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某工程地下室頂板裂縫分析,闡述壓力注漿法技術的實際用運。
[關鍵詞] 裂縫 防滲漏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由3棟高層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62836㎡,設地下室一層,防水等級二級,建筑面積7946㎡,與一期4棟高層地下室連通。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結構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拐鹪O防烈度為6度,地下室設置六級人防單元。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基礎采用板式復合樁基礎形式。
二、頂板裂縫情況
本工程地下室頂板裂縫大部分在兩棟樓之間無上部建筑的地下室頂板上,裂縫多數產生于小開間板上,走向與梁成呈30°~45°,長度1.5m~3.00m不等,寬度約0.5mm左右,多數也呈貫穿性,地下室頂板梁及柱均未發(fā)現(xiàn)開裂現(xiàn)象。已結頂的建筑物沉降屬正常范圍。
三、裂縫原因分析
從上述裂縫產生的形狀及部位分析,有下列三個原因:
1、有高層的地下室頂板與無高層的地下室頂板剛度有差異,而且,無高層的地下室頂板又長期受陽光的直接照射,溫度變化時,頂板發(fā)生收縮,首先在無高層遮掩的剛度相對小的地下室頂板上出現(xiàn)。
2、有高層的地下室基礎與無高層的地下室基礎沉降也有差異,雖然實測差異不大,但稍有沉降差異,也會在無高層建筑的地下室頂板上首先出現(xiàn)裂縫。
3、我標段與臨近先施工的標段,兩個標段之間也有溫度收縮問題及沉降差異的問題,而兩標段之間也未設收縮縫或后澆帶。
四、確定防止裂縫滲漏的處理方案
4、1注漿法
地下室頂板有裂縫,雖然不是結構性開裂,但也會影響構件耐久性,因此,一定要處理。根據裂縫的特征及產生的原因分析,決定采用壓力注漿法進行處理。壓力注漿法:在一定時間內,以較高壓力(按產品說明書確定)將修補裂縫用的注漿料壓入裂縫腔內;此法適用于處理大型結構貫穿性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的蜂窩狀嚴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縫。裂縫檢查及修補工作應在迎水面進行,以提高修補效果。裂縫修補后必須完全封閉,以保證板內鋼筋不受銹蝕。經過修補處理后地下室頂板應盡快保護與覆蓋。避免裂縫再次出現(xiàn)或原有裂縫擴展。保護層施工做法同原設計材料與做法圖紙。填補及注射材料建議選用改性環(huán)氧樹脂類、改性丙烯酸脂類、改性聚氨脂類等修補膠液(包括配套的打底膠和修補膠)和聚合物注漿料等合成樹脂類修補材料。
4、2面層法
適用于結構的大面積滲漏水治理。一般情況下,地下室大面積滲漏水治理無法迎水面進行,只能在背水面處理,故在施工前,應進行引排水,以防止新做的防水面層被有壓水沖壞。面層法具體作法為:選擇漏水量集中部位,開洞埋管使水從導管流出。根據漏水量大小,可于一處或多處埋管引水,找不到漏水點時,可在墻體下部埋管引水。然后在不漏水部位按照材料使用要求,大面積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需分層抹壓,順序為防水素漿—防水砂漿—防水素漿,最后撥管堵水。對于混凝土輕微滲水,可用抗壓堵漏靈涂抹在混凝土表面,用刮板施工,一般施工2~3遍,直至不見水影為止。對于有明顯滲漏水的孔洞和縫隙,按孔洞和裂縫滲漏水處理的方法,逐個進行止水處理。對于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水壓較小的不甚嚴重的慢滲漏水時(如冒汗、洇濕等)可于背水面涂刮抗?jié)B漏克,使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覆蓋層,起到防滲作用。具體做法為:將基層表面處理平整光滑,凹凸不平處用水泥砂漿填平、壓平抹光,同時除去基層表面灰塵、油污等,以利防水層粘結牢固。
五、壓力注漿施工
壓力注漿施工工藝流程為:清理裂縫 鉆孔 埋設灌漿嘴 封縫 壓水試驗 注漿 封孔 閉水試驗。
1、清理:首先把裂縫表面灰塵、浮渣等松散物清理干凈,然后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機溶液沿縫兩側刷各50mm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
2、鉆孔:騎縫鉆孔,孔的間距300~500mm,縫寬大于0.5mm的,孔距又適當放大,孔徑比灌漿嘴大1~2mm。
