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在一個遠(yuǎn)方的國家,有兩個非常杰出的木匠,他們的手藝都很好,難以分出高下。
有一天,國王突然想:到底哪一個才是最好的木匠呢?
于是,國王把這兩個木匠找來,為他們舉辦了一次比賽,限時三天,看誰刻的老鼠最逼真,誰就是全國第一的木匠。
在那三天里,這兩個木匠都不眠不休地工作。到第三天,他們把已經(jīng)刻好的老鼠獻(xiàn)給國王。國王把大臣全部找來,一起做本次比賽的評審。
第一個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纖毫畢現(xiàn),甚至連鼠須也會抽動。
第二個木匠刻的老鼠則只有老鼠的神態(tài),沒有老鼠的形貌,遠(yuǎn)看勉強算是一只老鼠,近看則只有三分像。
勝負(fù)即分,國王和大臣們一致認(rèn)為,第一個木匠獲勝。
但第二個木匠當(dāng)場抗議,他說:“大王的評審不公平。我們刻的老鼠是不是真的像老鼠,應(yīng)該由貓來決定,貓看老鼠的眼光比人銳利!”
國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到后宮帶幾只貓來,讓貓來決定哪一只老鼠比較逼真。
沒有想到,貓一被放下來,都不約而同地?fù)湎蚰侵豢雌饋聿⒉幌窭鲜蟮摹袄鲜蟆保幸?、搶奪,而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卻完全被冷落了。
事實擺在面前,國王只好把“全國第一”的稱號給了第二個木匠。
事后,國王把第二個木匠找來,問他:“你是用什么方法讓貓也以為你刻的是老鼠呢?”
木匠說:“大王,其實很簡單,我只不過是用魚骨刻了一只老鼠罷了!貓在乎的根本不是像與不像,而是魚的腥味。”
人生的競賽往往就是這樣,獲勝者往往不是技巧最好的,而是最接近人性的。因此,只有靠邏輯做事才能更符合自然規(guī)律,才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