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寶玲做箱包生意有個絕招,不費口舌介紹,直接拉著客戶做游戲——一只看似普通的旅行箱,不但可以騎著走,還能成為一個小舞臺,人在上面隨便蹦,怎么蹦都沒事。
就這一招,不管國內國外,不管操何種語言和方言,所有的客戶都服了:真想不到,這個箱子這么結實,還能跳舞。
邵寶玲的生意經是,材質介紹給別人,如果人家不知道這個材質,那等于白介紹。讓客戶現(xiàn)場實驗,摔、踩,隨便折騰,效果很直接,連翻譯都省了。
憑借這種靈活的銷售方式,邵寶玲年銷售箱包400多萬只,成為義烏市最大的箱包企業(yè)。她的產品包括:拉桿箱、化妝盒、工具箱、寵物箱、漁具箱、禮品包裝箱、工藝品包裝箱等四大系列數(shù)千種產品。
干活比男人更賣力
終成富婆
邵寶玲出生在義烏市吳店鎮(zhèn),父親早逝,兄弟姐妹四人,全靠母親做面條的手藝為生。邵寶玲小時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個蒸饅頭,裹上紅糖咬一口,那感覺就像是過年。
貧苦的家庭讓邵寶玲從小就養(yǎng)成了要強的性格。1988年,邵寶玲和丈夫開了一家裝潢公司,從此過上了和鋁合金條、木板打交道的日子。邵寶玲干得比男人還賣力,幾年后,她就成了當?shù)爻隽嗣摹坝绣X人”。
在別人眼中,邵寶玲是很幸運的,她也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沒有想到,厄運突然降臨。1997年,邵寶玲懷孕了,懷孕僅6個月就早產,孩子體重只有二斤九兩,醫(yī)生和護士都建議她放棄。
邵寶玲做出了決定:寧做母親,不做商人。放棄一切,邵寶玲選擇做全職媽媽,照顧孩子。一晃就是五年,邵寶玲抱著孩子跑遍全國求醫(yī)問藥。
五年,邵寶玲長期居家,再看周圍時,一向好強的她有了一種強烈的落差感。邵寶玲決定重出江湖。
細算賬發(fā)現(xiàn)暴力生意
用誠懇換來客戶幫忙
2002年,邵寶玲和丈夫到廣州進貨,順便給朋友帶點廣州箱包。她看到有一種很漂亮的化妝箱,材料和自己做裝潢的材料一樣。因為對材料成本很了解,邵寶玲估算箱包成本不超過20元,但批發(fā)價竟然是60元。裝潢材料經過加工,價格竟然是原來的三倍!邵寶玲和丈夫當場決定要辦個箱子廠。
當時還沒聽說義烏有生產這種箱子的,利潤這么高,肯定賺錢。丈夫原先就在冷凍機廠做產品研發(fā),回家后馬上設計出了圖紙。
邵寶玲找來幾個工人,簡單培訓后,就敲敲打打干了起來。2002年9月,邵寶玲看到電視上在播放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的宣傳,于是帶著樣品參展。
貿易商很驚喜,因為當時義務沒人做箱包,都是廣東那邊做,價很貴??蜕讨熘竞暧喠艘磺紫渥?,如果做得好就再訂。本以為抓了一筆大生意,麻煩卻隨之而來。邵寶玲沒有經驗,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歪著身子,就是撅著肚子,根本不符合標準。
這是邵寶玲的第一個大客戶,交不上貨要賠錢不說,得罪了客戶可就堵死了她的財路。邵寶玲拿起了電話,“我說,朱總,我們產品真的一下子生產不出來,再過個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才能生產出來,這個單子如果有損失的話,你要我賠多少,我愿意賠多少?!?/p>
朱志宏感覺邵寶玲做生意很誠實,很有責任感,不但愿意幫助協(xié)調交貨時間,還幫他們解決了技術上的問題。有了朱志宏的幫忙,邵寶玲的產品也慢慢走上正軌,品種也變得豐富。
隨著品種的豐富,邵寶玲又開始嘗試生產拉桿箱。這種箱子要求耐摔,抗壓,又十分輕便。邵寶玲選用高品質塑料板,經過吹模、片材吸附等工序,一直箱子便初具雛形了。箱子的外觀、顏色多變,可以說是要什么形狀就是什么形狀。
邵寶玲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產品種類,工廠的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
危機時用高新?lián)屓?/p>
與員工有效溝通留人
由于過分操勞,邵寶玲接連進行了四次手術。2003年,邵寶玲找來自己的外甥幫自己打理生意。外甥沒有提出任何條件就辭職過來幫忙,邵寶玲開始休養(yǎng)。可她沒有想到,一場新的危機正在靠近。
2004年過年前一天,邵寶玲去和外甥見面,回家后,一頭扎到床上大哭了。原來,外甥把工廠打理得非常不錯,于是提出想分50%的利潤。這個數(shù)字讓邵寶玲接受不了,“我做投資的,風險都在我這里,為什么你還不夠?”