3、埋設灌漿嘴:清除孔內碎屑粉塵,埋設灌漿嘴。
4、封縫:注漿之前為防止?jié){液外漏,提高注漿壓力,用結構膠或環(huán)氧樹脂膠泥封縫。
5、壓水試驗:待封縫及埋設注漿嘴達到一定強度后,用壓水試驗,一方面疏通裂縫,另一方面也選擇注漿材料的參數(膠凝時間、注漿壓力和注漿量等)。
6、注漿:注漿液可采用優(yōu)質改性聚氨脂類灌漿材料。根據壓水試驗,估計注漿量并考慮注漿過程中漿液損失量。水平縫從一端向另一端注漿,也可幾個注漿嘴同時注漿,當額定壓力達到0.2Mpa時,穩(wěn)定一段時間,最大壓力應小于0.45Mpa。
7、封孔:注漿液固化后,拆除注漿嘴,用水泥砂漿將注漿口補平抹光。
8、閉水試驗:待所有裂縫修補完成后,注漿液也全部固化后進行閉水試驗,閉水試驗也可分區(qū)進行。閉水高度200㎜,時間24小時。
上述裂縫修補及閉水試驗時間上盡量推遲,待主樓室內外裝修全部完工后較適宜,修補完成及閉水試驗完成確實無滲漏水時,方可下一道防水材料等施工工序。
六、工程實踐體會
本工程通過采用壓力注漿處理后,有效的解決了地下室的滲漏問題,從而保證使用功能不受影響。我們得出如下體會:
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須經審批,并有相關技術措施(如抗?jié)B砼應有減小水化熱、降低溫差、分層澆搗、養(yǎng)護等措施),要求商品砼針對大體積結構配制并注意以下幾點:采用水化熱較小的水泥配制砼;摻入高效減水劑,減水率要求達到20%~25%,降低水灰比;適量摻入微膨脹劑,抵抗由于砼溫差過大而引起的收縮裂縫,確???jié)B等級和密度;石子粒徑選用5-31.5㎜的優(yōu)質石子,砂子的細度模數在2.5以上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2%。
保證砼澆搗連續(xù)、密實(斜面分層澆筑),不留施工縫。A、澆筑過程中隨時去商品混凝土廠家,抽檢原材料質量及配料是否正確。B、如出現(xiàn)堵管,協(xié)助施工單位分析原因盡快排除,避免因拖得太久形成冷縫。C、督促施工人員分層澆搗,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及時移動泵管。D、督促施工人員加強鋼筋密集部位的振搗。底板與外墻結合部位構造應符合規(guī)范、設計要求(有不少于兩道止水防線或設止水鋼板);要求止水鋼板焊縫飽滿,止水片搭接無縫隙。
督促做好支模穿墻螺栓的處理(設止水環(huán)、撐頭與墊木,拆模后采用膨脹水泥砂漿封堵,并做好隱蔽驗收);控制好模板的拆除時間;各種安裝管道預留預埋位置震搗密實,前后澆筑接頭處間隔時間不大于90min,以確?;炷恋恼w密實性??刂坪玫叵率医Y構外側附加防水層施工質量是提高地下室防滲漏的重要措施,同時加強對地下室回填過程的監(jiān)控,防止回填過程中野蠻施工,并加泡沫板等防止破壞防水層。合理的設置后澆帶,待后澆帶兩側結構沉降趨于穩(wěn)定和砼收縮變形到位后方可澆筑后澆帶混凝土,防止?jié)餐旰蟪霈F(xiàn)較多收縮變形或不均勻沉降引起結構破壞;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前認真清理后澆帶兩側浮漿和松動石子、鋼筋、止水鋼板上污物、銹斑,抽干后澆帶內積水,確保后澆帶干燥無污染物;要求澆筑微膨脹混凝土且強度提高一級,不得出現(xiàn)冷縫,并做好砼的養(yǎng)護工作。
加強混凝土養(yǎng)護監(jiān)控,夏季必須淋水養(yǎng)護14天,一般天氣淋水養(yǎng)護12天左右,并監(jiān)控覆蓋保濕(鋪草袋或薄膜)。
最后一個安全措施注意以下幾點:
1進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嚴禁違章作業(yè)。
2、作業(yè)現(xiàn)場必須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清晰,并配備充足的照明設施。
3、施工用電源必須配備漏電保護裝置。
4、注漿作業(yè)必須嚴格控制壓力,并保持務連接部件狀況良好,嚴防高壓噴漿傷人。
參考文獻:
1.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67-2006
2. 趙志縉,應惠清主編《建筑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9
3. 《建筑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
4.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
5.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