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新
最近,購買交通銀行的理財產品“得利寶·至尊18號”的VIP客戶腸子都悔青了。至尊18號理財產品分為至尊18-1號和至尊18-2號兩個產品發(fā)行,至尊18-1號成立于2011年5月19日,至尊18-2號成立 于2011年6月10日,投資期限為2年,產品類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募集總金額為10.8644億元。隨著近期兩個產品相繼到期,投資者購買的時候高收益的美好期望徹底落空了——面臨高達20%的虧損。
從交行的推介材料來看,該產品支持機構為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預測產品年收益率有望超過 50%,兩年收益率超過100%。這種在專業(yè)投資人看來難以想象的奇高盈利預期居然出現(xiàn)在正式的推介材料里,可以說不是一般的誤導,而是有欺詐嫌疑。很多投資者接到推銷電話時,就被產品營銷人員告知有如此高的收益,但營銷人員卻只字不提風險,甚至有客戶經理直接說該產品保本無風險,而事實上,這是一款風險最高的股票投資產品。此外,推介材料強調理財方和中航的特殊關系。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則是,依據內地市場的發(fā)行制度,中航短期內獲得如此大的發(fā)行額度,且配售給一家基金如此大數量的股票的可能性不大。
更荒唐的還在后頭。這個以航空為主題的理財產品,竟然到期了還沒買到一只航空股,買的全是其他主題的股票,理由千奇百怪,結論就是和中航沒有特殊關系,買不到。這實際上是赤裸裸的違背發(fā)行契約,改變投資標的的行為。這種情況,國際通行的做法是,立刻通知投資人,退還不同意改變投資標的的投資人的錢。按中國的監(jiān)管制度,這相當于發(fā)行一個新基金,需要重新審批。你不能告訴投資人養(yǎng)牛很賺錢,然后你用這筆錢開了個養(yǎng)豬場。
隨著各地投資者的維權呼聲日高,銀監(jiān)部門已介入調查,交行也于近期退還給投資者部分管理費,但投資者顯然并不滿意。監(jiān)管部門為何監(jiān)管不力?基金公司為什么敢明目張膽地漠視投資者人權益?這需要給出一個滿意的交代,違規(guī)者也需要付出代價。
作者郵箱:msx060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