談不攏,外甥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也成立一家箱包廠,順便帶走了大部分技術工人,包括生產車間廠長、主任、組長,所有的人員全部走。邵寶玲只剩下了28名員工。原本每天都熱火朝天的車間變得安靜起來。手頭的訂單一旦完不成,工廠就面臨著關閉。靠著剩下的28個員工,如何能完成上百人才能做完的訂單?
而這一切的轉機,全靠著邵寶玲的一個方法。“員工一般來講是看著工資走,因為在十字路口的時候,到底跟誰的時候,一定是靠工資,所以那時候我不管任何的后果,我首先工資漲上去。”
出去的那些員工經常和沒走的員工聯(lián)絡,也會提到工資情況。當聽說廠里漲了工資,而且?guī)缀跏亲约含F(xiàn)在工資的兩倍時,很多人動心想回來。邵寶玲既往不咎,從公司出去的人,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回來,就這樣,員工陸陸續(xù)續(xù)又回來了。
通過和老員工的溝通,工人們又逐漸回到邵寶玲的工廠。從那開始,邵寶玲很注重跟員工的溝通,就連發(fā)工資,她也覺得是一次很好的溝通機會,所以堅持自己給工人發(fā)工資。發(fā)工資時,邵寶玲一邊發(fā)錢,一邊要和員工聊幾句,開個玩笑或者語重心長地囑咐幾句,雖是小事,但員工覺得老板沒架子,親切,在廠里上班有在家的親切感。
2008年,邵寶玲建了新廠房,面積達到115畝。從此,工廠也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每年都以100%的增長速度在發(fā)展。
網絡生意拼速度
2011年10月,邵寶玲的朋友建議她去聽一堂網絡營銷課。這堂課聽下來之后,邵寶玲非常難受,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邵寶玲的公司從2003年就開始做電子商務,是比較早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yè)。一直以來她都認為,自己的電子商務做得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就在這堂課上,邵寶玲發(fā)現(xiàn)她其實錯過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做網絡營銷最要緊的是速度快,你點一下網站,如果三分鐘都打不開,客戶就關掉網頁換另一家了。邵寶玲設立服務器,建立網站,同時將自己公司的網站設立多國語言版本。調整后,2012年,邵寶玲的公司年銷售量從三百萬只猛增到四百萬只。
邵寶玲做箱包生意有個絕招,不費口舌介紹,直接拉著客戶做游戲——一只看似普通的旅行箱,不但可以騎著走,還能成為一個小舞臺,人在上面隨便蹦,怎么蹦都沒事。
就這一招,不管國內國外,不管操何種語言和方言,所有的客戶都服了:真想不到,這個箱子這么結實,還能跳舞。
邵寶玲的生意經是,材質介紹給別人,如果人家不知道這個材質,那等于白介紹。讓客戶現(xiàn)場實驗,摔、踩,隨便折騰,效果很直接,連翻譯都省了。
憑借這種靈活的銷售方式,邵寶玲年銷售箱包400多萬只,成為義烏市最大的箱包企業(yè)。她的產品包括:拉桿箱、化妝盒、工具箱、寵物箱、漁具箱、禮品包裝箱、工藝品包裝箱等四大系列數(shù)千種產品。
干活比男人更賣力
終成富婆
邵寶玲出生在義烏市吳店鎮(zhèn),父親早逝,兄弟姐妹四人,全靠母親做面條的手藝為生。邵寶玲小時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個蒸饅頭,裹上紅糖咬一口,那感覺就像是過年。
貧苦的家庭讓邵寶玲從小就養(yǎng)成了要強的性格。1988年,邵寶玲和丈夫開了一家裝潢公司,從此過上了和鋁合金條、木板打交道的日子。邵寶玲干得比男人還賣力,幾年后,她就成了當?shù)爻隽嗣摹坝绣X人”。
在別人眼中,邵寶玲是很幸運的,她也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沒有想到,厄運突然降臨。1997年,邵寶玲懷孕了,懷孕僅6個月就早產,孩子體重只有二斤九兩,醫(yī)生和護士都建議她放棄。
邵寶玲做出了決定:寧做母親,不做商人。放棄一切,邵寶玲選擇做全職媽媽,照顧孩子。一晃就是五年,邵寶玲抱著孩子跑遍全國求醫(yī)問藥。
五年,邵寶玲長期居家,再看周圍時,一向好強的她有了一種強烈的落差感。邵寶玲決定重出江湖。
細算賬發(fā)現(xiàn)暴力生意
用誠懇換來客戶幫忙
2002年,邵寶玲和丈夫到廣州進貨,順便給朋友帶點廣州箱包。她看到有一種很漂亮的化妝箱,材料和自己做裝潢的材料一樣。因為對材料成本很了解,邵寶玲估算箱包成本不超過20元,但批發(fā)價竟然是60元。裝潢材料經過加工,價格竟然是原來的三倍!邵寶玲和丈夫當場決定要辦個箱子廠。
當時還沒聽說義烏有生產這種箱子的,利潤這么高,肯定賺錢。丈夫原先就在冷凍機廠做產品研發(fā),回家后馬上設計出了圖紙。
