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理由
號稱“戲瘋子”的鄧超對演戲有著極度的熱情。2013年,在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伙人》中出色地完成了孟曉駿這一角色,被廣大影迷認可。
“這個(服裝)做得還不夠土。應該隨便拿個床單,直接套上,摳兩個洞?!编嚦叩揭粋€演員面前打量半晌,告訴劇組服裝人員。
12月12日下午,鄧超在一套卡通兔子睡衣外套了一件羽絨服,第一個出現(xiàn)在電影《分手大師》的拍攝現(xiàn)場。他這次亮相與以往有些不同,這是他自己的第一部導演作品。
在2013年,人們已經(jīng)熟悉了一個精力充沛、不斷變換角色、“瘋子般的”的鄧超。年初,他一邊繼續(xù)投資話劇、做劇場,一邊登上《我是歌手》舞臺狂熱地幫羽泉拉票;年中,由他擔任主演之一的《中國合伙人》在票房、影片口碑和演技方面都大受好評。年末,演出時弄得他滿身是傷的《四大名捕2》還在賀歲檔上映,他就另起爐灶導起了自己的第一部喜劇電影,平均每天只睡2小時。很多人評價,鄧超一到舞臺或鏡頭前就會變成“瘋子”,他對此欣然承認,“我覺得可以像瘋子般的、著魔的、病態(tài)的進入角色?!?h3>“最重要的是自己覺得自己好”
鄧超演過二十多部電視劇、十來部電影,但沒有一個角色像《中國合伙人》里的孟曉駿,給大家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從一開始,鄧超就對自己表演的投入度十分自信?!捌鋵嵨覐囊划厴I(yè)就是這樣,”他談起自己的第一個成名電視劇角色、《少年天子》里的順治時說,“你就悲傷地住進去了,一年半年也出不來。你覺得整個世界就是那樣灰色?!焙髞硌荨缎腋O窕▋阂粯印窌r他的感覺也是一樣:覺得沒有在演,他自己就是白楊。
對于鄧超演戲時的投入度,很多人都早有領教。在剛剛上映的《四大名捕2》里,鄧超拍了太多打戲,每天都受傷,戴著牙套還滿口都是血。鄧超本人則說:“沒有躺在醫(yī)院,那個都不叫傷?!?/p>
2013年,他再次跟導演曹保平合作了電影《不法之徒》。他在其中演出一個逃亡七年的強奸犯,有一場對他注射生理鹽水、執(zhí)行死刑的戲。他演到出現(xiàn)幻覺,渾身抽搐,后來副導演以為他真死了,抱著他失聲痛哭。
最初入行的時候,鄧超其實沒有這么自信。他總結自己早期的表演,“那個時候更多的是在自私地考慮自己、考慮表達,”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每個人肯定有過這樣的時候,后來你也有看自己很蠢的樣子。當時自己是看不清自己的……然后你開始被別人的目光別人的意識左右,你也開始用這樣的方式確定自己。”
后來,鄧超慢慢發(fā)現(xiàn)不需要用這樣的方式確定自己。他開始更多地在導演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白钪匾氖亲约河X得自己好?!睂а蓐惪尚练Q贊鄧超在《中國合伙人》里的演技,形容他像是“混跡于紐約的百老匯演員?!?/p>
心態(tài)上的轉變和成熟也讓他以不同的視角重新挑選角色。他拍過改編自慕容雪村《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的一個電視劇,四年前導演找到他,他以不喜歡那個角色為由拒絕了——主人公“最后就是一個魔鬼,開場就自殺,殺人越貨,走私軍火,也沒見過電視里拍過這樣的男一號?!钡珟啄旰?,他又答應下來,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在表演上很喜歡這個角色,“他在大學里又是那樣陽光的一個孩子,可后來徹底變成一個魔鬼,在表演上很有挑戰(zhàn),”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分手大師》媒體探班的頭一天,鄧超通宵拍戲直到早上8點??傻搅讼挛?,他在片場爬上爬下地查看威亞,又興沖沖地給演員們說戲,親身示范,忽男忽女。《分手大師》開拍后,他每天睡覺時滿腦子都是分鏡頭,一醒來就奔片場,有時候甚至連拍20個小時??舌嚦稽c都不覺得累。