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不注意或許沒感覺,但凡用點時間花點心思,點算點算我們身邊的零碎物件兒,其數(shù)量之巨、品種之雜和樣式之繁復(fù)可能會令我們大吃好幾驚。
有人去一次超市,或溜達一次各式名頭的特產(chǎn)大賣場,就搬回大包小袋的各種零食小吃,回家后卻所吃無幾,有的甚至包裝都不曾拆開,直到放得過期啦發(fā)霉啦,費力丟出去,下次再舊病重犯,再買再丟;有人有幾十雙甚至上百雙鞋子,有人有數(shù)不清到底有多少支口紅,有人背舊的包包穿舊的衣服從不舍得丟掉,舊了、過時了就胡亂塞在某個地方后再買新的,新舊更迭,不大的家里幾乎成了舊衣舊物的收納場……
有統(tǒng)計學(xué)者做過統(tǒng)計,一個人身邊的零碎物品近千件,真正用到的不足百件,而常用到的東西究竟有多少,自己細(xì)數(shù)數(shù),恐怕充其量也不足30件。
有美學(xué)家給過許多對美的定義,其中有一點最貼近大多數(shù)人,那便是簡之美。
年近八旬的日本作家曾野凌子的母親是位前衛(wèi)而又豁達的老人,她在晚年時分,為了簡化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細(xì)細(xì)整理出來,要分送他人的分送他人,要丟掉的丟掉,只給自己干凈利落地留下幾身換洗衣服與鞋子,幾件常用物品,過著一種無比簡單清爽的生活。受母親言傳身教的影響,曾野凌子有本著名的書,書名直白而有詩意,叫作《晚年的美學(xué)》。書中曾野凌子在談到人與物品時說,每個人都會擁有不同數(shù)量的物品,無論多少,總有些是在我們的購買范圍而不在我們的使用范圍內(nèi)的,如能在晚年時光,把自己所有的東西整理一番,能送親朋的送給親朋,能捐助的捐助他人,讓那些東西都物盡其用,才是對那些物品的最高禮遇。
該書出版后,在日本備受關(guān)注,現(xiàn)在更有些潮流年輕人,將書中內(nèi)容延展開來,主張青春年華也需要簡潔之美,也需要不為雜碎物品所羈絆。力主物不在多,少而精最美,價不在貴,好用適用是最佳的原則,并將其一一落實在自己的生活當(dāng)中。
久啟是個25歲的單身小伙,他說在自己租住的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四季衣服、鞋襪、洗漱用品外,只有一張床,一臺電腦,一張書桌,一把椅子,電視機在床對過的墻上,休息時半靠在床上看電視,舒服而自在,困了電視機遙控器一按,便可睡覺,看似只省了一張沙發(fā),留出的空間卻顯得很大,房子里也顯得很寬敞。受久啟影響,許多同事群起效仿,精簡衣服,收縮零碎物件,直奔“少而精”三字而去。久啟說如果順利,他會將他和他周邊加入“少而精”協(xié)會的同事朋友的生活起居圖文并茂地做成一本書,書名就叫《青春的美學(xué)》。如果曾野凌子不反對的話,該書將請曾野凌子寫序推薦。
在此之前,另一個“少而精”的典范人物,當(dāng)是漫畫家蔡志忠。這個20歲時就已出版近200本漫畫書的人,同一款式的黑布鞋,同一款式的純棉白上衣,同一質(zhì)地的卡其布長褲,因為喜歡,他便一次就買10雙10件,整整齊齊地放在衣帽間,隨換隨取,為的是簡單明了,為的是不必再花時間與心思在這些小事情上。
“少而精”如果像日本青年那樣延展,還可以是,如果愿意,少些物品,多些現(xiàn)金,現(xiàn)金可以在有機會來臨時助我們一臂之力;如果愿意,少些雜念,多點專注;如果愿意……
(小豆子摘自新浪博客 圖/小黑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