邵寶玲找來幾個工人,簡單培訓后,就敲敲打打干了起來。2002年9月,邵寶玲看到電視上在播放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的宣傳,于是帶著樣品參展。
貿易商很驚喜,因為當時義務沒人做箱包,都是廣東那邊做,價很貴??蜕讨熘竞暧喠艘磺紫渥樱绻龅煤镁驮儆?。本以為抓了一筆大生意,麻煩卻隨之而來。邵寶玲沒有經驗,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歪著身子,就是撅著肚子,根本不符合標準。
這是邵寶玲的第一個大客戶,交不上貨要賠錢不說,得罪了客戶可就堵死了她的財路。邵寶玲拿起了電話,“我說,朱總,我們產品真的一下子生產不出來,再過個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才能生產出來,這個單子如果有損失的話,你要我賠多少,我愿意賠多少?!?/p>
朱志宏感覺邵寶玲做生意很誠實,很有責任感,不但愿意幫助協(xié)調交貨時間,還幫他們解決了技術上的問題。有了朱志宏的幫忙,邵寶玲的產品也慢慢走上正軌,品種也變得豐富。
隨著品種的豐富,邵寶玲又開始嘗試生產拉桿箱。這種箱子要求耐摔,抗壓,又十分輕便。邵寶玲選用高品質塑料板,經過吹模、片材吸附等工序,一直箱子便初具雛形了。箱子的外觀、顏色多變,可以說是要什么形狀就是什么形狀。
邵寶玲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產品種類,工廠的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
危機時用高新?lián)屓?/p>
與員工有效溝通留人
由于過分操勞,邵寶玲接連進行了四次手術。2003年,邵寶玲找來自己的外甥幫自己打理生意。外甥沒有提出任何條件就辭職過來幫忙,邵寶玲開始休養(yǎng)??伤龥]有想到,一場新的危機正在靠近。
2004年過年前一天,邵寶玲去和外甥見面,回家后,一頭扎到床上大哭了。原來,外甥把工廠打理得非常不錯,于是提出想分50%的利潤。這個數(shù)字讓邵寶玲接受不了,“我做投資的,風險都在我這里,為什么你還不夠?”
談不攏,外甥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也成立一家箱包廠,順便帶走了大部分技術工人,包括生產車間廠長、主任、組長,所有的人員全部走。邵寶玲只剩下了28名員工。原本每天都熱火朝天的車間變得安靜起來。手頭的訂單一旦完不成,工廠就面臨著關閉。靠著剩下的28個員工,如何能完成上百人才能做完的訂單?
而這一切的轉機,全靠著邵寶玲的一個方法。“員工一般來講是看著工資走,因為在十字路口的時候,到底跟誰的時候,一定是靠工資,所以那時候我不管任何的后果,我首先工資漲上去?!?/p>
出去的那些員工經常和沒走的員工聯(lián)絡,也會提到工資情況。當聽說廠里漲了工資,而且?guī)缀跏亲约含F(xiàn)在工資的兩倍時,很多人動心想回來。邵寶玲既往不咎,從公司出去的人,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回來,就這樣,員工陸陸續(xù)續(xù)又回來了。
通過和老員工的溝通,工人們又逐漸回到邵寶玲的工廠。從那開始,邵寶玲很注重跟員工的溝通,就連發(fā)工資,她也覺得是一次很好的溝通機會,所以堅持自己給工人發(fā)工資。發(fā)工資時,邵寶玲一邊發(fā)錢,一邊要和員工聊幾句,開個玩笑或者語重心長地囑咐幾句,雖是小事,但員工覺得老板沒架子,親切,在廠里上班有在家的親切感。
2008年,邵寶玲建了新廠房,面積達到115畝。從此,工廠也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每年都以100%的增長速度在發(fā)展。
網絡生意拼速度
2011年10月,邵寶玲的朋友建議她去聽一堂網絡營銷課。這堂課聽下來之后,邵寶玲非常難受,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邵寶玲的公司從2003年就開始做電子商務,是比較早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yè)。一直以來她都認為,自己的電子商務做得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就在這堂課上,邵寶玲發(fā)現(xiàn)她其實錯過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做網絡營銷最要緊的是速度快,你點一下網站,如果三分鐘都打不開,客戶就關掉網頁換另一家了。邵寶玲設立服務器,建立網站,同時將自己公司的網站設立多國語言版本。調整后,2012年,邵寶玲的公司年銷售量從三百萬只猛增到四百萬只。