他早前想做導演,只是因為“想演一個自己喜歡的喜劇”?!艾F(xiàn)在想拍一部真正意義上自己的作品。我當導演,也是為了更肆無忌憚地去演,”鄧超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這一次,鄧超總算滿足了自己“肆無忌憚地”的愿望——他不斷在現(xiàn)場搞“二度創(chuàng)作”,給自己加戲。事實上,這是鄧超的“常態(tài)”。拍攝《中國合伙人》時,他接二連三地向導演爭取,好幾處細節(jié)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用陳可辛的話講,鄧超屬于“特別多問題的演員”,因為幾乎每個鏡頭拍完后,他都會問導演這樣行不行;就算導演說行,他還會再做一個表演方式出來,讓導演看看這樣會不會更好。
實際上,在鄧超還在念大學時,他就做過一年的舞臺劇編排,工作跟導演類似。他也很早就產(chǎn)生了自己做導演的念頭,“看到那么有情懷的電影,比如《一次別離》《阿甘正傳》《刺激1995》或李安的電影,有時候會覺得,為什么我自己不能做?”他說。
很多演員都想過自己做導演,但僅僅是想一想就過了。但鄧超經(jīng)常“偷師學藝”。拍《狄仁杰》的空檔,他跟徐克聊,后來又不停向陳嘉上、陳可辛請教。
陳可辛曾經(jīng)開玩笑地估計鄧超導戲的前景,“他做演員,一個地方不滿意都要反復重拍,當導演以后不知道要重拍多少遍,預算都搞不定啦?!?/p>
鄧超很快就意識到,當導演并不容易。在劇組,他碰到了拍攝時間把握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如何兼顧好導演和演員的角色——演員是釋放的、感性的,而導演是要理性的,需要跳出來決定表演是不是夠好?!斑@是個很糾結的問題,”在《分手大師》開拍前,他對記者說。目前,他只能一邊演戲,一邊用“導演的耳朵”聽對方的臺詞,給出判斷。他說,“其實當導演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比當演員要辛苦無數(shù)倍,可是越難我越想試一下。”
在《分手大師》之前,鄧超拒絕過很多次當導演的邀約,因為他很想拍喜劇,可又一直沒有碰到合適的喜劇劇本。
之所以接了《分手大師》原因之一是投資方光線影業(yè)已經(jīng)跟他談了三年之久,之二是影片的聯(lián)合導演俞白眉是他十幾年交情的好朋友,兩人有默契、口味相投,“可以長談幾天幾夜,有說不完的話”?!斗质执髱煛芬?010年俞白眉創(chuàng)作的同名賀歲話劇為藍本改編,但兩者劇情只有10%左右的重疊,幾乎是一個新的故事。
鄧超喜歡喜劇,這曾讓導演陳可辛很吃驚。他認為鄧超簡直就是《中國合伙人》里的 “孟曉駿”,頑固,愛死磕,“很緊”;而死磕的人很難做喜劇,因為喜劇需要豁得出去。陳可辛沒想到,鄧超最擅長的就是“豁出去”。
實際上,鄧超可算是喜劇演員出身。讓他出名的第一個作品就是2001年,他大三期間演出的話劇《翠花,上酸菜》。他在里面一人分飾男女兩角,其中包括梳兩條辮子、穿開衩長裙、跳艷舞的癲狂演出。
其實,鄧超明白,現(xiàn)在做喜劇有很多“不便利的因素”,譬如不能諷刺政治,但他一直認為,喜劇在這個時代尤其稀缺,“現(xiàn)在很多人缺乏笑的能力,缺乏釋放自我的機會?!痹谒磥?,果戈里創(chuàng)作的劇本《散場之后》是對喜劇最棒的詮釋。《散場之后》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出喜劇結束之后,劇作家站在劇場門口聽每個觀眾對這出戲的議論。有人覺得俗不可耐,有人覺得不知所云,評論家則天花亂墜地鼓吹?!昂髞韯∽骷矣幸欢侮P于“喜劇是什么”的、非常長的陳述,大意是說,我們總是忽略一個東西,我們今天要請它站出來,它就是笑聲?!编嚦嬖V《中國新聞周刊》。
2013年,鄧超投資的“超劇場”已經(jīng)確定落地東單公園附近,這里未來將以演出“接地氣”的喜劇為主。在他的構想中,劇場“第一要做觀眾愛看的”。
簡介:
鄧超,中國著名演員。曾出演《幸福像花兒一樣》《少年天子》《集結號》等影視劇。如今開始嘗試做導演,并大力投入戲劇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