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利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最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疾病,可導致心腦肺血管并發(fā)癥乃至多臟器損害,其中心血管并發(fā)癥冠心病較為常見,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1]。C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介素6(IL-6)是重要的炎癥標記物,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中明顯升高[2]。而OSAHS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3]。為了解IL-6、CRP在OSAHS中的作用,本研究觀察了32 例OSAHS患者的血清CRP和IL-6 水平,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9月~2012年10月經(jīng)多導睡眠監(jiān)測系統(tǒng)(PSG)檢查確診為OSAHS的患者32 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疾病學組的OSAHS的診斷標準[4]。其中男20 例,女12 例;年齡32~65 歲,平均(48±19)歲;輕度10 例,中度9 例,重度13 例;另選擇同期排除OSAHS的健康肥胖者30 例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均除外嚴重肺部疾病、嚴重腎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入選者近1 個月未使用影響血清CRP及IL-6 水平的藥物。兩組間性別、年齡、體重及體重指數(shù)(BMI)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相關(guān)參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相關(guān)參數(shù)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年齡(歲) 男性[n(%)]體重(kg) BMI(kg/m2)OSAHS組 32 48±19 20(62.50) 62.8±10.2 19.5±4.6對照組 30 49±18 19(63.33) 65.2±7.6 19.3±5.1統(tǒng)計值 t=1.732 χ2=1.162 F=1.02 F=0.87 P值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睡眠監(jiān)測 受試者均采用美國Embla N 7000 多導睡眠儀進行睡眠監(jiān)測,同時描記并分析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眼動圖、口鼻氣流、胸腹運動、脈搏血氧飽和度(SaO2)及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記錄自動儲存在計算機中,監(jiān)測時間每晚不少于8 h,次日進行詳細分析。所有所試者監(jiān)測當日禁濃茶、咖啡、具有鎮(zhèn)靜作用及可影響睡眠的藥物。
1.2.2 血清CRP及IL-6 的測定 在多導睡眠監(jiān)測結(jié)束后清晨取空腹肘靜脈血3 mL,3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存放于-20℃冰箱保存。CRP化學由上??婆d生物科技提供,血清IL-6 化學試劑盒購自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奧林巴斯AU 54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行乳膠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血清CRP值,最低檢出值為1 mg/L,血清IL-6 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步驟進行血清IL-6 水平測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清CRP和IL-6 水平的變化情況、AHI及SaO2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法,同一組別不同參數(shù)之間相關(guān)分析采用直線相關(guān)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OSAHS組患者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且病情越重,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越高,重度患者與輕度患者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經(jīng)相關(guān)分析顯示,OSAHS患者血清CRP和IL-6 水平與AHI呈正相關(guān)(r=0.768,P<0.01);與SaO2呈負相關(guān)(r=-0.816,P<0.01),與BMI無相關(guān)性(r=0.167,P>0.05)。
表2 兩組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CRP(mg/L) IL-6(ng/L)OSAHS組 32 1.9±1.3 38±18對照組 30 0.6±0.4 19±12 t值 - 5.23 6.12 P值 - <0.05 <0.05
表3 不同病情OSAHS患者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比較(±s)
表3 不同病情OSAHS患者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比較(±s)
注:與輕度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CRP(mg/L) IL-6(ng/L)輕度 10 1.5±1.2 33±17中度 9 1.9±1.3 37±19重度 13 2.3±1.4 a 41±21 a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綜合征,分為阻塞性、中樞性及混合性3 型,其中以OSAHS最常見。OSAHS是由于在睡眠狀態(tài)中反復發(fā)生上氣道完全和(或)不完全阻塞,伴有間斷低氧血癥或合并高碳酸血癥、睡眠結(jié)構(gòu)紊亂等。OSAHS患者并發(fā)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5],可能與OSAHS患者夜間睡眠呼吸暫停的同時伴有夜間低氧血癥及睡眠結(jié)構(gòu)的紊亂,引起交感神經(jīng)活性增高、內(nèi)皮功能受損、炎癥過程等因素有關(guān)[6]。IL-6 和CRP兩種重要的炎性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明顯升高。OSAHS病因復雜,目前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但這些患者存在局部和系統(tǒng)炎癥,引起上氣道口咽部吸氣肌的功能障礙,增加上氣道狹窄,使其塌陷,加重睡眠中呼吸暫停的次數(shù)和持續(xù)時間;使前炎性因子升高,如IL-6 和CRP。IL-6 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的細胞因子,由單核細胞、內(nèi)皮細胞、心肌細胞等多種細胞分泌產(chǎn)生[7]??勺饔糜诙喾N靶細胞,對細胞的生長、分化及某些特殊基因的表達具有調(diào)節(jié)、誘導作用,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造血調(diào)節(jié)、急性期反應及多種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CRP是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急性時相蛋白,正常情況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在機體感染、缺血、創(chuàng)傷和炎癥反應條件下會明顯升高[8]。CRP是由活化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尤其是IL-6所誘導,主要在肝臟中合成和分泌。睡眠剝奪、日間嗜睡者不僅血清IL-6 升高,而且短期全部及部分睡眠剝奪者的CRP升高[9]。睡眠缺失可能加快炎癥進程。而OSAHS患者睡眠時反復出現(xiàn)呼吸暫停及低通氣,引起低氧血癥及睡眠片段、睡眠結(jié)構(gòu)紊亂。所以OSAHS患者CRP水平的增高可能與低氧血癥和睡眠結(jié)構(gòu)紊亂有關(guān)。IL-6的產(chǎn)生受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的調(diào)節(jié),而OSAHS時,由于夜間反復呼吸暫停/低通氣,引起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血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增多,使IL-6 分泌增多。IL-6 又是主要刺激肝臟產(chǎn)生CRP的因子,故血清CRP水平也相應增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OSAHS組患者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病情越重,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越高,重度患者與輕度患者血清CRP和IL-6 的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CRP和IL-6 水平與AHI呈正相關(guān)(P<0.01);與SaO2呈負相關(guān)(P<0.01)。可見,血清CRP和IL-6 水平與OSAHS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對于闡明睡眠相關(guān)因子在OSAHS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及其變化規(guī)律有著重要意義。
[1]孫潔靜,平芬,韓書芝,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 和C-反應蛋白水平的變化[J].國際呼吸雜志,2006,26(6):405-407,411.
[2]杜立杰.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1,17(36):47-48.
[3]李艷玲,陳曉輝,劉世明,等.OSAHC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6 水平及其mRNA表達的變化和意義[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7,35(2):5-8.
[4]陳聆,葉亮,馬冠華,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白介素-6 及危險因素研究[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9,8(6):605-608.
[5]劉志宏,任壽安,王睿,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及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內(nèi)皮素-1 和C反應蛋白的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10):1162-1163.
[6]趙蕾,葉紅,何秉賢.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CRP的研究[J].中國醫(yī)刊,2007,42(4):29-30.
[7]雷鴻斌,范文,張家均,等.急性腎炎患兒治療前后血清IGF-Ⅱ、IL-6 和IL-8 檢測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22(6):611-612.
[8]羅穗,鄭軍.C-反應蛋白在內(nèi)科應用的新進展[J].四川醫(yī)學,2003,24(2):202-204.
[9]李曉勇,靳文,趙曉山,等.復合因素致慢性疲勞大鼠運動能力及血生化的變化[J].廣東醫(yī)學,2008,29(6):89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