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她天生個子有些矮小,就因為這個原因,她不喜歡到人多的地方,因為她覺得人們都在用嘲笑的眼光看她。
一次,在別人的鼓勵下,她參與了一家科研公司的志愿者服務(wù)。這項任務(wù)其實很簡單,就是測驗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人有何反應(yīng),尤其是對面部有缺陷的人。
她被安排在一間沒有鏡子的小房間里,由專業(yè)化妝師在臉上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脢y之后,她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看看化妝的效果,然后鏡子就被拿走了。
過了一會兒,化妝師又走過來說,需要再在傷痕上面涂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然后,她被派到一家人流密集的醫(yī)院候診室,觀察和體驗來來去去的人們,對面部有傷痕的人會有何種反應(yīng)。
當她坐在那里時,她覺得譏笑聲、同情聲、驚呼聲像洪水一樣鋪天蓋地而來,每一個走過她身旁的人都會用異樣的眼神盯著她看,還不時指指點點。那一刻,她覺得血涌上來,頭腦一片空白,簡直想拔腿就跑。不過,為了完成自己作為一個志愿者的承諾,她還是堅持著。
回到實驗室的那一刻,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向科研人員講述了自己坐在那里的感受:“我根本無法在醫(yī)院里多呆一分鐘,我覺得那樣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科研人員沒說什么,只是拿來一面鏡子,讓她照一照。她舉鏡一照,立刻呆住了:自己的臉上光潔如初,根本就沒有傷痕。
原來,科研人員在借口涂一層粉的時候,就已經(jīng)悄悄地抹去了她臉上的傷痕——她在醫(yī)院時的所有感受,其實都是她自己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臺灣心靈作家張德芬說過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笔堑?,我們往往愿意過分地依靠外界,通過鏡子、照片來認識自己的相貌,通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來了解自己的性格,可是一千個人的眼里,就有一千個不同的你,真實的你究竟在哪里呢?
你注定無法從外界尋找到答案,因為真正的答案只存在于你自己的內(nèi)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