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擇在2003年4月1日跳樓,是計劃好的嗎。我也曾試著推想,這是否是你最后的自娛自嘲。人類自出生起,也不過是愚人節(jié)一場。藝人這個職業(yè),本也就是自我消費,既得利益??赡悴恢?,現(xiàn)在的是是非非,藝人多在被別人消費,即便有被動有主動,但最終或許都能各取所需。如果你還活著,活在說不清道不明的被消費的陰謀中,該會后悔當初跳樓未遂?
值得慶幸的是,即便你已過世十年之久,人們的話題早就從陳冠希轉移到李宇春,又莫名的變成李代沫??删驮跉q月靜好的時候,你的專輯仍舊可以翻新大賣。我也是被情感消費的一員,只為請你原諒我差點忘了你這件事。偶爾,忌日也可以變成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節(jié)日,年年如此。
買了你的專輯,我很開心。因為這么多天來,只有這件事的動機只憑直覺。小時候,我只顧著追新,從不是你的粉絲。直到你死了,從各個媒體看到很多關于你的故事。我都選擇相信善意的,因為你已經不在這個圈子了,還能有什么利益所得。
關于募捐,你曾說過,如果連你都不這樣做,大家怎么才能在這個冰冷的社會中感受到還有一點點溫存和希望呢。募捐的背后總是有故事的,或黑或白。但我相信你。唯愿美好長存世間。
關于愛,你曾對梅艷芳說過,若你我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雖不知你到底為何要用這樣無助傷感的約定來對待愛情。如今,原因和結果都不重要了,因為同年梅艷芳也死了,那時她卻剛好40歲。你們也算是如愿了吧。緣分本也不是走在街上非要遇到,而卻是天涯兩方仍能朝思與暮想。關于同性戀愛,我從未深究,也不會像現(xiàn)如今的粉絲去有圖有真相的人肉你。然后再株連一些躺著也中槍的人。我也不會選擇信或不信,樹立觀點。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F(xiàn)在的人就是喜歡管閑事,又或者借由時事消費自己,騙粉騙妞騙名氣。我只愿做—個有心人,冷暖自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謹以此文,紀念國人偶像張國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