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奈斯比特
大部分人一生中會有目標,有的目標是由我們自己設定,有的目標是由別人設定。有目標當然是好事,這使我們始終保持航向,每邁出一步都為下一步帶來鼓勵。可除此之外,你還得意識到一些別的。
當你設定了某個目標時,要注意留給它一個發(fā)展的空間。因為年輕的你可能會不斷地改變想法,你的環(huán)境也在不停變化,例如那些在今天看來很不錯的專業(yè),可能以后就不那么吃香了。需求量大、薪酬優(yōu)厚的職業(yè)吸引著大量畢業(yè)生,可到下一年的人才招聘會上,這些職業(yè)的人才可能已經供過于求了。因此設定目標時,最好不要隨大流,而是選你最渴望做的事。
我們經常因為受到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的激勵而設定目標,無論在IT、醫(yī)學、銀行、政界或藝術領域,我們都不難找到自己心中的“明星”,并以他們?yōu)榘駱?,但成功真能復制嗎?/p>
一臺機器可以被拆分,在復制每個零件后,再組裝在一起,但人的生活方式不能如此。即使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多,我們依然不能、也不該復制別人的成功。
著名體育用品公司耐克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菲爾·奈特,最初的生意是以汽車的后備箱為柜臺來出售跑鞋,小買賣卻有大收獲。這看上去不難復制,但如果你不具備菲爾·奈特之所以能成為菲爾·奈特所必需的那些要素——對體育的巨大熱情以及用裝備全力支持運動員的奉獻精神,你就很難成功。
再讓我們看看另一個例子。魯本·馬特斯和妻子羅絲的創(chuàng)業(yè)方式與菲爾·奈特有幾分相似。從波蘭移民美國后,他們先在一輛馬車上出售自家制造的冰激凌,大部分是賣給學生的。魯本負責開發(fā)不同的口味,妻子負責銷售。與那些使用非天然配料制作簡單冰激凌的競爭對手不同,他們使用的是奶油和天然香料。為了與眾不同,魯本給他們的冰激凌起了一個歐洲名字——哈根達斯。雖然對美國人來說,這個名字不易發(fā)音,但20年后,哈根達斯的年銷售額達到了7000萬美元。今天,它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
這些成功人物帶給我們的,其實不在于他們做了什么,而在于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盀槭裁础辈攀顷P鍵詞,而答案來自我們自己。
所以在設定目標前,先問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如今的世界瞬息萬變,要策劃一個畢生從事的職業(yè),幾乎不可能。因此,你不可能完全追隨一個在昨日世界中奏效、由別人因為他的那個“為什么”而創(chuàng)造的模式。
百合花永遠不會成為玫瑰,紫羅蘭也永遠不會成為菊花。我們各不相同,有著各自的潛力。我們仰視的這些榜樣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他們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自己的潛能。不管他們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他們都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所以,弄清楚自己為什么做,才是我們邁向成功的真正動力,它會像對我們的榜樣們起作用那樣,也對我們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