子甜言蜜語、嬌柔有度,在意自己人的愛人留給自己空間太少,于是柔腸寸斷風(fēng)生水起。軟弱點的,好端端地把自己變成一株絳珠仙草,“負(fù)我一生情,還你三生淚”;堅強點的,當(dāng)街喝罵,盡失風(fēng)度,也使愛情越走越遠(yuǎn)。
上升到生命的本源。生命本是自由的個體,誰也不是誰的誰,情感與情感,精神與精神之間只有在同一個層面上互動才能達(dá)至美妙和諧之境,我們所能掌控的不過是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實在應(yīng)該留一份美好。我甚至非常贊同這樣的話“在婚外情中,最不道德的是不被愛的一方”,夫妻雙方不去用心溝通,不去用情用義很好地經(jīng)營,那么作為婚姻某種程度保障的法律也會顯得蒼白無力,更何況情人和朋友。
太多太多的人為了功名金錢,舍棄了人生難得的幸福,一直在追逐名利的競技場里無法自拔?,F(xiàn)在想想,越是對金錢崇拜最高的人,越是失去的最多,以為拾了芝麻就比別人得到的更多。其實,算計來算計去,此處有得,彼處卻失去最多。越是貪圖小便宜的人最后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一向不是個聰明的男人,不懂職場上的廝殺,不會利欲熏心。盡管明白“錢不是萬能的,離了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我仍然面對錢的誘惑心如止水。不懂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相互猜忌。對于不關(guān)自己的事情,天掉下來有高個頂著,與我無關(guān)。所以,對于經(jīng)常在我耳邊八卦的人我厭惡到極點,我更不會為了巴結(jié)權(quán)勢奉承討好。忽然想起一個同事,有一次面對縣長駕到,看到同事緊張膽怯的樣子說的一句話:都是兩條腿的人,怕他們干嘛!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對許多人來說竟永遠(yuǎn)看不破,看不破的是因為他們想要得到的多,得到的多就要付出的多。無欲則剛,沒有過多的奢望,在任何人面前也不用折腰。
雙休日,終于有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時間,在每天忙忙碌碌中一直渴求有一段光陰可以自由自在支配。當(dāng)這一天終于來到,心情格外清爽,竟舍不得做任何事,只靜靜地倚著門窗,什么也不想,看窗外車來車往的人流,淺淺的笑便掛在了臉上。眼里,盛滿了歡喜。
八月的天空,和往年一樣,在一個偶爾的深夜,你可以看到月圓和一望無際的蒼茫天空,月亮和星星不會因為塵世的變化而改變軌跡,世間的翻云覆雨改變不了天空的色彩。區(qū)別只在于,是否有人抬頭仰望,是否有人還在守望心靈的軒窗。
我開始放響音樂,聽古箏曲“呼吸”,與書本若即若離。這是宇宙的呼吸嗎?這樣地使我震撼!也曾踩著《霸王別姬》《霓裳羽衣曲》的旋律體會虞姬玉環(huán)的此恨綿綿無絕期,縱一代國君霸王玄宗也無奈,只有時光去記取“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嘆息!于是此刻我用浪漫之都巴黎的經(jīng)典“把宇宙縮減到一個人,把一個人擴張到上帝”來詮釋對親人對朋友的愛。舉一杯小酒,撫平杜拉斯臉上的皺紋,身著陸游的素裝,沒有牽手,沒有擁抱,更沒有接下來的少兒不宜,在向光陰借來的這段生命里,在當(dāng)下的美好里,我刻骨銘心地愛過。
時針指向凌晨1:00。記得打開電視是午夜12:30,也就是說看電視看書聽音樂,加起來也就半個小時,我不知道這半小時是我的真實還是真實的感悟?!拔覀儾荒芨淖兩拈L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腦海里突然冒出這句話,我微笑地對自己搖了搖頭,不知在真實里虛無起來還是在虛無里真實著。
此刻,池塘的睡蓮正微微合上花瓣,樹上的梔子花正靜靜吐露芳香,而時光也正呼嘯而過,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天正悄悄走來。至于明天是什么樣子,就像我們看見一片靜水,看不見水底下的世界正怎樣地暗流涌動。
生活或生命,都似靜水流深!只要時刻準(zhǔn)備著,暗流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