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言文語:欣賞獲獎人的一句話,創(chuàng)新是根本,放下身段溝通是核心。
@馬貓貓子:今年有不少關注教育和弱勢群體的獲獎人,希望他們能影響更多國人。
@lucky陳:影響中國年度人物,在聚集和傳遞著中國最為可觀的“能量場”。
@蘭蘭-Z:富有行動力的理想主義者,用執(zhí)著、踏實和溫暖,讓我們記住了2012。
時髦老太歧視心態(tài)何來
“你穿得這么臟,就不應該坐公交車,應該自己走路回家!”12月28日,重慶825路公交車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風塵仆仆的農民工,指責其影響市容。當時車上的其他乘客無不對這名老太的話感到憤怒,“真正影響市容的是這名老太!”該事件被網友上傳到新浪微博,經貴刊微博轉發(fā),引來眾多關注。
事情發(fā)生時,車上乘客的反應也值得思考。當時,乘客并沒有進行勸架,最后一個10歲小學生對老太進行“教育”才打破僵局??陀^而言,老太與農民工的言語沖突的緣由,或許只是“出于維護城市形象的因素”,而公眾指責時髦老太的“傲慢”,力挺農民工“不卑不亢”,說到底,是一種公平權利的呼吁??蓡栴}是,要徹底調和矛盾,填平階層差異感,僅僅在言語上力挺是不夠的。
換句話講,之所以老太太能夠有機會對農民工進行多番羞辱,除了其內心優(yōu)越感之外,更有“車中乘客”的冷漠支持。實際上,這樣的現(xiàn)象是建立在農民工身份孤立的現(xiàn)實中的。因此,當老太太指責農民工時,那些身為“城市的體面人”的乘客,也只能選擇一種保守的沉默?;蛟S老太太所說的問題,也是他們內心的想法,只不過他們無法切實地表露出來罷了。所以說,對老太的道義指摘固然重要,但若最起碼的尊重已然成為一種難以尋覓的奢侈品,那么這樣的譴責最終也無法救贖整個公民社會的集體性冷漠。
應當看到,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社會能幫農民工融入到城市之中,那么這樣的“鬧劇”才會最終消逝。
@UID1102:一所學校就是一盞明燈,對于渴望教育的孩子來說,那是建立世界觀最初的平臺。
@星星和羽毛:懷念在蒲公英支教的日子,學校的孩子讓我對生活有動力,有勇氣。
@微笑de向日葵:聚光用自身的例子說明,國際化是大部門民營企業(yè)要走的路。
@沈家門:姚納新說話很中肯,身上體現(xiàn)出改革者的氣質。
@塞爾瓦托家的Vampire:楊麗萍是能把民族元素和時尚結合的人。
@王友強:她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舞動自己的身體竭力去探索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